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商务部国际商报官方... 2024年06月13日 10:56:45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全面推进落实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的要求,提出了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营商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才能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公示的这些新举措,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与时俱进出台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的努力。

      近年来,各地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持续推出相关政策举措。比如,北京市政府近日印发《2024年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将聚焦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围绕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地将新增100项以上“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一件事一次办”、通办事项、同事同标等方面数据的不断攀升,直观地反映了各地集成办事场景、不断优化办事体验,让企业群众真正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的实绩。但仅数字可喜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有效解决企业诉求,让每个环节顺滑衔接,让经营主体更有获得感。

      要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必须牢牢把握问题导向,聚焦解决新问题。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和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涌动,产业格局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也意味着,优化营商环境一步步走向深入,会遇到新问题、新瓶颈,要时刻以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一步步优化政策措施供给。特别是对经营主体关注和反映的一些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更应该主动回应关切,研究、提出、推动出台配套实施规定等针对性解决措施。比如,在标准支撑、平台建设、金融支持、成果转化、人才服务等方面,细化支持举措、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还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健全长效机制。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营造近悦远来的环境,必须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同时,健全长效机制,如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完善企业诉求研究解决机制等。用长期不懈的坚持,切实破除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了勇敢直面、解决新问题的锐气和锋芒,有了长效机制托举不断向前的恒心和毅力,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添一把火、献一份热、发一份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