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洛阳盆地

伊洛河河谷平原
收藏
0
0
洛阳盆地,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
洛阳盆地包括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介于崤山、邙岭、熊耳山、嵩山之间,东宽西窄,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其中,洛阳凹陷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1]
洛阳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下游冲积而形成的洛阳平原,主要涵盖今洛阳市区与偃师区[2]伊洛川地,也涉及洛阳市孟津区[2]新安县宜阳县巩义市的一部分。[1]
中文名
洛阳盆地
外文名
Luoyang Basin
所属地区
河南省
地理位置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缘
地势特点
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
总面积
4300平方公里[1]
涵盖地区
洛阳市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及巩义市[1]

盆地局部

播报
编辑
芝笑臭辩盆脚兰地内南北高企樱,中间低,略呈燥迁匙槽形。
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中部是呈三级阶地的伊、洛河冲积平原,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讲跨循洪乌嫌页埋。
盆地呈东西狭长的椭圆形,地势自东向西倾斜甩故道,盆地内西部海拔150米左右,向东逐渐降至110余米。

主要地带

播报
编辑

内部平原

洛阳盆地内是广袤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茂。肥沃的冲积平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使之能够养活密集的人口。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显然也有利于军事防卫,盆地周围山峦相交处的交通孔道上,历代设有多处关隘要塞,号称"东有成皋轩辕之险,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阳盆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河谷地带

洛阳盆地还有广大的河谷地带。

生态环境

播报
编辑
有学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述了洛阳盆地所具有的多重过渡性特征:
气候方面,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
地形方面,这里处于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带;
纬度方面,这里处于中纬度向高纬度的过渡带;
经济文化类型方面,这里处于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的过渡带;
文化传统方面,这里则是四方文化的辐辏之地。
这些过渡性特征及其所具有的多重边缘效应(edgeEffect),使洛阳盆地不仅具有多重的生态适宜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环境承载力,从而成为早期王朝建国立都的理想生境。

古都遗址

播报
编辑
建于盆地内的都邑如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都分布在盆地北侧宽广的二级阶地上,显现出以盆地周边山脉为屏障,以整个盆地为"大郭"的气势。中国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上述几大都邑,都位于古洛河的北岸(隋唐洛阳城虽跨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为"洛阳"。而二里头遗址是其中最早的一处,因此可说是最早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