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冥思苦想

[míng sī kǔ xiǎng]
汉语成语
收藏
0
0
冥思苦想,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sī kǔ xiǎng,冥:深沉;苦:尽力;绞尽脑汁,深入地思索。 形容动脑筋,反复的思考。传统文化认为“冥思”属于人类的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灵感产生的源泉与手段,也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它属于比较优秀的先天性认知思维教育的一种方法,通过图文思维方式,融入自然,启动先天智慧,从而正确感知自然,认识世界。“苦想”属于人类对后天知识的积累式学习机制和能力,是每个人出生后通过身体各部分对外界的感知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心被外界的表相所困,后天知识的积累只能通过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区中的浅表层次意识区完成,并没有调动大脑质层和大脑核心层的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只能是绞尽脑汁,苦不堪言。所以也是费时、费力的过程。[2][4-5]
中文名
冥思苦想
拼    音
míng sī kǔ xiǎng
注    音
ㄇㄧㄥˊ ㄙ ㄎㄨˇ ㄒㄧㄤˇ
出    处
《十月》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冥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1]

成语辨析

播报
编辑
近义词:苦思冥想、思前想后、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搜肠刮肚[1]、深思熟虑。

成语用法

播报
编辑
作润己谓语、宾语、状语谅精渗殃翻;用于书面语档少墓。[1]
示渗充婚例
他做这个设厚体杠计,冥思苦狼院汗想了几个晚上 。
我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但还是想不出来这道题怎么做。
冥思苦想是一个常用成语,一般辞典中解释为动脑筋,反复地思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冥思苦想”等同于“苦思冥想”,意思是深沉地思索。[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冥思苦想”的每个字分别解释为:“,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凡冥之属皆从冥。”“,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大苦,苓也。”“,冀思也,从心。”
当代国学家、道医学家、中华寒尝键永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熊春锦先生在《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5]等专著中,对“冥思苦想”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从认识论来看,“冥思苦想”可以分为“冥思”与“苦想”两部分来阐述。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主宰着我们的心灵和大脑活动,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构成了人类认识方式的太极模式”。

冥思

播报
编辑
“冥思”是指在感知一切事物之前,先放松自己的心、身、意,眼睛垂帘或者闭目,净化私心、杂念、欲望、贪求,同时让自己的心和脑在意识中联通,并连接宇宙自然,在这种状态下,感知事物,觉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取正确的有效信息。这个过程是体内思悟与身外实践相结合,通过体内先天认知和体外实践,离析出事物本来的面貌。是感知宇宙大环境,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其中的正确信息反馈到我们的大脑和心灵之中。[4][6]
《老子·德道经》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具有大智慧的人通过冥思,“不出于户”“不规于牖”,就可以了解天下很多事物,通达宇宙自然的规律。所以古代圣贤能够在深度“冥思”中,通过内视自己的身体,发现了很多人体的奥秘。比如人体经络、穴位等,成为构建庞大中医药体系的一部分。这都是冥思的例子。[4]
在《易经·系辞下》中,记载着伏羲画卦的故事,也是“冥思”的一个著名案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译成白话文,大致的故事是:相传,伏羲时常坐在卦台山上,冥思宇宙万物的奥妙。他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规律,观察鸟兽花纹的脉络,还常常陷入深度地冥思之中,内视自己的身体与外界宇宙自然的联系,追年逐月,风雨无阻。终于有一天,一匹龙马振翼飞出河面,背上的图案熠熠生辉。[4]
道家修身内求文化角度解释,心意就是龙马肾气之精就是神龟,人脊髓内的的脑脊液循环系统就是黄河,当静定冥思时,心液下降,肾精上升,阴阳结合后进入“黄河”,逆行而上进入大脑后,在脑中即会呈现这一图象。当伏羲看到这个异象,心中顿悟,马上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于是,伏羲开始画八卦,用卦象的形式把天地自然的法则规律展示给了世人,肇启了悠悠华夏文明[4]
古代的“思”具有修身意义。甲骨文小篆的“思”字,实际上是“恖”字,上面是“囟门”的“囟”,下面是“心”。囟门是人体获取自然界能量的重要通道,当我们冥思时,囟门是打开的,上面与天相连,下面与心相连,处于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才会产生最准确的直觉,发现最标准而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实质,并且顺应它,遵从它,达到事物准确地在我们的身边应验和实践的状态,这也就是主动通过天人合一、图文思悟的一种方法,去得知符合自然规律的结论。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曾说:“慧者不以藏书箧。”就是说,像“冥思”这种先天性认知并不藏在书籍当中,而在心和脑之内。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是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将祖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充分而完整地开发出来,并且传承下去。[4]
在冥思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困惑就是各种繁杂的念头干扰,念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时候,我们区分先天性认知的冥思和后天意识的念头都很困难。因此,我们在实践冥思前,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情、呼吸、以及舒适的形态,让我们很好的与大自然沟通,很快让心灵自然平静下来,进入冥思之中去。通过冥思,纷繁杂乱的思绪可以安静下来,让大脑休息片刻,获得深度的宁静。[4]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后天意识念头越来越多,繁杂的碎片化信息让人沉浸在一种浮躁的状态中。面对喧嚣,我们选择通过冥思来回归平静。近代的医学家和心理学者也认为,人们通过正念冥思,可以有效解决或缓解压力、疲惫、疾病等种种问题,减少担忧或恐惧,增强大脑的活动能力,使人更加更灵敏,帮助收获更加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平静的心灵状态。同时,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冥思有利于提高创造力,提升抗压能力,使人精神集中,提升工作效率[4-5]

苦想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解释“想”,“冀思也。”“冀思”,不同于思,是指心被表相所蒙蔽的思。外界的表相压在心上,不一定能将正确信息反馈到我们的大脑和心灵之中,所以人的想法经常会陷入困惑的泥沼中不可自拔。只有在冥思状态中,联通宇宙大环境,捕捉灵感和直觉,抓住事物的本质,体内思悟与身外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实施,不被外界错误信息所干扰。[4]
“苦想”属于智能教育,是后天性思维教育方式,它调动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通过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区、浅表层次的意识区完成后天知识的积累,并没有调用大脑质层和大脑核心层的思识库和藏识库里的知识,所以这种智能教育仅仅使用了大脑3%-5%的区域和功能,使大量脑力资源闲置。[4]
在智能教育中,主要开发的是我们的左脑。左脑的思维,也就是我们的念头,每天会冒出大约两万四千个,没有一刻停止。包括我们从早上一睁眼,马上就有一个念头出来,这实际上是“想”不是“思”。在这两万多个念头中,绝大部分是错误的,准确率极低。所以,我们仅凭左脑来判断事物,犯错率极高。[4]
在智能教育方法中,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例如“头悬梁”和“锥刺股”的故事。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不可靠的,即使勉强记住了,也会很快遗忘,还需要反复巩固。在晚唐的时候,出现了一部分以“苦吟”著名的诗人,代表人物是孟郊贾岛。他们作诗时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真正做到了“学海无涯苦作舟”。[4]
“冥思”与“苦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然而现代人常常只有“苦想”,缺乏“冥思”。所以,对人生的际遇、家庭的困难或身体的疾病,常常找不到解决办法,而要依赖别人来操控自已的生命。其实,真正最可靠的管理,还是在自己身体里面,身体里面既有自我修复的系统,也有开发自己聪明才智的系统,需要我们唤醒它,并通过体内思悟与身外实践相结合,感知宇宙大环境,解析出事物的本质,完成这个认识过程,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健康和事业的顺利。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