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快速问医生

      检查项目:胃超声检查、粪便显微镜检查、内镜检查、腹部平片、腹部CT、脂肪吸收试验、粪便脂肪、血液酸碱度(pH)、粪便脂肪定量、粪便钾(Potassium.K)、粪便氯化物、粪便人体酿母菌

      由于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为了解其原因应当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查体,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纤维结肠镜、X线钡餐透视、钡灌肠、CT、B超等,以便做好鉴别,做出正确诊断,进行合理的治疗。

      1.体征

      (1)腹部:胀气、腹块、压痛、肠鸣音、蠕动波、肛门指检。

      (2)全身症状:体温、脱水、营养状况、贫血、恶液质、淋巴肿大等。

      (3)皮肤:黄疸、潮红、结节性红斑出血倾向、色素沉着、毛细血管等。

      (4)五官:虹膜炎、突眼、口炎

      (5)心脏:三尖瓣、肺动脉瓣病变。

      (6)神经肌肉骨骼:震颤、周围性神经病、步态、关节炎

      2.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可初步确定有否炎症。Wright染色观察白细胞对急性腹泻性质有助,仅毒素作用于黏膜者无白细胞;碘染色查阿米巴包囊,苏丹 (sudan)Ⅲ染色可发现90%的脂肪泻。致病菌培养是诊断细菌感染的关键。24h大便重量、大便电解质及渗透压测定有助于分泌性及渗透性腹泻的鉴别。

      (2)放射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对胰腺钙化、局限性肠充气有助;钡餐对慢性腹泻有重要提示,而钡灌肠对炎症性肠病有特殊价值。

      (3)内镜检查:急性腹泻一周内勿常规做结肠镜检查,慢性结肠性腹泻者应常规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可达回肠末段20~30cm,对回、结肠病变可直接观察及提供活检标本;小肠镜及活检对部分病例也特别重要。如麦胶病时的黏膜萎缩,Whipp-le病时PAS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

      (4)有关吸收不良的检查

      ①粪脂定量测定。患者每日摄入100g脂肪。连续3d,测定粪便脂肪,每日排出量6g以上或脂肪吸收率小于90%时示吸收不良。

      ②右旋木糖吸收试验。摄入5g木糖,5h小便排出lg以上,或2h血中不少于lmg;低血及尿木糖水平提示肠黏膜病变如麦胶病。

      ③乳糖耐量试验。给50g乳酸,测定2h血糖浓度,正常人应提高20μg/dl,乳糖酶缺乏者低于此值。

      ④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口服同位素标记的维生素B12,测定小便排出量,正常人24h为口服量的7%;回肠病变、回肠切除者或小肠细菌增长者下降。

      (5)小肠黏膜活检:通过内镜将小肠黏膜活检送病理检查。亦有经口插入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黏膜做病理检查者,以确定诊断。

      (6)血清胃肠道激素测定:胃泌素瘤、类癌综合征、胰原性霍乱及甲状腺髓样癌等可致腹泻。为此,可进行血清钙素、降钙素、肠血管活性肽、5-羟色胺及尿中5.羟吲哚乙酸(5-HIAA)测定。

      (7)其他:根据情况可做糖耐量试验,测定双糖酶、进行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找梨形鞭毛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