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安徽省

[ān huī shěng]
中国华东地区省级行政区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安徽(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一般指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市[16]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36][48]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121万人。[37]安徽省主要方言为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86]
安徽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48]在今约250万年的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安徽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至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省建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安徽分皖北、皖南两行署,1952年合并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于合肥市。[16]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同时也是中国戏曲之乡,有徽剧、黄梅戏等多种地方戏剧,[36][125]安徽省有470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宏村、西递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53][156]安徽省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江通海,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35]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安徽省经济的三驾马车,安徽省此三项的主要指标增长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87]
2023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4705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87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68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4∶40.1∶52.5。[32][37]
中文名
安徽省
外文名
Anhui Province[111]
别    名
[16]
行政区划代码
340000[70]
行政区类别
[70]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地理位置
中国东部、长江、淮河中下游[36]
面    积
140100 km²[36]
下辖地区
16个地级市[70]
政府驻地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13]
邮政编码
230000-247000[70]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亚热湿润季风气候[48]
人口数量
6121 万[37](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黄山风景区[145]九华山风景区[145]天堂寨旅游景区[145]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145]
火车站
合肥南站合肥站芜湖站黄山北站、阜阳站、蚌埠南站滁州站[92]
车牌代码
皖A-皖S[74]
地区生产总值
47050.6 亿元[32](2023年)
人均生产总值
76830元(2023年)[37](2022年)
地理坐标
东经114°54′一119°37′,北纬29°41′一34°38′之间[48]
语    言
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86]
政府官网
https://www.ah.gov.cn/index.html[164]

名称衍变

播报
编辑
安徽省建于1667年,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辖区大致包括现今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清康熙六年(1667)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因安庆府为当时安徽境内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故取两府首字而得省名。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16]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先秦时期

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安徽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新石器时代(1万年到4000年以前),安徽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印纹釉陶文化影响的区域。[16]
夏商时期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等部落管辖,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春秋时期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楚国,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16][40]

秦至隋时期

秦朝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西汉初期,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东汉沿袭西汉旧制,调整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40]三国时期,安徽分属吴、魏,境内曾发生多次战争;两晋、南北朝,分属扬、徐、豫三州。[16]隋罢郡为州,以州统县,先后设颍、亳、宋、陈、徐、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等17州,辖55县。大业初,复汉制,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41]

唐宋时期

唐贞观元年,实行道、州(郡)、县三级管理,安徽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领。中唐时期,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安徽分属河南、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四道。晚唐藩镇林立,安徽境内有4个节镇。宣武军治宋州,领亳、颍、宋3州;武宁军辖徐、宿、濠、泗4州;淮南节度使抚有扬、滁、寿、庐、和、舒、光、黄8州;宁国军有宣、歙、池3州。[41]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据,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南唐所据,行政区划制度仍循唐末藩镇、州、县制。北宋立国,实行路、府(州)、县(军、监)三级制,安徽分属五个路。京东西路辖单、徐2州,京西北路辖颍州,淮南东路辖亳、宿、泗、扬、滁5州,淮南西路辖庐、和、舒、濠4州和六安、无为2军及寿春1府,江南东路辖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广德1军。共计62 县,2监。南宋在淮河以南设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道,领3府8州7军,辖51县2监。金国在淮河以北安徽境内设南京路、山东西路,领7州16县。

元明清时期

元朝实行省、路(府、直隶州)、散州(军)、县四级制,行政区划繁复,隶属关系混乱多变。安徽分属3个行省:中书省领济宁路,辖境内1县;河南行省领归德府(辖徐、宿、亳3州)、汝宁府(辖颍州)、庐州路(辖无为、六安、和州3州)、安丰路(辖濠州)、安庆路(直管6县)、扬州路(辖滁州)、淮安路(辖泗州);江浙行省领宁国路(直管6县)、徽州路(直管5县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县)、池州路(直管6县)、广德路(直管2县)。共计60个县。[42]
明朝实行三级区划,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为一级区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区划,散州、县(厅)为三级区划。安徽属南直隶西部地区,设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直隶州。共置49个县,7个散州。清朝初期,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二、三级区划仍袭明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划为左、右两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调整左、右藩辖区,奠定了安徽、江苏两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庆为省垣,健全了省级三司衙门[43]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安徽响应革命,于11月8日宣布安徽独立光复。[26]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安庆道辖怀宁、桐城等16县;芜湖道辖芜湖、当涂、宣城等22县;淮泗道辖凤阳、颍上、全椒等21县。国民党统治安徽后,于1928年改行省、县两级制,设60县。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为省的派出机构,所辖区称为专区。安徽全省划为10个专区。至1949年5月,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行署,皖北行署驻合肥市,皖南行署驻芜湖市。1952年合并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于合肥市。[16]1955年,安徽省泗洪县、盱眙县划归江苏省管,江苏省萧县、砀山县划归安徽省管辖。[45-46]

自然地理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安徽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省浙江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南邻江西省,北靠山东省,全省南北长约570千米,东西宽450约千米;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6%,居第22[36][47-48]
行政区划图

气候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常有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多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晴朗天气多;夏季盛行海洋暖气流,天气炎热,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春季气旋活动频繁,雨水偏多,风向不太稳定;秋季常有小高压控制,雨水偏少,多偏东风。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其分布北多南少、平原多山区少。2200小时等值线横穿江淮丘陵地区中部,线以北日照丰富,萧县、阜阳地区北部达2400小时以上;线以南日照较少,皖南山区和皖西部分山区在2000小时以下。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自北向南由750毫米递增到1700毫米,全年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量仅次于夏季[47][54-55]

地质

安徽省被郯庐断裂(沿嘉山-庐江分布)分成两部分,东部属扬子地台,西部属华北地台。华北地台的基底出露在蚌埠、霍邱等地,包括新太古界五河群、霍邱群片麻岩、浅粒岩、大理岩系和古元古界凤阳群千枚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系。盖层沉积始于新元古代,从长城系到中奥陶统以浅海碳酸盐岩占优势,化石丰富。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缺失。晚石炭世到早三叠世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和陆相碎屑岩。侏罗纪起转为陆相堆积。扬子地台的基底沿南部皖、浙、赣省界广泛出露,称上溪群,时代中元古代,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千枚岩、板岩和变质砂岩系。上覆新元古代历口群含中、酸性火山岩。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层序完整而连续,南部以产笔石动物群闻名。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局部缺失。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总的仍保持浅海沉积。印支运动以后转为陆相。晚侏罗世有火山活动。[50]
安徽境内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已全部变质,其中分布最广的大别山群麻粒岩和高角闪岩相深变质杂岩按同位素年龄及与上覆宿松群的接触关系,其时代从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所含柯石英和微粒金刚石提示大陆岩石圈可俯冲到地幔深度,大别地块也成为全球出露范围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元古宙宿松群含磷岩系和以变质火山岩为主的庐镇关群分布在大别山群南、北两侧。向上的绿片岩相佛子岭群时代可能从新元古代到古生代。中、上侏罗统分布于与向上变粗层序的长条状陆相红色盆地相平行的造山带北侧山麓,代表同造山磨拉石。金寨地区可以看到佛子岭群组成的飞来峰构造叠置其上。全省岩浆活动以燕山期最强烈,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活动以安山岩、粗面岩为主,伴有相应成分的复式岩株侵入,反映了环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长江中、下游的铁、铜、硫等内生矿产与此有关。[50]

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3%、14.0%、13.0%、49.6%。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坦荡,由西北微微向东南倾斜,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又经黄河数度南徙夺淮,加积了黄泛堆积物,海拔15~20米,仅东北部分布海拔100~300米的低山、丘陵;江淮台地丘陵区,位于淮河平原与沿江平原之间,由台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组成,台地分布该区中部和西部,海拔50~80米,大部为剥蚀堆积台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该区东部,海拔100~300米,呈北东向断续展布,由片岩、千枚岩、玄武岩、石灰岩等组成;皖南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由天目—白际山脉、黄山山脉和九华山脉组成, 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山脉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徽州)盆地为最大[48-49][56][131]

水文水利

水文
安徽省主要有淮河、长江、新安江3大水系,北部有少数河流属废黄河和沂沭泗复兴河水系,祁门和东至县的南部有少数河流属江西省鄱阳湖水系。全省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00多条,其中一级支流淮河有27条,长江有22条,新安江有14条。全省湖泊有587个,湖泊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有40个,其中淮河流域有16个,主要是城西湖、城东湖、八里湖,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四方湖、花园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长江流域有24个,主要是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石门湖、破罡湖、三鸦寺湖、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枫沙湖,竹丝湖、黄陂湖、白湖、巢湖、七里湖、升金湖、东南湖、东西湖、丹阳湖、南漪湖、固城湖、石臼湖等。以上湖泊已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围垦,其中白湖、东南湖已全部围垦,七里湖、东西湖亦将进行灭螺围垦。全省最大湖泊为巢湖,湖面面积117万亩,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53]
安徽省地下水在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最为丰沛,占全省地下水总储量的78%,尤其淮河平原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26.6%,而地下水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55%,即73.89亿吨/年。而皖西、皖南两个丘陵山区和江淮之间台地丘陵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但地下水储量仅占22%。[131]
安徽河流分布
水利
截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已建成各类水库5493座,总库容200.4亿立方米,国家级行蓄洪区21处。淮河流域初步形成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分洪河道和控制性枢纽等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淮北大堤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长江流域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等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长江干流重要防洪保护区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其它堤防可防御1998年型洪水;新安江流域实施了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由上游兴建水库、中下游堤防(堤岸)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新安江干流黄山市城区段基本达到100年一遇[110]
截至2023年底,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已下达投资计划11.9亿元,共改善灌溉面积约211.2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3805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约6166万公斤。2023年12月24日,月潭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程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效益将全面发挥。[109]

土壤

安徽省土壤类型多样,北部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南部有黄壤与黄红壤,中部则为过渡性黄棕壤,另有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非地带性土类及山地土类。其中淮河两岸平原和黄河故道,以及长江两岸和江中沙洲上分布石灰性或中性潮土;淮北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分布沙姜黑土(沙姜土或青黑土),占淮北土壤面积的50%;淮北黄河故道及一些河流两侧分布盐碱土;江淮丘陵一带的石灰岩丘陵低山上分布石灰性黄棕壤;长江两岸台地上分布粘盘黄棕壤(黄泥土);皖西和皖南花岗岩、片麻岩或砂岩山地和丘陵上分布红黄壤。土壤质量方面,半数为土层深厚的平原,PH值适中、土宜性较广。[51][5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安徽省主要有长江、淮河两大水源。长江在安徽省的大通站年平均径流量约9000亿立方米,它的最小日平均枯水流量也有6300秒立方米。淮河蚌埠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62亿立方米,其中6~9月汛期的径流量占全年的66%。淮河蚌埠以上流域面积有63%在河南境内,37%在安徽境内。[57]
安徽省地下水资源主要在淮北。淮北平原地区浅部埋深0~40米的含水层岩性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和细砂组成。水文地质条件是典型的渗入蒸发型。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是降水入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即为地下水资源。淮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770~900毫米,大部分渗入地下,其浅层地下水年平均补给量为8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约72亿立方米。[57]
土地资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4%,居中国第23位。其中平原4.35万平方公里,丘陵4.1万平方公里,山地4.34万平方公里,村庄、水面及其他用地约1.1万平方公里。全省土地资源地区差异性很大,70%的耕地集中在平原地区,21.6%的耕地集中在丘陵地区,8.4%的耕地集中于皖西大别山和皖南山区。非耕地的林业用地有90%以上集中于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区。[58]
矿产资源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种有158 种(含亚矿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126种,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分别居中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59]
林草资源
安徽省林业用地面积为449.33万公顷,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30.22%,森林蓄积量2.7亿立方米。另有国有林场100个、国有苗圃51个。全省湿地总面积104.18万公顷,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7.47%。[161]
植物资源
安徽省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截至2023年3月,有维管束植物3645种,占中国的13.1%,分隶于225科1232属。其中,蕨类植物约41科88属253种;裸子植物9科27属72种;被子植物175科1117属3320种。维管束植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91种(类),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银杏、大别山五针松等10种(类);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金钱松、马蹄香等81种(类)。[60-61]
动物资源
安徽省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截至2023年3月,有陆生脊椎动物共32目100科557种,约占中国种数的26%。其中,兽类9目25科96种,代表性种类有猕猴、短尾猴、黑熊、穿山甲、河麂等;鸟类17目55科354种,代表性种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等;爬行类4目11科68种,代表性种类有扬子鳄;两栖类2目9科39种,代表性种类有虎纹蛙、黑斑蛙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安徽麝等35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猕猴、赤狐等90[60-61]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4年4月,安徽省已建成淡水豚、清凉峰、鹞落坪、古井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3[62][65-66]此外,黄山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63]
安徽省生物保护区
保护区名称
面积(公顷)
行政区域
主要保护对象
类型
始建时间
33400
东至县、池州市贵池区
白鹳等珍稀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
野生动物
19860204
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8913.7
金寨县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森林生态
19820601
7904.3
岳西县
珍稀濒危兰科植物
野生植物
20160502
12300
岳西县
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濒危动植物
森林生态
19911229
31518
铜陵、贵池、枞阳、无为等市县
淡水豚类、珍稀鱼类
野生动物
19850915
黄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2558.48
黄山市
中亚热带北缘半湿润气候区的森林生态系统
珍稀动植物
2018
参考资料:[63-67]

自然灾害

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季风气候影响深刻,气温、降雨变率较大,尤以降雨年际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经常发生干旱、洪涝为主的灾害性天气。15世纪以来,平均每世纪有8~9个大旱年,11~12个大水年。此外,由于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尤其多断裂构造与险峻山区,造成地震、滑坡、山崩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52]2020年梅雨期,安徽省出现10次强降水过程,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强降雨造成全省16个市95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046.53万人,因灾死亡14人,紧急转移安置132.8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21.3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93.7千公顷;倒塌房屋5927间,严重损坏房屋2.75万间,一般损坏房屋1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600.65亿元。[68]2022年9月20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安徽省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7]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政区

截至2023年12月29日,安徽省辖16个地级市,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287个街道、1011个镇、224个乡(含7个回族乡,1个回族满族乡,1个畲族乡)。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13][69]
安徽省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邮编
市辖区
县(县级市)
蜀山区
11496
340100
0551
230000
4
5
鸠江区
6026
340200
0553
241000
5
2
蚌山区
5959
340300
0552
233000
4
3
田家庵区
5650
340400
0554
232000
5
2
雨山区
4049
340500
0555
243000
3
3
相山区
2732
340600
0561
235000
3
1
铜官区
2992
340700
0562
244000
3
1
大观区
13528
340800
0556
246000
3
7
屯溪区
9678
341000
0559
245000
3
4
琅琊区
13433
341100
0550
239000
2
6
颍州区
10119
341200
0558
236000
3
5
埇桥区
9787
341300
0557
234000
1
4
金安区
15351
341500
0564
237000
3
4
谯城区
8429
341600
0558
236800
1
3
贵池区
8399
341700
0566
247100
1
3
宣州区
12340
341800
0563
242000
1
6
参考资料:[70]

主要城市

合肥市
安徽省合肥市居安徽中部、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80]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截至2023年末,合肥市土地总面积1.1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2%,常住人口为985.3万人[71-73]合肥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之称。[80]
合肥逍遥津公园
芜湖市
安徽省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是省域副中心城市[76][81]截至2023年末,芜湖市总面积6009.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5.6万人[77-78]芜湖是长三角重要的融通枢纽,拥有亿吨大港芜湖港,京福高铁、宁安高铁、商合杭高铁贯穿境内。境内有方特旅游区、鸠兹古镇、芜湖古城等旅游景区。[79]
芜湖鸠兹广场

政治

播报
编辑
安徽省领导班子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
书记
副书记
王清宪[1]虞爱华[30]
省委常委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韩俊[15][34]
副主任
陶明伦[10]何树山[10]王翠凤[10]杨光荣[10]刘明波[10]韩军[10]魏晓明[10]张韵声[34]
秘书长
白金明[82]
安徽省人民政府
省长
常务副省长
费高云[12]
副省长
费高云[11]张曙光[11]任清华[11]单向前[11]张红文[11]钱三雄[11]孙勇[11]覃卫国[39]李中[39]
秘书长
潘朝晖[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
主席、党组书记
党组副书记
张西明[83]
副主席
陈舜[33]孙云飞[8]周喜安[8]郑宏[8]李和平[8]郑永飞[8]张祥安[8]陶仪声[8]马传喜[8]罗平[33]
秘书长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主任
刘海泉[24]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
田云鹏[25]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陈武[25]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5月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1%,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男性3127万人,占总人口的51.09%;女性2994万人,占总人口的48.91%。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为1142万人,占总人口的18.66%;15-6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3964万人,占总人口的60.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85万人,占总人口的20.9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71万人,占总人口的15.86%。[37]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45‰,死亡率为8.56‰,自然增长率为-2.11‰。[162]
安徽省常住人口(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6][14][20-22][38]

民族

安徽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全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84]其中回族满族畲族为安徽省世居少数民族,回族分散在全省各地,每个县市均有回族;满族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完牌坊一带,以完颜为姓自明朝初期就生活在这里;畲族主要分布在宁国县,宁国县畲族约占全省畲族的80%以上,有畲族行政村1个。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39.5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较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3%,居全国第9位。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85]

语言

安徽省境内有四大汉语方言,从北向南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其中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此外,受历史上移民影响,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湘语、闽语、客家话,西南官话和畲话,也零星分布于皖南许多县市,受其他方言包围,逐步形成方言岛。[86]
中原官话以阜阳话为代表,包括淮河以北22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风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其语言特点是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86]
江淮官话。以合肥话为代表,包括怀远县和江淮之间的21个市县,以及沿江安庆市、贵池区、青阳县、铜陵市、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当涂县和马鞍山市。其语音特点是n与i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86]
赣语以岳西话为代表,包括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县市区。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86]
吴语以铜陵县话为代表,包括皖南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14个县市,即铜陵县、繁昌县、泾县、南陵县(山区和圩区)、当涂县(东部和南部)、青阳县、贵池区、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的部分地区以及宣州区、芜湖县、宁国县、广德县、郎溪县,当地土著居民的老一代一般说吴语。其语音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音仍自成一类,境内石台、泾县等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铜陵县、芜湖县、繁昌县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人声5个声调,广德、郎溪、黄山区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6个声调。[86]
徽语以歙县话为代表,包括祁门县、黟县、休宁县、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黄山风景区)、歙县、绩溪县、旌德县。其语音特点是知章组声母在三等韵前读j-px,古全浊声母今音全部清化,其塞音、塞擦音声母大多读送气音,古疑、影母在开口呼前今音读声母;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大多转化成阴声韵,西片徽语有长元音韵母;境内大多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人声6个声调。语法上“再玩一天吧"说成"嬉一日添”。[86]

宗教信仰

安徽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安徽省信教群众约300多万人,教职人员6000多人,爱国宗教组织200个,经审批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达5000处,其中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佛教寺庙14座,有九华山、齐云山等知名佛、道教圣地。[86]
佛教
佛教约在东汉后期传入今安徽境内淮河以北地区,三国时期,开始有了建立佛寺的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朝,佛教在安徽的传播进入高潮,被推崇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和三祖的僧璨,曾往来岳西县司空山、潜山县天柱山等地,广宣禅宗佛法。唐开元(719~755年)年间,新罗(今韩国)僧人金乔觉航海来华,开创了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到了明代,九华山佛教日益兴旺,全山大小寺庙总数超过100座。清朝和民国时期,佛教在安徽继续传播。新中国成立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佛事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和维修,不少僧尼还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委员。[158]
道教
安徽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北有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道教之祖庭天静宫,道教奉为南华真人的庄子为安徽省蒙城人,南有号称 “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被尊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齐云山。另有位于安徽省潜山县的古“南岳”天柱山被道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国时期,安徽省已有道教宫观出现,安徽芜湖建立的城隍祠是关于中国城隍庙的最早记载。截至2023年10月,安徽省有批准开放宫观56座,道教信教人数约8万人,经认定道教教职人员454人。[159]
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末传入安徽,在五种宗教中传入的时间最迟,然而却得到较为广泛迅速的传播。民国时期,基督教得到继续发展,新建了一些教堂,还兴办不少慈善救济机构,扩大了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全省基督教徒积极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恢复。[160]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36]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安徽省经济的“三驾马车”,安徽省此三项的主要指标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
2023年,安徽省生产总值47050.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6.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8871.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4682.2亿元,增长5.8%。工业增加值14021.1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40.2∶51.9调整为7.4∶40.1∶52.5。[31-32][37]
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6][14][20-23][38]
202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9%。市场销售中,网上零售额3985.4亿元,增长14.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406.9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4%,快于全部投资20.4个百分点。全年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达1.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41.1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211户,年末经营主体总数达801.7万户。[38]

第一产业

安徽省地处中国华东腹地,近海邻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比重大,是典型的农业大省。种植业方面,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占75%以上,总产量4000万吨左右,面积居全国第4位,总产量居全国第4-5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稻谷、玉米、大豆、薯类和其它旱粮作物,其中小麦常年播种面积4200万亩左右,总产1600多万吨;水稻面积3700多万亩,总产1500多万吨;玉米面积1800多万亩,总产600多万吨;大豆面积900万亩,总产90万吨。大宗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蔬菜等,其中,2017年以来油菜籽播种面积500万亩左右,总产80余万吨;棉花面积70余万亩,总产4万多吨;蔬菜面积1000万亩,总产2200万吨(第三次农业普查修订),其它如茶叶、蚕茧、水果、中药材等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88]
安徽省是中国畜牧业大省和淡水水产品的主产省,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及稻田等内陆水域总面积位居中国前列。[88]此外,安徽省还是中国重要产茶省份之一。茶叶不仅产量大、品种繁多,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安徽名茶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9]
202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夏粮产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省夏粮总产量达1740.8万吨(348.16亿斤),位居中国第三,仅次于河南省和山东省。另外,2023年安徽夏粮播种面积为2863.3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6079.9公斤/公顷。[19]
2023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11001.7万亩,比上年增加30.3万亩;粮食产量4150.8万吨,比上年增产1.2%。其中,夏粮1740.8万吨,增产1.1%;早稻101.5万吨,增产0.4%;秋粮2308.4万吨,增产1.4%。油料产量189万吨,增产9%。猪牛羊禽肉产量495.8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206.3万吨,增长10.5%。牛奶产量53.6万吨,增长5.7%。水产品产量254万吨,增长3.5%。年末生猪存栏1551.7万头,比上年末下降6.3%;全年生猪出栏3075.5万头,增长5.3%。[27][37]

第二产业

安徽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企业不到80家,年产值仅4.4亿元。改革开放之后,安徽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率先在轻工业领域取得突破,上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轻工大省”。进入21世纪,安徽专门出台《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90]
202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营业收入总量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其中汽车产业在2023年增加值增长33.9%,居41个大类行业之首。另一个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先进光伏产业,2023年实现营收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营收规模跃居中国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90]
2023年,安徽省煤炭产能13091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0817.3万千瓦,其中燃煤火电装机容量5478.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824万千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647.6亿元,增长3.2%;股份制企业2023亿元,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28.3亿元,增长17.5%;私营企业553.2亿元,下降8.9%。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69.5亿元,增长1.9%;制造业1946.3亿元,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02.6亿元,增长68.6%。[37]
2023年,安徽省建筑业增加值4881.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651家,比上年末增加738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76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098.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465.6万平方米,增加608.7万平方米。[37]

第三产业

2023年,安徽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75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69.2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76.5亿元,增长11.8%;金融业增加值3035.6亿元,增长9.4%;房地产业增加值2839.5亿元,下降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223.3亿元,增长1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552.7亿元,增长1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8%。[37]
2023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8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5231.2亿元,增长11.3%;进口2821亿元,增长1.8%。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9.2%。汽车出口714.6亿元,增长1.2倍。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合计出口390.6亿元,增长11.6%。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104.6亿元,增长20.1%。其中,出口2601.8亿元,增长33.4%;进口1502.8亿元,增长2.5%。[37]
2023年,安徽省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481.8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13只(含1只首次在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筹资239.3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124.5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公司债筹资118亿元。年末有A股上市公司175家,比上年末增加14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8580亿元、增长3.3%。[38]
2023年,安徽省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57.0亿件,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快递业务量41.0亿件,增长16.2%。电信业务总量640.7亿元,增长19%。年末电话用户总数7319.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809.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1.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87.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77.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810.6万户,增加332.8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12亿GB,增长16.3%。[38]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4年1月,安徽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其中包括合肥、芜湖、铜陵、池州等国家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20个,国家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6个,省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96个,省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9个。[91]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121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245所,普通高中676所。初中2763所,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6218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37]
安徽省高等学校名单
城市
层次
名称
合肥市
本科
专科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芜湖市
本科
专科
蚌埠市
本科
专科
马鞍山市
本科
专科
淮南市
本科
专科
滁州市
本科
专科
阜阳市
本科
专科
淮北市
本科
专科
安庆市
本科
专科
黄山市
本科
专科
六安市
本科
专科
宿州市
本科
专科
铜陵市
本科
专科
池州市
本科
专科
亳州市
本科
专科
宣城市
本科
专科
参考资料来源:[93]截至2023年6月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医疗卫生机构31361个,其中医院135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3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84个、其他卫生机构18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13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25个,村卫生室155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8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1.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2万人,注册护士24.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5.1万张,其中医院34.6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3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3.9亿人次。[37]

科技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503.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3.0万人。全省共有科研机构8571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37.5万人。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5个,省重点实验室286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3家,其中国家级9家;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个,其中国家级8个。[37]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登记科技成果23219项,其中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1111项。授权专利14.3万件,比上年下降8.9%。年末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7.3万件。全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3339.5亿元,增长50.7%;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734.2亿元,增长54.2%。[37]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762家,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6个;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86个(包含在皖分部、分公司),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1409个;法定及授权计量检定技术机构8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23.2万台(件)。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4项、国家标准4767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4023项。累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6个、有效注册商标132.4万件。[37]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拥有文化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33个,博物馆225个(含非国有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省级名录626项。[37]
安徽博物院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有广播电视台78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有线电视用户777万户。全年出版报纸84种,总印数4.8亿份;期刊(杂志)181种,总印数0.3亿册;图书11135种,总印数3.6亿册。年末全省有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25个,馆藏档案资料6779.3万卷(件、册),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7.2万平方米。[37]

体育

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有体育场地21.4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6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平方米。有9个市建成市级“五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全省有78个县(市、区)建成县(市)级“五个一”和市辖区“二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94]截至2021年7月,安徽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共收获14枚奖牌,许海峰、邓琳琳、孟苏平等运动员夺取4枚金牌,[95]其中,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96]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88.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为3408.0万人。失业保险参加人数为700.4万人,全年为17.1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377.9万人,工伤保险参加人数为920.9万人,生育保险参加人数782.2万人。年末26.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7.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1.5万人。[37]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2737个,床位34.1万张,收养救助人员13.2万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和设施3.0万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6万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1.3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7亿元。[37]

环保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共有省、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84个。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34.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3%。全省16个省辖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2.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有8个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2个。[37]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综述

安徽省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新格局。[97]
2023年,安徽省货物运输量42.3亿吨,比上年增长7.3%。货物运输周转量12053.1亿吨公里,增长7.3%。港口货物吞吐量6.7亿吨,增长10.5%。旅客运输量2.6亿人次,增长76.8%。旅客运输周转量1039.1亿人公里,增长107.7%。全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1489.3万人次,增长110.6%,其中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1117.1万人次,增长95.6%。[37]
2023年末,安徽省民用汽车拥有量1192.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1062.3万辆、增长5.8%。民用轿车拥有量672.8万辆,增长8.2%,其中私人轿车644.1万辆、增长8%。全省高速公路里程5804公里、一级公路709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501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537公里。[37]

公路

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公路总里程2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804公里、一级公路709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501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537公里。省市县一级公路网基本建成,市与县、相邻县之间基本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基本实现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路通硬化路,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37][97]
安徽省境内主要公路
国家高速
参考资料来源:[98]截至2023年6月

铁路

安徽省已贯通了京沪、京福、京港南北大通道,沿江、陆桥东西大通道和华东二通道,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铁路网架构[99]截至2022年11月,安徽省铁路总里程达5405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432公里,高铁里程稳居中国前列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主通道有两纵三横经过,全省16市均有国家高铁大通道贯通。已开通通达中国4个直辖市、23个省会城市、110多个地级市的直达高铁动车,在中国高铁网中的枢纽地位得以确立,省会合肥实现到长三角主要城市铁路客运公交化运行、2小时快速通达,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现代化铁路网体系。[100]主要火车站有合肥南站合肥站芜湖站黄山北站阜阳站蚌埠南站滁州站等。[92]

航空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合肥新桥、黄山屯溪、池州九华山、阜阳西关、安庆天柱山和芜湖宣州等6个运输机场,肥东白龙、宁国市青龙湾等2个A类通用机场,合肥施湾、长丰北城医院、芜湖弋矶山医院等3个B类通用机场。开通航线200余条,覆盖国内外10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一枢十支多点”的机场发展格局。[97]2022年,安徽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7070746人,货物吞吐量85013吨,运输起降架76688次。[101]
合肥新桥机场

航运

安徽省水运条件优越,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川流横贯省境,长江干线、淮河干流航道横贯全省,联通东西,省内主要城市和矿产资源沿江沿河分布,航道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域面积广阔,大小河流有300多条,总长度约1.5万多千米,通联着绝大部分市、县,并与中国9个省市相通。合肥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铜陵港、池州港、滁州港等是成为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102-103]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811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2202公里。拥有营运船舶2.4万艘,净载重吨约5766.3万吨,平均吨位2372.0吨。有生产性泊位879个,其中千吨级及以上泊位467个。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4港年吞吐量超亿吨,芜湖港年集装箱运量突破百万标箱。2023年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15.4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6.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8%、10.5%、15.4%,水路货运量连续10年稳居中国第1。[97]
芜湖港

轨道交通

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
名称
运营线路
运营里程
备注
合肥
210千米
已运营[105]
芜湖
46.2千米
已运营[4][104]
滁州
49.66千米
已运营[18]
马鞍山
-
在建[106]

文化

播报
编辑

综述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曹操、华佗、包拯、朱元璋、李鸿章、胡适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36]

饮食

徽菜
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黄山脚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发端于唐宋,南宋时就有“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成美味佳肴的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徽菜随着徽商的发展而得以发扬光大,扬州菜即是徽州盐商将徽菜引进扬州后,并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新的菜系。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多用砂锅木炭煨炖,故有“吃徽菜,要能等”之说。其特色表现在就地取材、以鲜制胜;注重火候,火功独到;烧炖娴熟,浓淡相宜;天然滋补,以食养身四个方面。徽菜菜品丰富,代表性菜肴有“臭鳜鱼”“金银蹄鸡”“徽州毛豆腐”“黄山炖鸽”“问政山竹笋”“石耳炖鸡”“火腿炖甲鱼”“香菇板栗”“徽州圆子”“双脆锅巴”“一品锅”等[107]
名茶
安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安徽茶叶品质高、感观强、香气足、口感好的特性。安徽茶叶不仅产量大、品种繁多,而且以历史悠久和品质优良而著称。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安徽名茶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已于2022年11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9][112]
黄山毛峰

习俗

徽州祭祀
祠堂祭祀是古徽州乡村最普遍、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宋以来作为“程朱阙里”受到朱熹理学这一特别影响,徽州宗族社会“严宗法、尚宗义、重祖祭”蔚然成风。自从明嘉靖十五年(1536)一月礼部尚书夏言据程颐“凡事死之礼当厚于奉生者”之议,奏言《请定功臣配享及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朝廷颁诏天下臣民可建祠堂祀始祖之后,古徽州乡村兴起了修建祠堂祭祀祖宗的热潮。徽州祠祭作为一种历史传统、一种地域民俗、一种文化遗产,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价值理念,其重点是“孝”与“礼”、“诚”与“敬”[117]2014年,徽州祭祀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15]
重阳庙会
重阳庙会是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3天,农历九月初九为正日。这天,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落唱到日出,通宵达旦,煞是热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成为地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会[116]
服饰
明代以前,徽州以自织麻布为衣,多为黑、白、兰三色,衣制长期不变。清代,男着大襟长衫或对襟短衫,女穿大襟中长褂,男女均穿大腰折叠式筒裤。女装样式稍有不同。休宁、歙县近浙江,祁门、黟县近江西,绩溪、旌德、太平近宣州,石台近安庆。百姓习尚简朴,富商偏于奢侈。民国后期,城镇富家男子始穿衬衣,西裤和中山装,女子时兴旗袍和短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衫逐渐消失,衬衣、西裤和中山装流行。乡村年长者仍习惯男着对襟短褂,女穿右开襟衫褂。进入21世纪以来衣着已日趋多样化。[113]

徽商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徽商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徽商又以“贾而好儒”,“贾儒结合”著称,徽商在经营中注意吸收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促进商业的发展。[114][163]

文学

安徽古代代表文学是徽文化、新安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有1200 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部著作。“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建安时期出现的一大批文学家,大部分都是安徽人。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者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歙县篁墩,故誉为“程朱阙里”[131]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是中国东汉末期建安年间(196--220)及其前后撰写的各种文学作品,风格独特,在文学史上获得极高评价。建安文学源自政治领袖的倡导。建安末年,曹氏父子掌握政治大权,他们雅好文学,于是形成了以曹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以及盛极一时的“邺下文风”。他们借文学作品发出慨叹,反映社会实况及个人遭遇。诗人也继承汉末以天下为己任的士风,发展出一种昂扬奋发的建功立业精神。建安时期主要流行五言诗,题材上可分为战乱和征戍艰辛、怀念家乡、民生疾苦、政治理想与抱负、人生短暂,世事沧桑、游仙和诗酒饮宴等。在内容上具有现实性,反映汉末社会动乱的实况,表现出慷慨悲凉的特色,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诗》《登楼赋》。建安文学因内容亦具抒情性,表达作者个人理想,及其拯物济世的抱负,言辞恳切,具有刚健明朗的特色,也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118]
徽州理学
徽州理学也称新安理学,是形成于南宋时期徽州的一个理学派别,它以传承朱熹学术为宗旨,是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支派,如黄宗羲所说二胡(一桂、炳文)、定宇(陈栎)纂述于“新安”,它始于南宋,传于元代,盛于明季,终于清初。新安学术选择程朱理学,崇尚朱学是因为南宋理宗之后,程朱理学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统治者的思想基础,而就出生地和学术活动的主要地区来说的,朱熹为福建尤溪人,新安则是朱熹祖籍所在地,故新安也被称为“程朱阙里”。[119]
桐城文派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桐城派尊崇程朱理学,更主张“文无古今,随事以适当时之用而已。”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中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108]

戏曲

安徽省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其中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125]
徽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徽剧脚色行当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贴、净、丑等类,表演火爆热烈,气势豪壮,动作粗犷,特别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特技。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传统剧目有《七擒孟获》《昭君出塞》《千里驹》《战樊城》《龙虎斗》等。2006年,徽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124]
黄梅戏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早期的黄梅戏是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中国知名的大剧种。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代表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等。2006年,黄梅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122-123]
天仙配剧照
傩戏
池州傩戏是安徽池州古老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含夹着诸多文化要素的一种古老民间文化,主要流布于池州市的贵池、青阳和石台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的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池州演出活动由“傩仪”、“傩舞”和“傩戏”三部分组成,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和民间信仰等诸多领域,代表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等。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120-121]

文房四宝

徽墨
徽墨是原徽州地区(一府六县)所产墨的总称,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其中,最有声望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徽墨四大家”。徽墨以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126-127]
徽墨
宣纸
宣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是用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的最优质的手工纸张。宣纸主要以生长在皖南山区的青檀树枝的韧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在生产工艺中,皮料制作共分五个阶段四十三道工序;草料制作共分四个阶段三十七道工序;配料过程分为四道工序;制浆过程分为六道工序;最后是整理包装成品。一般来讲,生产一张传统优质宣纸,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撕皮、蒸煮、沤制、摊晒、捶捣、漂洗、制浆、捞纸、压榨、烘晒、剪纸等十八道手工工序和一百多道不同的操作流程而成,至少需要一年时间。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8-129]
宣纸
歙砚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歙砚在汉、晋时期已有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歙砚制作只是维持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歙砚生产一度得到发展,金星歙砚重新问世,歙县和婺源县先后成立了歙砚厂、工艺厂、文房四宝公司等,从砚石开采、产品制作到装潢工种齐全,还挖掘了“豆斑”、“绿刷丝”、“歙红”、“紫云”等新品种。歙砚的制作技艺以雕刻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按石材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2009年,歙砚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0]
歙砚

徽派建筑

徽州建筑以马头墙、青砖黛瓦为浓重印记,是安徽传统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其在空间上吸收了山越文化的“干阑式”建筑与中原“四合院”建筑特征,融合成了新型天井楼居式民居。在内部结构上将南方的穿斗式与北方的抬梁式木构架技术混合使用,增强了房屋的功能性与整体性。在材料上采用当地砖、石、木等天然材料,并对传统材料的加工更加精细,形成了独特的“三雕”艺术。[131][150]
徽派建筑
马头墙是徽州民居建筑的主要风格特征之一,一般有“三山屏风”、“五岳朝天”等形式,还出现了很多变体,不同形式的马头墙因建筑单体空间的组合而使外部空间的界面变化丰富。门头是单体建筑的另一种风格元素,门罩、门楼等形式丰富了街巷空间,成为转折处的对景。墙脊的线状,大门、窗洞等点状,在大片粉墙的面状环境下形成外部黑白灰的色彩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131]
马头墙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4月,安徽省有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龙潭寨古民居、宣城市宁国市港口镇港口村等47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81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国传统村落总数已位居全国第[153-155]
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东北部,距黟县县城11千米,村落面积6000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37幢。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名叫“弘村”,清乾隆年间改为宏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宏村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特别是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精致巧妙,有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之誉。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6]
宏村
西递村
西递村位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157]2000年11月30日,西递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6]
西递村

美术

安徽省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先驱有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等,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吴龙、吴田标、雪庄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31]龙城画派起源于清代乾嘉时期,至20世纪,萧县人刘开渠王子云一起在杭州艺专任教,他们中西兼学,融为一体,造就一批现当代中国画坛的风云人物。 [132]

地区象征

1986年2月25日至3月1日,安徽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确定灰喜鹊为省鸟、皖杜鹃为省花、黄山松为省树。[133]
省鸟
安徽省鸟为灰喜鹊,[136]灰喜鹊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35厘米)而细长顶冠、耳羽及后枕黑色,两翼天蓝色,尾长并呈蓝色。飞行时振翼快,作长距离的无声滑翔。在树上、地面及树干上取食,食物为果实、昆虫及动物体。灰喜鹊为安徽省一级保护鸟类,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吉祥之鸟。[134-135][137]
灰喜鹊
省花
安徽省花为皖杜鹃。[133]皖杜鹃又名黄山杜鹃,其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花梗较长,长1.7—2.5厘米,近于无毛;花萼和子房近于无毛产黄山清凉峰、牯牛降、六股尖等海拔1400米以上地带。[138-139]
皖杜鹃
省树
安徽省树为黄山松。[133]黄山松又称台湾松、长穗松、台湾二针松,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褐或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厚块片或薄片,一年生枝淡黄褐或暗红褐色,无白粉;冬芽深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微被树脂[140]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黑虎松、连理松、卧龙松等。黄山松能耐贫瘠,耐旱和耐-22℃的低温,在黄山分布很广,有“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说。[141]
黄山迎客松

文物古迹

截止2023年底,安徽省有人字洞遗址、李白墓、广教寺双塔、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37][142]
安徽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类 别
名 称
地 址
年 代
批次
公布时间
古遗址
人字洞遗址
芜湖市繁昌县
旧石器时代
第六批
2006.5
和县猿人遗址
马鞍山市和县
旧石器时代
第三批
1988.1
毛竹山、官山遗址
宣城市宁国市
旧石器时代
第七批
2013.3
古墓葬
建平镇土墩墓群
宣城市郎溪县
西周至战国
第七批
2013.3
朱然家族墓地
马鞍山市雨山区
三国
第五批
2001.6
李白墓
马鞍山市当涂县
第六批
2006.5
古建筑
安丰塘(芍陂)
淮南市寿县
春秋
第三批
1988.1
大运河(合并项目)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
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大运河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
黄山市黄山区
唐至民国
第七批
2013.3
广教寺双塔
宣城市宣州区
第三批
1988.1
石窟寺及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安庆市潜山市
宋至清
第五批
2001.6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滁州市南谯区
唐至民国
第七批
2013.3
浮山摩崖石刻
铜陵市枞阳县
唐至民国
第七批
2013.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李氏庄园
六安市霍邱县
第六批
2006.5
刘铭传旧居
合肥市肥西县
第六批
2006.5
李氏家族旧宅
合肥市庐阳区
第七批
2013.3
仅列出部分参考资料:[14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有当涂民歌、阜阳剪纸、华佗五禽戏、凤台花鼓灯、青阳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9项[37][143]
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份/批次
项目
2006(第一批)
当涂民歌、巢湖民歌、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青阳腔、岳西高腔、徽剧(黄山市、合肥市)、庐剧(合肥市、六安市)、黄梅戏、泗州戏(宿州市、蚌埠市)、徽州目连戏、池州傩戏、凤阳花鼓、徽州三雕、界首彩陶烧制技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歙砚制作技艺
2008(第二批)
桐城歌、五河民歌、大别山民歌、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祁门傩舞、东至花灯舞、火老虎、坠子戏、文南词、花鼓戏(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二夹弦、埇桥马戏、阜阳剪纸、望江挑花、舒席、徽派盆景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纸笺加工技艺、宣笔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肥东洋蛇灯、肘阁抬阁(寿县、临泉县)、界首书会、程大位珠算法
2011(第三批)
砀山唢呐、凤阳民歌、无为鱼灯、东路庐剧、黄梅戏、嗨子戏、淮北梆子戏(宿州市、阜阳市)、渔鼓道情、华佗五禽戏、黄岗柳编、霍邱柳编、张一帖内科疗法、九华山庙会
2014(第四批)
孔雀东南飞传说(怀宁县、潜山县)、老子传说、灵璧菠林喇叭、手龙舞、跳五猖、四平调、徽州竹雕、杜氏刻铜、徽笔制作技艺、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淮南市、寿县)、西园喉科医术、徽州祠祭
2021(第五批)
包公故事、徽州板凳龙、南陵目连戏、淮北梆子戏(亳州市)、亳州晰扬掌、临泉杂技、王氏制扇、痘姆陶器烧制技艺、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徽菜烹饪技艺、祁门蛇伤疗法
参考资料:[143-144]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综述

安徽省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尤以“三山三江两湖”而著称,并拥有最美皖南、欢乐皖江、红色大别山、休闲皖中、风情淮河、传奇皖北-安徽文旅“六大板块”。[151]截至2023年末,安徽省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83处。其中包括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天堂寨旅游景区、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处。拥有重点文保单位1080个,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75个。此外,还拥有818个省级和国家级传统村落,2023年,安徽省接待国内游客8.5亿人[37][145][151]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以及"黄山第五绝"—冬雪著称于世。黄山风景区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的莲花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黄山风景区于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146]
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总面积3.92平方公里。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旅游区以唐代诗人李白诗意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的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滨江湿地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采石矶、采石古镇、望夫山、滨江文化园四大功能区。内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国保单位“太白楼”、状元福地“三元洞”和林散之“江上草堂”等特色景点,多角度、多感官地展现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47-148]

天堂寨旅游景区

天堂寨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天堂寨所处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天堂寨最高峰为大别山主峰之一,气势雄伟壮观、险奇幽深,古有“吴楚东南第一关”之称。山上植被葱茏,黄山松、黄山栎等植被地带性分布明显,是天然植被世界。[149]
天堂寨旅游景区天堂寨旅游景区天堂寨旅游景区
天堂寨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共与世界六大洲39个国家缔结96对友好省际(城市)关系,其中省级21对,市级75对[152]
安徽省缔结友好城市表(省级)
中方
外方
结好性质
签约日期
安徽省
友好省州
1980.06.10
友好省州
1984.09.06
友好省区
1987.05.18
友好省县
1994.11.08
友好省际
1997.06.08
友好省际
1998.02.17
友好省区
2000.10.23
友好省际
2000.10.31
友好省际
2002.05.09
友好省际
2003.09.02
友好省际
2003.09.10
友好省际
2005.09.28
友好省际
2006.06.20
友好省州
2014.07.25
友好省州
2014.10.13
友好省道
2015.09.14
友好省州
2017.06.12
友好省州
2017.09.13
友好省郡
2017.11.09
友好省际
2018.10.23
友好省际
2019.04.26
参考资料:[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