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穆青

新华通讯社原社长
展开1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男,祖籍河南周口,[6]出生于安徽蚌埠[5]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
2003年10月11日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中文名
穆青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21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0月11日
毕业院校
鲁迅艺术文学院
职    业
新闻记者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穆青幼年时爷爷猝死,全家回到奶奶的娘家杞县夏哨营。小时候,跟其祖父学习古文,1933年小学毕业后,升入杞县大同中学。在由著名回族教育家王毅斋博士(穆青的姐夫)主办的学校里,穆青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参加学生运动。
1937年12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
1938年8月,开始发表前线通讯《岛国的呐喊》。
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7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
1943年8月,发表《雁翎队》。
1945年10月,随解放日报社、新华社先遣队离开延安,前往东北解放区。
1946年2月,调入东北日报社。3月采写了长篇报告《一部震天撼地的史诗——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年底任《东北日报》编委兼采通部部长。
1948年7月,发表长篇通讯《工人的旗帜赵占魁》。8月深入长春前线采访。9月至10月发表《空中飞来的哀音》《哀音更加低沉》《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一枪未放的胜利——记解放长春的经过》等新闻作品。
穆青近像
1949年4月,从《东北日报》调回北京新华总社任特派记者,随第四野战军南下采访。5月至12月发表《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速写》《记湖南的和平解放》《衡宝之战》等几十篇通讯、特写,写汇集《南征散记》出版。
1950年7月,任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农村编辑组组长。
1951年11月,任新华社结东总分社第一副社长。
1954年7月,任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社长。
1955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在华东总分社和上海分社近7年的领导工作中,穆青很重视结合实践进行新闻业务研究、组织记者采写新闻佳作、培养年轻记者。所写业务论文《在分社领导岗位上》等,总结了他在这方面的体会。
1958年6月,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
1959年8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在这一期间,穆青很重视组织采写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作品。在他的组织并参与修改下,新华社先后发出了一批新闻精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8月被造反派打倒。
1972年9月,任新华社副社长,成为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5年10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联合写信给毛主席,反映江青9月在大寨讲话中的严重问题。
1976年4月,姚文元把新华社几位负责人向毛主席反映情况的正当行动,诬蔑定性为“紧跟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分裂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反党阴谋活动”。4月至9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一道始则被停职检查,继而接受小会大会批判。这就是著名的“朱穆李事件”。
1977年1月,任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0月兼任新华社总编辑。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1979年4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介绍了植树模范潘从正的先进事迹。
1980年6月,穆青兼任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社长。
1981年1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郭超人、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历史的审判》。
1982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7月任新华社党组书记。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83年3月,穆青的《新闻工作散论》出版。
1984年7月,《穆青散文选》出版。
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1988年10月,穆青的《九寨沟》摄影集出版。
1989年6月,穆青的国际散文和摄影集《彩色的世界》出版。
1990年7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穆青
1991年6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孟宪俊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风帆起珠江》。12月从新华社社长岗位上卸任。[1]
1993年11至12月,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深入河南采访,写出了通讯《潮涌中州》《赶着黄牛奔小康》。
1994年2月发表长篇报道《两张闪光的照片》,介绍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的先进事迹。5月发表长篇报道《情系人民》,介绍河南省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的先进事迹。7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袁养和合写的长篇报道《苏南农村第三波》。
1995年12月,《经济参考报》连载穆青与冯健同志合写的长篇报道《中原“金三角”纪行》。[3]
2003年7月,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画册,收录了穆青的11幅摄影作品。同时被收录作品的作者还有:刘隆米寿世、马鼐辉、苏俊慧、陈家才白学义、王有才、杨玉凯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人物成就

播报
编辑

解放前

穆青(右一)
1938年发表《岛国的呐喊》。他的这篇通讯写的是:在夜袭雁北榆林站的一次战斗中,我军缴获了日军士兵的日记和家信,这些日记和家信充分反映了日军的反战恋乡情绪和日本国内人民生活的困苦情景。文章不仅揭露了敌人侵略战争的性质,而且表现了人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2年,穆青发表了新闻报道《我看见了战士的文化学习》。通过描写战士们在战斗劳动生产之余,抓紧点滴时间进行文化学习的事迹,反映了战士们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志向。
1942年9、10月间,穆青发表了出色的第一篇人物通讯《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的风采。
1944年9月,他发表了《本市白家墙杨汉珠伤害人命,判除有期徒刑;常志胜迷信巫神,弄得家破人亡》。
穆青
1946年1月,穆青接受了采写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任务,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史略》。通过丰富的资料、确凿的事实,再现了将士们在白山黑水之间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1949年3月,穆青随军南下,写出了《飞驰在南线的汽车兵团》《穿过大别山麓》《良田镇的无名女英雄》《狂欢之夜》《十里长鞭》《热情澎湃的长沙城》《白匪主力溃灭的狼狈相》等多篇战地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胜利的足迹。在土改中写了《因为分配了土地》、《抢财神》、《谁养黄牛谁发财》等新闻作品。他的新闻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激流,读来引人入胜。

解放后

1965年12月17日,在兰考县委的会议室里,穆青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身边的干部介绍焦书记的事迹。大家说着哭着,会议室里哭声一片。穆青坐不住了,他放下笔,不停地掏出手帕擦眼泪。他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因肝癌剧痛顶出窟窿的藤椅前,久久无语。接下来,他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多少次,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穆青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那简直对不起老百姓。三天以后,在开封宾馆,穆青和冯建、周原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1966年2月7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占用新闻节目的时间,用1小时20分钟,播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著名播音员齐越,则是含着热泪、几经哽咽才完成播音。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30多年后,一位开封科技干部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起身对素不相识的穆青恭恭敬敬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说:“为了焦裕禄,为了表达家乡人对您的尊重……”
解放后,穆青又写了不少作品如《管得宽》《一厘钱精神》《九龙江上抗天歌》《驯水记》等等。1986年,国家创办中国新闻学院,穆青兼任新闻学院院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并没有放弃写作,如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充满了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新华社在记者专栏中推出了纪念穆青的专题,评价道:建国以来,穆青的每一篇报道几乎都成为中国新闻界的范文。他和他的同事,记录并传播了那个风云年代的主流精神。他贡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也无可逃遁地为时代规约。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不可或缺的篇章。[2]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彩色的世界
    作者名称
    穆青
  • 县委书记的榜样
    作者名称
    穆青
    作品时间
    2014-3-1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总书记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为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
  • 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
    作者名称
    穆青
  • 作者名称
    穆青
    作品时间
    2003-11
    《穆青散文》是200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穆青。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穆青对时代穿透力的把握,在记者群体中罕见。在我们感叹焦裕禄这个典型人物到今时仍具感染力时,我们不能不钦佩穆青那特有的时代穿透力。穆青的好友、同为著名记者的范敬宜多次提到一个命题:“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范先生说:“我一直在思索,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
在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穆青以丹心赤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以浓墨重彩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不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堪称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楷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