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铁

有问必答网

      铁是必需元素,原子式亚铁原子为Fe2+,正铁原子Fe2+,原子量为55.84。正常成人体内铁总量为71.63~89.54mmol/L,其中2/3左右有生理活性,1/3为贮存铁。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正常值
  •       3 临床意义 4 注意事项
  •       5 检查过程 6 不适宜人群
  •       7 不良反应与风险

基本信息

  •       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检查分类:生化检查
  •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       参考价格:15元
  •       分析结果:
  •       温馨提示: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全血铁正常值:

      男:788~1003μmol/L(44~56mg/dl)

      女:752~859μmol/L(42~48mg/dl)

      全血铁临床意义:

      (1)增多:

      ①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高山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超力型人等。

      ②病理性变化:

      A.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或相对性):大量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严重灼烧、长期禁食者)、机体长期缺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高山病、严重肺气肿)、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

      ①生理性变化:妊娠中、后期的稀血症。

      ②病理性变化:

      A.失血性贫血:内脏出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B.溶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先天性溶血性黄疸等),后天获得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碎片综合征、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奎宁、奎尼丁、非那西丁等,药物性溶血性贫血:苯、铅、砷等,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

      C.造血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全血铁注意事项:

      (1)血清铁1天内早晨最高,下午逐渐下降。应留取早晨空腹时标本。

      (2)验血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

      (3)当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全血铁检查过程:

      线性范围可达179μmol/L。
      超出线性范围的结果应用不含铁的重蒸水稀释3倍重新测定,结果然后乘以3倍。
      附注:
      (1)血清铁1天内早晨最高,下午逐渐下降。应留取早晨空腹时标本。
      (2)验血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

      全血铁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禁忌人群。

      全血铁不良反应与风险:

      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