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tag.120ask.com提供.

您的位置:检查项目> 血清比黏度

血清比黏度

黏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学性质,也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黏度愈高,流变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黏度测定的方法较多,临床常有血清比黏度测定。

基本信息

  • 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检查分类:血液检查
  •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 参考价格:15元
  • 分析结果:
  • 温馨提示:清晨抽血,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不要吃食物,保持空腹,可以喝少量的水。

血清比黏度正常值:

血液黏度计测定法:

男:1.62~1.70mPa·s

女:1.63~1.71mPa·s

血清比黏度临床意义:

(1)增高: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栓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降低:出血性脑卒中、呕血与黑粪(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出血性休克。

血清比黏度注意事项:

(1)高于参考值原因,主要与血清中球蛋白、脂质浓度升高有关。

(2)新生儿血清中血脂很低,故血清黏度很低。

(3)血清黏度增大,则相应全血黏度和血浆黏黏度也升高。

血清比黏度检查过程:

抽取被测者血液进行测定。

血清比黏度不适宜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血清比黏度不良反应与风险: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