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介休市

山西省晋中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
0
同义词介休(山西省晋中市代管县级市)一般指介休市
介休市,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中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北侧。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744平方千米。[22][122][124]截至2023年末,介休市常住人口42.94万人。[134]截至2023年6月,介休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2个乡,[119]市人民政府政府驻北关街道西大街139号。[1][22]
介休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新石器时代,介休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代,始置界休县,属太原郡。北周,置介休郡。1992年2月,撤县设市,属晋中行署。[122]1999年9月,设立地级晋中市,县级介休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晋中市代管。[123]介休市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中国最大的纪念性人文节日——“寒食清明节”发源于介休。介休文旅资源丰富,有中国唯一的祆教代表实物祆神楼,有晋中首个国家5A级景区绵山风景区,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2]
2023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2.8亿元,增长5.2%。[133]
中文名
介休市
外文名
Jiexiu
别    名
界休介州定阳
行政区划代码
140781[116]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山西省晋中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南部
面    积
744 km²
下辖地区
5个街道、7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
北关街道西大街139号
电话区号
0354
邮政编码
0320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
42.94 万[118][134](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绵山介休后土庙张壁古堡、祆神楼等
火车站
介休站介休东站
车牌代码
晋K
地区生产总值
372.8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春秋时代,晋鄂侯六年(前718年),曲沃庄伯伐翼,翼侯奔随(今介休城东)。晋文公、襄公时随地为大夫士会的食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分境内的祁氏之田为7县,境内始置邬县,封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县治在今东湖龙乡邬城店村一带。
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邬县属魏国,境西部置平周邑。
秦代,始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使部太原郡。平周邑改名为平周县,属西河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平周县废置。
三国时,界休属并州西河郡,邬县属太原郡。
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邬县属太原国。永兴元年(304年),介休城为刘渊军攻破。此后,北方发生少数民族长期战乱,介休地域主属变换不定,县邑建置时有时无。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介休县,属吐京镇西河郡。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邬县,属并州太原郡。孝昌二年(526年),西河郡治被六镇起义军攻破,介休县治也被攻破侨置平阳郡界。永安年间(528~529年),介休县侨置汲郡界(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属司州五城郡。
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孝静帝派朔州军人驻介休城镇守,立为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县境侨置定阳郡平昌县,寄驻介休30多年。北齐天保年间(550年),邬县废置。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属介休郡。
隋开皇初年,撤销介休郡,平昌县属西河郡。开皇十年(590年),县境西南析置灵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义宁元年(618年),复置介休郡,县属介休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贞观元年(627年),撤销介州,县属河东道汾州。天宝元年(742年),属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汾州。
五代旋汽整时,介休县享体艰属太原府汾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属河东路汾州。熙宁五年(1072年),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孝义县。
金代,属河东北路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山西布政使司汾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属山西布政使司汾州府钻煮只篮。
清代,属山西省汾州府。
元年(1912年),属山西省。民国三年(1915年),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山西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阎锡山统治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设立介休统委会,寄驻孝义县农村,属孝义县统委会(相当于专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成立介休抗日县政府,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十二月事变”后,属山西省第三达壳洒行政区路西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属太岳专署;5月,属太岳专署第三办事处;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是年4月,铁路北地区与平遥孝义汾阳县汾河地区合并成立平介县,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铁路归朽南地区与灵石县河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初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属太岳行署第一专署。6月,介灵分置,介休抗日政府隶属未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介休城解放后,属晋中区三专署。10月,平介县撤销,原介休铁北地区归回。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属太原市三专署。9月,属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8月,属榆次专署腊举。
1958年11月,属晋中专署。
1968年9月,属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属晋中行署。
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撒县设市,原介休县行政区域为介休市行政区城,仍属晋中行署。[122]
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县级介休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晋中市代管。[123]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七年(1918年),改为区村制,全县分为4个区。日军侵占介休后,原4个区公所撤往抗日根据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介休抗日县政府将全县划分为8个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铁(路)北划归平介县,为该县的第四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铁(路)南地区和灵石县汾河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划分为8个区,灵石境内4个区,介休境内4个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介灵联合县分置后,介休铁(路)南仍为4个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原铁北平介县四区归回,改为介休县第五区,新设城关区,全县6个区。
1950年,撤销第五区,所辖行政村乐善、桑柳树、孔家堡、中街、礼世、万户堡划给二区;宋脑、洪善、西段屯、宋安、上站、南桥头、马女、三道河、韩屯、梁吉、赵家堡、罗王庄、北张家庄划给三区;西刘屯、田村、旺村、师屯北、郭壁、钦屯、白岸、义棠、孙畅村、孙畅堡、小宋曲、白水、万安、东内封、东堡划给四区。三区所辖洪相、石屯、东刘屯划给二区。
1953年,实行区乡村制,初划为55个乡。1954年将河生乡改为河生和城南两个乡,全县共56个乡,乡下辖村。
1954年,撤销一、二、三区。城关区10街改为5街,设5个街人民政府。
1956年,撤销区级建置,扩大乡的区划。全县为21个乡,一个镇。
1958年9月,全县成立了5个人民公社,公社设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区,全县共设25个管理区。10月,介休、灵石、孝义3县合并为介休县,全县共19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介休5个、灵石6个、孝义8个),辖85个管理区。11月,公社名称以驻地取名。
1959年,公社逐渐缩小范围,全县增为23个人民公社,辖614个管理区。
1960年,改为21个人民公社,同时设8个街道管理区。
1961年2月1日,由111个管理区改建为261个生产大队,大队下设若干个生产队(也称小队)。4月,3县分置后,介休县留有8个人民公社,后改为16个人民公社。
1962年,为19个人民公社,224个生产大队,4个办事处(由6个街道管理区改)。
1964年,为20个人民公社,241个生产大队,4个办事处。
1965年,为1个镇(城关镇),19个人民公社。
1966年,为1个镇,20个人民公社,236个生产大队。
1971年,万户堡公社划入汾阳县沁源县,王和、王陶、王凤3个公社划入介休。
介休市地图
1972年,王和、王陶、王凤3个公社归回沁源县,全县为1个镇,19个人民公社,233个生产大队。1977年万户堡公社归回介休。全县为1个镇,20个人民公社,245个生产大队。
1981年,全县共251个生产大队,751个生产队。
1984年4月1日,全县进行了县、乡(镇)两级选举,除城镇外,全县各公社均改为乡。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全部撤销,改为251个村民委员会。同年8月29日,又将张兰、义安、洪山、连福、义棠5个乡改为镇。
1985年冬,将城镇与城关乡合并为城关镇。[122]
2000年3月,原有的5镇15乡撤并为7镇3乡。调整后,介休市辖5个街道、7个镇、3个乡。
2021年3月,三佳乡并入洪山镇。[19]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介休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2个乡。[119]市人民政府政府驻北关街道西大街139号。[1][22]

地理位置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北侧。介于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北起义安镇任家堡村,南至绵山顶端艾蒿坡,西起义棠镇圪塔头村,东至张兰镇南窑头村。东北与平遥县汾阳市接壤,西南与灵石县相连,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北与孝义市相望。东西宽39千米,南北长38千米,总面积744平方千米。[22][122]
介休市

地形地貌

介休市地形地貌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山地分布于东南基岩山区,分为石灰岩高山区和砂页岩中高山区两个类型。主要山脉包括绵山、天峻山、馒头山、狐岐山,最高点为绵山艾蒿坡最高峰达2487米。丘陵分布于山区与平原之间,处于新构造运动升降的缓冲地带,呈洪积扇裙状地形。平原主要由洪积倾斜平原区和冲积平原区组成。[124]

气候

介休市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干燥的大陆性气团控制之下,雨季时间较短,干燥期较长,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区域气候差异也明显。
介休市冬季受亚洲大陆冷高压影响,多风少雪,寒冷时间较长;春季风多雨少,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夏季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气候炎热;秋季前期雨水较多,后期晴朗凉爽,冷空气活动频繁。
介休市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2500小时左右。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据1954~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冬夏季气温变幅较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区降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平均为175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区。[124]

水文

介休市境内地表水主要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龙凤河、樊王河、东涧河、西涧河、兴地河、洪山泉、槐柳泉、闷津泉、侯堡泉等。全市尚有侯堡泉等56个小泉。[3]
汾河:由平遥县营里村进入介休市朱家堡,经张兰、北辛武、万户堡、义安、宋古、城关等乡镇,到义棠田村入灵石县境,在介休市境内流长33千米。
文峪河:源于交城离石两县交界处的关帝山,在介休市罗王庄对岸入汾河。流域面积为1.876平方千米。
磁窑河:源于交城县磁窑沟,至介休市南桥头注入汾河。原系文峪河支流,在孝义入文峪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汾阳县武汉山为维护其私利,利用日伪力量,在介休市境内新挖一河,将磁窑河水改入。原磁窑河水源仅有磁窑沟、瓦窑沟洪水,经常干涸。1952年,清源县(现清徐县)白石河水入磁窑河,加之交城、文水境内的排退水全部注入,磁窑河的泄洪负担大大加重。
龙凤河:属介休市最大的一条洪水河,由沁源县红崖沟、才子沟、后沟、铁水沟至古寨汇合后,经大栅流入绵山峡谷,再由介休市龙凤村南出山北流,经龙头、石河、下庄等村,然后在洪相村西汇入汾河。全长52千米,流域面积556平方千米(其中沁源县境内317.1平方千米)。
樊王河:属介休市第二大洪水河,由介休市樊王村东西两沟洪水汇合出山,流经连福、三佳、义安等乡镇,到洪相汇入龙凤河,后注入汾河。全长23.1千米,流域面积93.7平方千米。
东涧河:源于沁源县境王和岭,向北流经张家庄,又有水策凹及关子岭两沟汇入,在介休市西北里村进入平原后无固定沟道。长度为23千米,流域面积为53.2平方千米。
西涧河:源于靠龙庄,经赵家窑、南王里、东大期等村,由洪相村注入汾河,流域面积为60平方千米。
兴地河:源于沁源县境马跑泉,主流长14千米,兴地村以上流域面积为66平方千米。
洪山泉:于城东南狐歧山下,系断层作用奥陶系石灰岩和石灰二迭系砂页岩溶洞水受阻成泉。汇水系统面积500平方千米,露出高度海拔839米。
槐柳泉:拔高度为783米。
闷津泉:位于柳沟村沟内,共有小泉12处。[3]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土地资源

介休市总耕地面积为51.29万亩,园地有1.12万亩,林地有21.280万亩,草地有0.144万亩,水域有3.81万亩,城区居民点用地有6.288万亩,道路交通用地有2.511万亩,工矿企业用地有1.398万亩,未利用土地有23.54万亩。[3]

生物资源

  • 植物
介休市境内常见乔木有油松落叶松侧柏白皮松黄榆桦、杨等。常见灌木为黄刺玫酸刺虎榛子、柳桃木、枸杞子等。除此之处,有野生树种面积16.32万亩,主要有:猕猴桃沙棘山楂山定子梨属树种、榛、山葡萄山杏山桃毛樱桃酸枣、槽子、野核桃等。在野生树种中,尚有臭柳、鬼葡萄、茹茹、圪江、牛筋、马茹、采树、山黑豆山刺玫、毛莓等树种。牧草主要草种羊草苔草黄背草野菊、隐子草、蚊子草等。药材主要种类有有菖蒲猪苓党参、血丹参、金银花淫羊藿等。[4]
  • 动物
介休市境内野生动物中哺乳类主要有山猪、山羊、豺、狼、豹、狐等。鸟类主要有喜鹊乌鸦猫头鹰、鹰、鹞、燕等。爬虫类主要有蛇、蝎、蜥蜴乌龟守宫、蚂蚁、蜂等。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鳞介类主要有草鱼、鲤鱼、白鲢、花鲢[4]

矿产资源

介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物资源可分为金属矿与非金属矿。其中非金属矿包括煤、粘土、陶瓷粘土(黑碱、紫木节)、石膏、石英砂岩矿、紫砂矿、方解石矿、蛭石矿、石灰岩矿等,其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分布范围达532.96平方千米,总储藏量为62.25亿吨。龙凤河以西属霍西煤田,面积160平方千米,储量15.6亿吨。全市可采贮量32亿吨,煤质以主焦煤、肥煤和瘦煤为主。金属矿资源包括铝钒土、硫铁矿、铁矿,铝钒土分布于樊王乡南坡村、木壁、赵家庄村及板峪乡南岭村。面积1.46平方千米,储量700万吨。硫铁矿分布于板峪乡南窑头、泉泉两村区域内,面积0.6平方千米,储量50万吨。铁矿主要分布于龙凤、洪山、樊王、板峪等四个乡镇区域内,面积4平方千米,矿质品位在25~30%之间,系窝状矿床,储量200万吨。[3]

人口

播报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介休市人口数量为43209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6517人相比,十年间增加了25578人,增长6.29%,年平均增长率0.61%。[21]
截至2022年末,介休市常住人口431973人,比上年末增加74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5210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3%,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02人,人口出生率8.58‰;死亡人口3188人,死亡率7.39‰;自然增长率1.19‰。[118]
截至2023年末,介休市常住人口42.94万人。[13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 生产总值
2023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133]
2022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385.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5.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8%;第二产业增加值280.1亿元,增长6.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72.6%;第三产业增加值98.5亿元,增长4.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5.6%。[118]
2021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2%;第二产业增加值224.0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9.3%;第三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8.5%。[114]
2017~2021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 财政收入
2022年,介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增长22.7%。税收收入30.3亿元,增长32.3%,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26.3亿元,增长3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6亿元,增长36.6%。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42.3亿元,增长36.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在民生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6.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6.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5.0%、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62.7%、农林水支出下降7.0%。[118]
  •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介休市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亿元,增长17.2%;第二产业投资24.5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投资32.8亿元,增长7.9%。基础设施投资11.4亿元,增长5.2%。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3亿元,增长14.4%。民间投资45.3亿元,增长9%。[118]
2022年,介休市工业投资24.5万元,增长17%。其中,煤炭工业投资2.1亿元,增长51.4%;制造业投资19.8万元,增长42.3%;工业企业技改投资17亿元,增长61.5%。
2022年,介休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319亿元,完成投资38.9亿元。[118]
  • 居民收入
2022年,介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40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1元,增长5.8%。[118]

第一产业

2022年,介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5.9%。[118]
  • 种植业
2022年,介休市粮食总播种面积32.4万亩,同比增长0.6%;总产量7.9万吨,同比增长5.3%。全年小麦播种面积3.9万亩,同比下降11.2%,产量1.1万吨,同比下降9.8%,单产282.2公斤/亩,同比增长1.6%。全年秋粮播种面积28.5万亩,同比增长2.5%,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8.3%。[118]
  • 畜牧业
2022年,介休市生猪存栏8.3万头,同比增长4.9%,累计出栏14.1万头,同比增长0.5%;牛存栏0.3万头,同比增长7.4%,累计出栏0.2万头,同比增长8.2%;羊存栏8.4万只,同比增长4.4%,累计出栏4.7万只,同比增长2.3%;活家禽存栏352.5万只,同比增长5.9%,累计出栏472.5万只,同比增长9.8%。
2022年,介休市肉蛋奶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总产量达4.5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2.4%;牛奶产量0.7万吨,同比增长9.2%;禽蛋产量2.0万吨,同比增长1.9%。[118]

第二产业

  • 工业
截至2022年末,介休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16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其中,采矿业增长12.8%,制造业下降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6%,非煤行业增长0.6%。
2022年,介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08.8亿元,增长13.3%。其中,煤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24.8亿元,增长25.9%;焦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增长11.5%;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下降16.7%;冶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71.2亿元,下降9.8%;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增长171.1%;非金属矿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增长21%;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下降18.1%;电力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增长17.2%。[118]
2022年,介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7.4亿元,下降9.3%。实现利润29亿元,比上年减少6.9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5亿元,增长11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91.6元,增加2.3元。[118]
  • 建筑业
2022年,介休市建筑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10.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13.7%。签订合同额18.1亿元,同比下降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0%;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38家,其中,二级企业12家。[118]

第三产业

  • 国内外贸易
2022年,介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亿元,比上年下降3.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5亿元,下降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9亿元,下降6.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90.8亿元,下降4.0%;餐饮收入8.5亿元,增长1.6%。[118]
2022年,介休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3.6亿元,下降0.7%。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2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额16398万元,增长128.1%。[118]
  • 服务业
2022年,介休市服务业增加值9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0.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2.4%;金融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6.4%;房地产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7.9%。[118]
2017~2021年介休市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介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7.4亿元,比年初增加69.0亿元,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327.0亿元,比年初增加44.3亿元,增长15.7%。[118]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介休火车站
介休市是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东西居于北京和西安的中点,南北居于大同和运城的中点,距省会太原120千米,向东向北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产业辐射,向南向西接受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带动。太原临汾吕梁三大机场等距环绕,南同蒲铁路孝柳铁路2条普铁境内分道,大西高铁横贯全境,拥有5座铁路集运站、30条铁路专用线,铁路货物总发运能力3000万吨。大运高速公路邢汾高速公路108国道等9条国省干道交织成网,路网密度169千米/百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平遥、孝义、汾阳连接。“成丰快运”物流全国排名第8,108现代综合服务区晋能“卡车司机”试点智慧物流,介休无水港成为中部六省首家全牌照无水港。[2]

政治

播报
编辑
介休市主要领导(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政协主席
截至2024年1月,参考资料[120]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介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100%、普惠园覆盖率92.7%,新增学位400余个,并启动了3个小区配建园移交工作和新建介休二幼工程,预计可新增学位约900个。审核认定介休市级研学实践基地4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6个,获批晋中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示范校4所、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学校3所。全市高考大文大理一本达线人数471人,达线录15.96%,大文大理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423人、达线率48.09%。[127]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介休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700场;艺术表演场所2个,坐席数1300个,全年演出46场,观众3.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38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举办展览18个,组织文化活动20次;乡镇文化站10个,举办展览45个,组织文化艺术活动100次。[5]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介休市已成立各类体育协会16个、俱乐部10个。有市体育场总占地面积40500㎡,体育馆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市健身步道总里程335.22公里,体育公园1个,社会足球场地9块,还有多个篮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等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86平方米。[125]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介休市共有卫生机构329个,床位数1919张,人员合计3034人。其中医院19个,床位数1477张,人员合计180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床位数15张;卫生院12个,床位数377张。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4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11人。全年总诊疗127.8万人次。[5]

社会保障

2023年,介休市适老化改造投入80余万元,服务对象包括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126]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市名由来

介休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2]

节庆

寒食节
介休是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最大的纪念性人文节日:“寒食清明节”发源于此。市内有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6]

文物

介休市现存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国保”单位1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17个,祆神楼为全国唯一的祆教代表实物,后土庙被誉为“琉璃艺术瑰宝”,洪山陶瓷始建于唐贞元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张兰古镇家家藏宝物、户户赏古玩,是中国古玩第一镇。[117]
介休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名称
级别
时代
类型
洪山窑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至清
古遗址
介休后土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至清
古建筑
祆神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城隍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至清
古建筑
介休五岳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云峰寺石佛殿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至清
古建筑
张壁古堡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至清
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
回銮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清
古建筑
介休源神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太和岩牌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介休东岳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清
古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128]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绵山,亦名绵上,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而闻名。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千米,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6]
绵山
张壁古堡位于晋中盆地南端,处太行山支脉绵山北麓介休市龙凤镇境内,占地10万平方米,海拔1012米。古堡地属丘陵,南依绵山,有两条向外的通道,西、北、东三面为沟地,呈东西矩长,北部凸出,沟壑险阻,偏僻险要,堪为兵家守备筑垒之地。[130]
张壁古堡
南庄古村
南庄古村位于晋中介休市龙凤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2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享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游村”等荣誉称号。[113]
南庄古村
虹霁寺又名滚钟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位于介休市西南10千米的义棠镇,东临汾河,背靠银锭山,往西前行就是古战场雀鼠谷。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破刘武周于汾州,立此寺。该寺初唐始建,明万历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复修,乾隆金妆,后几经战乱,致使该寺殿毁楼塌。[64][112]
虹霁寺
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介休市北部,包括汾河河道及其支流龙凤河治理区,总面积1.3万多亩,拥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湿地类和4个湿地型。该公园河道水量充沛,是中国鸟类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季和秋季大批水鸟在迁徙过程中在此停留、栖息、觅食。公园内有植物资源292种、野生动物资源120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灰鹤、雀鹰等9种,山西省省重点保护动物池鹭等。[68]
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
史公塔,也称北坛塔,或北坛史公塔,位于晋中市介休城西北,坐落在北坛公园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介休百姓怀念史县令德善,遂集资建塔,塔系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原高三十五米、占地面积八十平方米。塔平面为八角形,塔底周长32米,高44.12米,塔座用石块砌筑;底座以上七层外部砖砌,塔内部一、二层为砖砌台阶,三层以上为木梯,每层四面开砖券窗户,设有木栏,游人可登临。[59]
史公塔
祆神楼俗称玄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屋顶琉璃精致华美,檐下木雕与众不同,是研究中国祆教文化的“活化石”。祆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相颉颃,享有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祆神楼院内正殿三结义庙,原为祆神庙。明朝嘉靖时,皇帝独尊道教,曾廷敕概毁天下淫祠,时任介休知县王宗正以“除邪神必须崇正神”之由,遂将祆神庙改祀为三结义庙。祆神楼则即是三结义庙的山门和乐楼,也成为顺城关大街的过街楼。[131]
袄神楼
介休市博物馆坐落于老城顺城街东门外北侧,东望郭有道墓,西接祆神楼,南俯三贤广场,北靠介休北部新城,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58平方米。博物馆外形是台基大顶宫殿式建筑,博物馆坐落于台基造型基础上,四周如城墙围合的方城,四角突出如城角楼之城台。传统棂格式窗户上加起面积超大的攒尖顶。馆内结构三层,东西南三面设有天井小庭院。[8]
介休博物馆
源神庙坐落在介休城东南12千米的洪山镇洪山村,位于狐岐山麓,海拔九百多米,是绵山向东北延续的一条支脉。庙前有北魏《水经注》中提到的古桐泉水,也叫“洪山泉”,俗名“源神池”,源神庙即由此而得名。该庙始建年代不详,但建造精美,被誉为“华宫”。[62]
介休源神庙
介休文公祠
文公祠是介休三贤之一、北宋名相文彦博的祠堂,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清康熙版《介休县志》舆地图中,于三结义庙西边标有“文祠堂”,为所见最早记载,2013年在原址修缮复原。建筑群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坐落大门、享堂、寝堂。建筑面积948平方米。[60]
介休文公祠
太和岩牌楼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东。据牌楼题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造。该牌楼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宽5米,高4.5米,歇山黄琉璃瓦顶。通体由黄、绿、蓝琉璃构件搭套安装而成。[61]
太和岩牌楼
回銮寺是佛教圣地绵山的一座禅寺,处绵山西麓通道兴地村之西。占地面积七千余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院、大殿院和后院,共三个院落,由南至北递高而建,中轴对称布局。是宋元时期古建筑艺术的宝库,它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宋元建筑原始构件和营造法实例信息。
[63]
回銮寺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城内东大街,据庙碑记载:“创始洪武中(1368~1398年)”。明弘治八年(1498年)修复,后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56年)至隆庆四年(157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清雍正二年(1742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也有过修葺。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仪门、戏台、献殿、正殿、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垛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和近年复原建筑。[9]
城隍庙
介休后土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庙底街99号,为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全真道教古建筑群,包括后土庙、真武庙、三官祠、三清观、娘娘庙、吕祖阁、关帝庙、土神庙八座庙宇,是一座集殿、台、楼三位一体的重楼合体建筑。[7]
介休后土庙
秦柏岭位于介休市西南15千米处的西欢村柏树岭,相传为秦初植种,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树根部围长16.7米,树冠高16米,主杆高2.6米,距离地面1.5米处的树围11.8米,之上分有10各树杈。每个枝杈平均周长3.1米,最粗一枝周长4.75米。现仍枝繁叶茂,常青永翠,树荫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秦柏比陕西黄陵轩辕柏(树围10米)粗了1.8米,其周长为全国柏树之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有“华夏第一柏”之美誉。[58]
秦柏
洪山窑址位于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柴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是一处沿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等提供了重要资料。[129]
洪山窑址
文峰塔位于介休市连福镇赵家庄村一步崖自然村西北约3千米的天峻山巅。又名文风塔,乡民俗称天峻塔、棒槌塔。为一座青介休市南端标志性建筑。石塔筑于山巅临岩处,十分险峻,青石取材于南距塔体百余米处山岩,昔日采石处,今可觅得。[10]
文峰塔
郭有道墓地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墓向南,夯筑封土,下方上圆,高4米,下边边长13米,上圆周长52米。墓前原有东汉建宁四年(171年)蔡邕撰文并书丹《郭有道碑》一通,至明代已佚。清康熙年间傅山依原拓临摹另刻一碑,立于墓前。碑高2.24米、宽0.9米、厚0.19米,隶书。碑文记述郭有道生平,碑阴有康熙十九年(1680年)介休知县金一凤和傅眉等题跋。1978年该碑被移到县博物馆收藏。墓地北500米有郭林宗祠,清代建筑,四合院式,有窑洞九孔,房舍6间。[65]
郭有道墓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介休市义棠镇师屯北村西,又名“广济禅林”,据庙碑记载,该寺建于唐代,明清屡有修葺,2016年介休市委市政府进行全面修缮。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东向西依次为过殿、正殿,两侧为南北配殿。正殿为元代遗构,南北配殿均为明代遗构,过殿为清代遗构。总占地面积235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2.75平方米。寺内残存明代彩塑5尊,正殿前存清雍正八年(1730年)《敕建广济禅林重修鼎新碑记》、乾隆元年(1736年)《金妆碑记》碑2通。[66]
广济寺
渠池棲云庵位于龙凤镇渠池村东,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东西配殿、西厢房、山门为清代建筑。献亭平面呈方形,为元代遗构。东厢房为民国建筑。棲云庵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兼戏台、献殿、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配殿。北高南低,山门位于南侧最低的位置,其他建筑位于上侧同一平台。[67]
渠池棲云庵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人物
所处时期
简介
东周
晋国名士、春秋三杰,“介休三贤”之一,“割股奉君”典籍人物、
东周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将、太傅、范姓得姓始祖
东汉
东汉名士、“八顾”之首,“介休三贤”之一
北魏
北魏官员,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本州别驾
北周、隋朝
北周、隋朝时期大臣
唐朝
唐代高僧,于介休绵山出家,为汉人成佛第一人,是佛转世后又成佛的空王佛
北宋
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宰相,“介休三贤”之一
北宋
将军
金朝
雕塑家、文人
明朝
浙江道御史、太仆寺少,著有《通鉴汇编》《策学要略》
明末清初
明朝崇祯年间进士、清朝顺治年间太常寺卿
清朝
商人、太仆寺卿
清朝
女诗人,著有《庄镜集》
清朝
经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著有《御纂春秋直解》《易经伏义》《春秋广义》《义经补义》
清朝
诗人、书画家、戏剧家、小说家,著有《竹溪诗文集》《雪籁集》《鹤鸣集》《介山记》
清朝
诗人,著有《容斋诗集》
董柴
清朝
诗人,著有《如兰集》《补恩录》《半壁山房诗集》等
清朝
晋商
清朝
晋商
冀之瑜
清朝
晋商
冀国定
清朝
晋商
清朝
晋商
马鑫
近现代
教育家,清朝、民国时期在当地任教,建国后就职于山西省教育厅、省图书博物馆、省文史研究馆,任山西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届委员
革命烈士,1935年牺牲
冀兰香
晋剧表演艺术家
晋中三地委组织部原部长
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国家海洋局局长
共产主义战士,2018年“介休好人”
革命烈士,1948年5月牺牲于解放战争晋中战役
中国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原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原河南省农林厅厅长,享受副省长级单项待遇
小说家,《山西文艺》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山花烂漫》《果园飘香》等
革命烈士,1950年牺牲于云南省
晋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山西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山西安泰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十届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山西农业大学校长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原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山西省主委
太原工业学院校长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乡村豪门》《紫娟从良记》等
山西安泰国贸常务副总、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副会长
山西省太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参考资料:[69-111][132]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时间
荣誉称号
发布单位
2007年1月22日
山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区)[46]
山西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
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13]
2009年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32]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09年9月30日
复查确认全国文化先进县[49]
2011年11月22日
山西省扩权强县首批试点[28]
2012年10月24日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点[31]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4年1月14日
国家园林城市[11]
2014年12月29日
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34]
2015年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48]
2015年3月27日
国家卫生城市[12]
2015年5月29日
阿里巴巴“千村万户”试点县市[30]
2016年2月17日
首批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人民银行
2016年5月9日
2014-2015山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39]
山西省文明办
2017年7月7日
山西省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35]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3日
山西省文明城市[40]
山西省文明办
2018年4月17日
晋中市域城镇发展副中心[47]
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18年6月30日
2017年度山西省县域经济转型考核评价重点开发县域第三位[51]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9年3月18日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9年5月10日
2018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42]
2019年6月21日
2018年度山西省县域经济转型考核评价重点开发县域第二位[52]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9日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3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9月19日
山西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45]
2019年9月20日
全国绿化模范县[29]
2019年9月25日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14]
2019年12月7日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15]
2019年12月19日
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41]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
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
2019年12月25日
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16]
2020年4月1日
2019年度山西省县域经济转型考核评价重点开发县域第二位[27]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0年6月30日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17]
2020年8月
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18]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
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
2020年8月18日
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4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12月10日
2020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38]
《小康》杂志社
2021年4月30日
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激励支持县[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1年7月15日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
2021年8月16日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50]
2021年9月8日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23]
2021年、2022年、2023年
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55-56][115]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
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24]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2年1月26日
国家卫生城市(区)[25]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2年2月25日
全国健康促进县(区)[26]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2022年4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年5月
2022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5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22年10月
山西省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57]
山西省商务厅
2023年3月
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4年1月
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135]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