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data.120ask.com提供.

当前位置:有问必答网信息库> 找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输血科> 科室介绍

科室列表

儿科

儿科

传染病科

传染病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

骨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输血科介绍:

物理位置:5号楼2楼

电话:(0571)87236391

工作职责

浙医一院输血科筹建于1976年,原属检验科,创业初期,在严力行主任和朱俊副主任的带领下,在湖州、长兴、绍兴、嵊州、义乌、巨化、平湖等地,为开辟血源开展献血宣传工作,建立了充足的血源基地,为我院临床抢救治疗提供了大量的血液。1984年6月正式建科,1985年与血液科合作成功进行我省首例血浆置换术,为难治性、免疫性疾病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应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制作的浓缩血小板,粒细胞成功抢救了全国各地数百例大出血、急性粒缺患者的生命。1989年科室率先在省内开展光量子血液治疗,并在省内推广应用。1991年增设了参比实验室、血液检验实验室、HIV试验室,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输血会诊制度,购置进口全自动血液分离机配合临床治疗分离、置换病人血液中有害成份,取得明显成果。在省内首先利用自动血液分离机采集献血员的高纯度血小板、粒细胞,成功抢救多名省内外的病人。科室引进的血液回输系统,在国内首先应用于手术中大出血的病人,节约了大量的血液,减少了输血反应。在建科初期,科室即开展了输血前抗体筛查及传染病检查,大大减少了输血反应,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并逐渐推广到全省、全国。1994年在我院召开的全国医院输血科校准研讨会上得到全国同行的赞扬和认可,后来也列入了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2000年底经省疾病控制中心验收,省卫生厅批准,在科室建立了HIV检测筛选试验室,使我院的艾滋病预防与治疗有了新的起点。在近几年的肝脏移植工作,通过自血回输仪(CellSaver3型、5型)使用,使手术中用血量大为减少,大大地减少了大量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了肝脏移植工作的成功进行。自血回输也经常使用于胸外科、神经外科的手术中,解决了术中大出血及稀有血型带来的问题。在传内科人工肝的科研项目中,科室经多方努力,积极组织血浆,成功抢救众多病人,为该科研项目的成功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科主任为严力行,副主任朱俊,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科室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知识更新、专业证书班、夜大学,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了有事业心的专业人才,使科室的专业层次80%在大专以上。科室拥有零下30℃、40℃、60℃、75℃、80℃低温医用冰箱共6台,4℃大容量储血冰箱5台,普通冰箱3台及其他各种离心机10余台。进口全自动酶标仪、半自动酶标仪各一套及全自动加样仪一套、奥林巴斯、尼康显微镜、全自动血细胞回输机(CellSaver3型\5型)、进口血小板保存箱等先进设备。先后独立或合作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十六项,1986年由严力行主持的“成份输血,血浆置换术及其I临床应用”的课题获浙江省人民颁发的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5年由严力行主持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基础及临床应用综合研究”论题获得省卫生厅颁发的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室开展的HLA—Ⅰ类(A,B)和Ⅱ类(DR、DQ)等位基因分型项目,为我省的人类学调查、疾病相关研究、移植配型、亲子鉴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由严力行主持的“HLA-Ⅰ类基因与肾移植关系的研究”获得九八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HLA-27基因定型技术”获得省医学科技奖。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3篇。

[点击展开全部]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输血科门诊时间表:

门诊类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夜间门诊

医生擅长疾病
抱歉,没有找到您要查询的结果!我们向您推荐以下优秀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