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步骤详解?

有问必答网

      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医师应根据自身的经验,器械设备,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及全身状况,选择对病人最有利的方法施术。

      ①Rush针固定:Rush针是一种预成弧形具有一定弹性的针。依据骨折的部位选用长度适宜的针,自鹰嘴窝上方孔后打入髓腔。一般用两根针,使弧面对骨皮质,两针在髓腔内相互交叉形成张力,固定骨折。

      ②Kuntscher 固定针:属髓内针的一种。选择适当长度的针自骨大结节处打入,经髓腔穿过骨折端达鹰嘴窝上方。

      以上两种内固定法,操作较易但不够坚强,不能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旋转及短缩。留于骨外的针尾,可影响肩或肘关节的活动,故临床上使用不普遍。

      ③外固定架固定:适用于开放骨折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挫伤或烧伤的病例。也适用于无法进行坚强内固定及骨折部已发生感染的病人。

      外固定架分单臂及双臂两种。少数病例需用三臂外固定架。臂与臂之间可使用环形杆式或直杆式联结以增加架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使用单臂外固定架时,在骨折两端应各穿入3根固定针,即6个固定点方。可达到较牢固的固定。

      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包括针道感染、神经血管及肌腱的刺伤、骨折不愈合等。使用外固定架后应定期行X线检查,及时调整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早期行功能练习,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

      ④带锁髓内钉固定:肱骨干带锁髓内钉是从股骨干及胫骨带锁髓内钉衍化来的。依靠髓内钉近端及远端的螺丝钉提供骨折端对位对线的稳定性,防止骨折端短缩及旋转。带锁髓内钉可以顺行打入,即从肱骨大结节进钉经骨折部到肱骨远端。也可逆行打入,即经鹰嘴窝上方3cm处钻孔,用丝攻扩髓打入髓内钉以增加骨皮质与髓内钉的接触面,加强稳定性。

      做髓内内固定时都需借助C型臂或G型臂透视机进行动态定位及观察髓内钉进入髓腔的状况和位置。以肱骨为例。操作方法是,病人仰卧于可透X线的手术床上,两肩间垫沙袋抬高,头转向健侧,最大限度显露肱骨近端,从肩峰外侧沿三角肌做3~4cm长切口,沿三角肌肌纤维分离软组织,勿超过5cm,以免损伤腋神经。确定旋转轴的位置,将其牵开,在肱骨大结节内侧缘,用骨锥打孔进入髓腔。在荧光增强屏监控下将导针插入骨折近端,复位骨折,将导针插入远骨折端。如果骨折端复位困难,可在骨折处前外方另做小切口,探入手指协助复位。如果插入导针困难时,可旋转针方向或旋转远骨折端使导针能顺利通过。肱骨干髓内钉一般选用8~9mm粗细。年轻人髓腔较细,常需在打入髓内钉前先沿导针扩髓,而后沿导针打入髓内钉。老人髓腔多较宽,有时可打入较粗髓内钉。髓内钉的长度可用相同长度的导针测量,也可以健侧上臂的长度来决定。髓内钉的尾部应置于肩旋转轴下方。近端的锁钉借助导向器由外上至内下拧入,不要穿透内侧皮质。远端的锁钉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拧入。

      ⑤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使用不同形状、不同宽度及厚度的钢板。较宽的钢板用于中段骨折,上段及下段的骨折使用较窄的钢板及弧形异形钢板。

      使用AO动力加压钢板时,要考虑到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有些骨皮质易劈裂,即使在长螺旋型骨折,使用拉力螺丝钉固定后,仍需用中和钢板加固,而且要使用螺孔交错的宽钢板以增加相邻螺钉的距离。不应仅仅信赖拉力螺丝钉固定骨折,以避免骨在长轴方向劈裂的可能性。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