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北街南院

京味儿话剧
《北街南院》是2003年北京人艺委约作家王俭在北京"非典"肆虐期间创作的一部充满浓郁京味风格的话剧,该剧也成为"非典"结束后首部搬上首都舞台的艺术作品。该剧由任鸣执导,朱旭杨立新何冰濮存昕龚丽君等人出演[2]
《北街南院》自2003年8月在京公演以来,票房一路飙升,截止2004年5月,在京演出共78场,票房收入达450余万元,在北京曾一度出现市民争相观看《北街南院》的热潮。
中文名
北街南院
编 剧
王俭
导 演
任鸣
艺术顾问
顾威
舞美设计
吴穹
灯光设计
张秋春
作曲演唱
冯晓泉
类    型
话剧
演    员
朱旭、杨立新、何冰、濮存昕、龚丽君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剧照
S颈戏婚嚷ARS逞虐期间,北京北街南院因出了一个付多SARS病人而被隔离。职业、经历、性格各不相同的一家人和院里的其他套愉人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和特定的境遇中,各现本性,赠辩浆发生碰撞,危难考验着人生,也淘洗着人心,在共同克汽钻局服和战胜SARS过程中,人与人在靠拢,心与心在沟通,表现出真情和相互关爱。S漏颂脚ARS隔离解除了,这个院里的人的精神也得到提升。[2]

职员表

播报
编辑
艺术指导
顾威(艺术顾问)
美术设计
吴穹(舞美设计)
灯光
张秋春
展开
参考资料:[3]

演员表

播报
编辑
朱旭 饰 老杨头
配音  -
备注  男 70岁,退休工人
杨立新 饰 老杨头
配音  -
吕中 饰 洪大妈
配音  -
备注  女 60岁,退休职工,小院住户
夏立言 饰 洪大妈
配音  -
龚丽君 饰 杨秀娟
配音  -
备注  女 39岁,妇产科护士,老杨头之女
濮存昕 饰 谭天
配音  -
备注  男 45岁,民营企业家,杨秀娟之前夫
张万昆 饰 谭天、大牛
配音  -
何冰 饰 杨子
配音  -
备注  男 35岁,出租车司机,老杨头之子
于震 饰 杨子
配音  -
岳秀清 饰 洪燕
配音  -
备注  女 27岁,外企白领,洪大妈之女
吴刚 饰 常光明
配音  -
备注  男 50岁,机关处级干部,小院住户
马星耀 饰 常光明
配音  -
白荟 饰 乐乐
配音  -
备注  女 16岁,中学生,杨秀娟之女
何靖 饰 石头
配音  -
备注  男 20岁,外地来京务工者,洪家房客
程莉莎 饰 小兰
配音  -
王刚 饰 秦采购
配音  -
王大年 饰 马五爷
配音  -
杨桂香 饰 郭大姐
配音  -
班赞 饰 二奎
配音  -
邹健 饰 大牛、消毒者
配音  -
孙大川 饰 消毒者
配音  -
徐白晓 饰 警察
配音  -
参洒催棵设轿考资料:[2-3]

主题歌

播报
编辑
坐北的老街朝南的院,
朱旭
香香的槐树甜甜的榆钱;
院墙紧挨着皇城的根,
街心正对着中轴的线;
你种的青藤爬上我的屋檐,
我写的春联贴在他的门脸;
小胡同曲曲弯弯走过一年年,
大北京堂堂正正矗在天地间;

大牌加盟

播报
编辑
朱旭、吕中、濮存昕、龚丽君、何冰、岳秀清等知名演员,打出了北京人艺的实力派阵容。
其中,12年后重返话剧舞台的朱旭是全剧最大的亮点。朱旭是北京人艺老艺术家中尚活跃在影视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几位之一。从1952年建院开始,他就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这座让他魂牵梦萦的剧院,《武则天》中的唐高宗,《悭吝人》中的雅克大师傅,《蔡文姬》中的左贤王,《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左邻右舍》中的李振民,《哗变》中的魁格,《芭巴拉少校》中的安得谢夫……一个个难忘的人物闪耀在人艺多彩的艺术画廊,因此,他被称为“国宝级的艺术家”。
阔别舞台12载,前度朱旭又重来。朱旭还是那个好老头形象,演居委会积极分子老杨头,第三幕中老杨头在五六分钟的时间里,从一个踏着音乐扭秧歌的快乐老汉,到声泪俱下揭开心底的伤疤,朱旭炉火纯青的表演,让在场的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而向来以玉树临风形象出现的小濮子这次自毁形象,演出个尴尬人物。一出场就穿了件不怎么合身的西装,带着个大口罩,别别扭扭在门口东张西望,作为一个曾经负心离家如今又在非典时期落拓归来的前夫,濮存昕将这份谨小慎微、又要面子又掩不住一身酸气的感觉演得像极了,活脱就是一"王沪生"。

本剧特色

播报
编辑
虽然也是个非典题材的剧目,可是人家就硬是用非典复制了一把北京四合院里的真实生活。在台上,每个人都是活在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因为在生活中谁都这么干过,而且人艺硬是在舞台上搭了个最典型的会旋转的北京四合院,连有点发黄的空调外机,乌黑瓦片屋檐上汽水罐都没拉下。四个方向是小院的四个角落,每个角落各有特点,让观众去北京转悠了一圈。

导演的话

播报
编辑
坐北的老街,朝南的小院,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现代的气息,使人联想到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出戏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非常时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普遍心态[1]
我爱北京,对京味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喜爱北京的大马路,小胡同;喜爱鼓楼、斜街、四合院;深爱北京人的品格,爱他们的精气神儿。用戏剧记录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物、故事,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我一生的追求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