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杜重威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
收藏
0
0
杜重威(?-948年),因避晋出帝石重贵之讳,又名杜威,祖上为朔州人,大约在唐末迁居到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67]
杜重威为石敬瑭之妹婿,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以杜重威为舒州刺史,掌管禁军。天福二年(937年),杜重威以平张从宾范延光之乱之功,迁潞州节度使,加平章事,再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天福六年(941年),因讨伐反叛的安重荣有功,升任成德军节度使。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契丹三次出兵后晋,杜重威均参与指挥抵御契丹的战役。开运三年(946年),再次挥师北伐的杜重威于恒州率全军投顺,致使后晋防线全面崩溃,契丹主耶律德光遂率军攻破晋都(今河南开封),建国。晋亡后,杜重威镇守魏州。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辽军北撤之机,占领中原,建立后汉。刘知远对地方实力派杜重威采取怀柔政策,遥拜其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杜重威拒不受命,并联合辽军抵抗,坚守魏州,直至粮尽,方素服出降于后汉,被任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病重,临终遗言称要防范杜重威,故宰相苏逢吉等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父子。[12][67]
杜重威在后晋开国初年,接连参与讨伐张从宾、范延光、安重荣的叛乱,为维护晋初国内稳定有着积极的贡献,然而其在后晋对契丹的作战中,消极避战,率军投顺,亦直接葬送了后晋的国祚[48][67]
概述图来源[15]
全    名
杜重威
别    名
杜威(为避晋少帝石重贵名讳)杜中令[46]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出生地
太原
逝世日期
948年
主要成就
平张丛宾、范延光、安重荣之乱;主持后晋北伐契丹(辽);中渡桥降辽灭晋
最高官职
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
籍    贯
朔州(今山西省朔县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敬瑭妹婿

杜重威饮马图[14]
杜重威祖、父均为武将。[4-5]杜重威早年从军,年少时追随唐明宗李嗣源,任后唐的护圣军校兼防州刺史。杜重威受石敬瑭看重,因此娶其妹石氏为妻。[6-7]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割据河东,后因受后唐末帝李从珂猜忌,于晋阳起兵反叛,遂遭后唐张敬达大军围困。杜重威则积极支持妻兄石敬瑭,对抗后唐。随后石敬瑭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扶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并助其攻灭后唐。[1][13]
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石敬瑭登基称帝,以杜重威为护圣军都指挥使,遥领舒州(今安徽安庆)刺史。[8-9]

平叛重臣

  • 范延光、张从宾之乱
范延光兵变形势图
天福二年(937年)四月,石敬瑭东巡汴州,并准备迁都于此。[19]六月,后唐降将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发动叛乱。石敬瑭遣侍卫都军使杨光远东都(洛阳)巡检使张从宾前去平叛,又令杜重威领麾下禁军屯驻卫州。六月底,范延光部南渡黄河,直逼汴州。随后范延光派人游说张从宾,张从宾遂反。张从宾接连攻下河阳府(治孟州)、河南府(治洛阳),格杀两位皇子。张从宾部自河南府东进至汜水关,即将进逼汴州。[16-17]
六月底,杜重威受命与奉国军都指挥使候益合兵向西迎击张从宾部。七月初,张从宾部攻克汜水关,范延光鼓动后晋其它军将同反,晋廷形势骤然紧张,驻扎在汴州的石敬瑭一度想回晋阳暂避。初五日,石敬瑭命杜重威为昭义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初六日,杜重威与侯益率军抵达汜水关,遇到叛军张从宾部一万余人,两军会战,杜重威等人率军几乎将叛军全部消灭或俘虏,遂攻克汜水关。张从宾骑马渡河撤退,落水而死,杜重威等人生擒张从宾的同党张延播、张继祚、娄继英,张从宾之乱遂平。[18]杜重威因功授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10-11]
随后杜重威跟随杨光远一同攻击范延光。天福三年(938年)八月,范延光粮尽被迫于邺城(今河北大名)出降。杜重威因功升任忠武军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加同平章事。十一月,范延光自郓州入朝,[22]杜重威移镇郓州,任天平军节度使,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20-21]
  • 安重荣之乱
安重荣兵变形势图
承德节度使安重荣不满石敬瑭向契丹称子称臣的政策,多次挑衅契丹,并密谋联合吐谷浑等边境部落和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叛。[24]天福六年(941年)十二月初二日,安重荣得知安从进谋反后,立即于镇州(今河北正定)起兵策应,准备南下进攻邺城。初七日,杜重威被授命为招讨使,领护圣军等马步三十九指挥使等人北上御敌。[25]
十二月十三日,杜重威与安重荣在宗城(今河北威县东)西南遭遇,安重荣令镇州军摆出“偃月阵”御敌,晋军接连两次进攻都无法破阵,杜重威畏惧镇州兵强,打算撤退。偏将王重胤劝谏说:“两军交战,退后者败。安重荣的精兵全部集中在这里,请大帅分别派出勇士攻击他们的左右两翼,我为你率契丹骑兵直突敌军中军,敌军必然溃败。”杜重威采纳其建议,镇州军军阵势稍稍后退。叛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本有嫌隙,抓住这个机会,卷起军旗,拍马降晋。安重荣听到赵彦之叛变消息,大为恐惧,逃到辎重车辆里躲藏,晋军乘势猛攻,镇州军完全崩溃,被杀一万五千人。安重荣收拢残兵败将,退保宗城。杜重威继而率军围攻宗城,半夜就攻克宗城。安重荣仅以十馀骑逃回镇州,婴城自守。正赶上天寒,镇州死于战斗及被冻死的有两万余人。安重荣部下见其无力再战,不愿再为安重荣卖命,陆续有人主动归降。[68]
天福七年(942年)正月初二日,杜重威在镇州牙将的帮助下攻克镇州,屠杀平民二万人,斩下了安重荣的首级,奏报朝廷,以功授成德军节度使的职位。[23][26-27][30]战后,晋廷改镇州为恒州(今河北正定),成德军为顺国军。[68]

抵御契丹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塘病逝,石重贵即位。[31]因石重贵不愿向契丹称臣,双方关系破裂。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初,耶律德光兵分两路,入寇晋境。顺国节度使(治恒州)杜重威遂向晋廷飞马驰告契丹来犯的消息并多次求援。十二日,石重贵亲自率禁军北上御敌。[71]二十一日,石重贵命刘知远为幽州道招讨使,杜重威为副,总理北部藩镇御敌事宜。刘知远随后于秀谷大败契丹西路军,晋军主力亦接连于马家口、戚城、澶州取得胜利,契丹军无功北返,暂时驻军幽州
闰十二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第二次率军大举伐晋,杜重威被授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抵御辽军,然其被契丹围困于恒州城,避战不出,恒州下属九县均被契丹攻克。而集结驻守于邢州北面行营军(下文简称行营军)缺少统一指挥,从邢州溃逃至相州(今河南安阳)。开运二年(945年)正月,行营军张从恩(行营马步军都监,天平军节度使)、安审琦(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护国军节度使)等人在相州城下倚河结阵,阻截辽军。十五日,皇甫遇(行营马军右厢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率数千骑前出侦察,至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猝遇数万契丹军,且战且退,至榆林店(今河南安阳北),苦战半日,双方杀伤甚众。日暮,安审琦率军往救,契丹军见势回师北走,后晋军乘势转守为攻。石重贵再次命令杜重威与其余行营军于定州汇合后统军北上。三月,杜重威率行营军北伐,连克泰州(今河北保定)、满城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北)等地。后闻耶律德光将率骑兵8万反攻将至,杜重威惧战,退守阳城。契丹大军接踵而至,杜重威命晋军继续结阵南退,耶律德光以重兵围困晋军于阳城西南的白团卫村内,出奇兵断其粮道。时北风大起,耶律德光令骑兵下马拔鹿角,变骑为步,冲入晋军营阵,短兵奋击,并纵火扬尘以助其势。杜重威犹豫不决,固守不出,幸赖晋将药元福、皇甫遇等率先领精骑从营寨西门突击,符彦卿等引万余骑继后横击,李守贞令步卒尽拔鹿角出击,契丹军未及上马,大败而逃。杜重威随后制止诸将追击,收军返回顺国。[33-34][70]
此后,契丹军屡次入侵后晋北方边境,并在顺国境内大肆烧杀掳掠,但杜重威只是龟缩在恒州城内,对百姓见死不救。[32]杜重威见顺国屡遭战祸,残破不堪,又害怕辽军卷土重来,因此多次请求回京任职,但因为顺国是抵御辽军的重镇,石重贵始终没有答应杜重威所请。后来杜重威无诏私自回京,以桑维翰为首的大臣都要求重处杜重威,然而石重贵不仅没有处罚杜重威,还将他调往邺城,领天雄军节度使(魏州)。[35-36]

降辽灭晋

主词条:中渡桥之战
开运三年(946年)秋,幽州刺史赵延寿瀛州刺史刘延祚先后诈降,要求内附,请求晋廷出兵接应。石重贵不察真伪,即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李守贞为都监,集合北方诸道藩镇军,会师广晋(今大名东北),企图先取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鄚州镇),安定关南,而后进取幽州。此后杜重威的一再请求增兵,石重贵又将禁军悉调隶其麾下。十一月十二日,晋军到达瀛州城下,瀛洲城门大开,杜重威迟疑不敢前进。又闻契丹将高模翰已引兵潜出,遂遣偏将梁汉璋率2000骑追击,梁汉璋战败被杀。杜重威闻讯,退兵至武强。耶律德光乘势率大军沿易、定直趋恒州。
杜重威听闻耶律德光亲自南下,本欲继续南撤,但在张彦泽建议下,与其合兵,于本月二十七日西进至恒州城下的滹沱河南岸。河上的中渡桥已被契丹军占领,张彦泽遂率骑争夺,契丹军焚桥,两军夹河而阵,与恒州守军形成对契丹大军的南北夹击的之有利形势。行营转运使李谷曾劝杜重威与恒州守军相约举火为号,再招募敢死之士渡河,与恒州守军南北夹击契丹,契丹必然溃败。行营众将皆认为此计可行,但杜重威拒绝采纳,并将李谷调离大营。耶律德光遣别将萧翰等从他处渡河迂回晋军之后,抢占栾城,尽扼晋军粮道及退路。
十二月初四日,晋廷收到杜重威请求増兵的书信,此时京师兵力已经枯竭,但石重贵仍将皇宫守卫的数百人悉数派往前线。至此,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内宿卫禁军几乎全部派往前线,这使得京城中人心惶惶。初六日,晋军粮草将尽,行营军奉国都指挥使王清自请率兵两千前出,为大军入守恒州开道。杜重威应允,并派行营步军左厢都指挥使宋彦筠与之同往,宋彦筠失利退回南岸,独留王清部于北岸列阵抵御契丹军。然而,此时主帅杜重威心怀异志,怯懦惧战,不许大军继进,致使王清所部皆战死。[38]随后契丹军于他处渡河,将晋军主力远远包围,晋军士气低迷,且与京城粮食消息完全断绝。初八日,杜重威以粮尽被围为由,与监军李守贞等合谋举军投降,耶律德光佯许立其为帝。初十日,杜重威遂胁迫行营将士出降,晋军将士听闻主将投降的决定后都惊愕大哭。[37][39]
耶律德光遂将杜重威麾下兵马分出一半由契丹先锋赵延寿统帅,并收缴了归降晋军的马匹和武器,命杜重威领着手无寸铁的晋军降卒一起南下。杜重威亲自引耶律德光大军到恒州城下,劝降顺国节度使王周,王周遂献城投降。一时间后晋诸镇望风而降。契丹军乘后晋后方空虚,挥师南下,直入大梁,晋帝石重贵奉表出降,后晋灭亡。杜重威部奉命驻扎于大梁城外的陈桥,时值寒冬,契丹人并不供给晋军降卒衣物粮食,晋军士卒苦不堪言,耶律德光数次担心晋军降卒过多,想要杀俘,最后在赵延寿的劝谏下作罢。京都百姓亦受契丹劫掠之苦,见到杜重威出行,纷纷咒骂于道。不久,有群盗截断澶州的浮桥,耶律德光担心其退路被截断,遂遣杜重威领军回到邺城。[50]
后汉天福十二年(辽会同十年,947年)二月,耶律德光称帝,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由于辽军的大肆劫掠和扣押藩镇节度使,激起中原百姓和藩镇军反抗的浪潮,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并沿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75]中原各地纷纷归附后汉,辽太宗耶律德光以“中原人难治”,四月,回师北上,路过邺城时,杜重威更是携妻亲自到大帐奉上礼物恭送其离开。[50]

再降后汉

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刘知远平定京师大梁,遥拜杜重威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不久,就令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因曾经降辽,害怕被朝廷清算而拒不受命,并遣其子杜弘璲向镇州(今河北正定)的辽将麻答求援,麻答下令蕃将杨衮率军救援邺城。镇州将士趁辽军守卫力量空虚,遂驱逐辽将,归附后汉,杨兖率辽兵至洺州,闻之遂返。刘知远下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刘知远初平京师时,有人告密说辽驻守繁台的一千五百燕兵将要反叛,刘知远不问而诛,其中部分燕兵逃到邺城,将这一情况告知燕将张琏。当时张琏率幽云之地的精卒两千帮助杜重威守城,故而张琏劝说杜重威誓死守城,两人守城意志坚决,汉军久攻不下。十月,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继而围困邺城,并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张琏因愤恨刘知远尽杀燕兵,略无降志。十一月初,邺城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二十七日,杜重威著素服出城请降。刘知远杀张琏等将数十人,但赦免杜重威,加封为检校太师、守太傅、中书令,将其家迁往京师,并将杜重威的财产全部没收赐给出征汉军,其部下全部处死。[41-42]

贪婪成性

杜重威在平定安重荣之乱后,将获得的安重荣家产和恒州的公帑全部归为己有,恒州任职期间,他再次向民众征收重税,导致境内人民深受其苦,百姓纷纷逃离其治所。[28]加之恒州处于契丹入寇和回军的路线上,反复遭受契丹铁蹄的蹂躏,导致境内人口锐减。[56]
天福八年(943年),后晋北方地区天灾不断,朝廷认为恒、定饥荒最为严重,唯独对这两州不括民谷。但顺国节度使(治恒州)杜重威却以军食不足为由,于境内括谷,把民间搜刮得几乎连一粒粮食都没留下,得一百万斛,只上报三十万,其余皆入私囊,又令人借民粮百万斛,待来夏粜米又得二百万缗。[66]

父子弃市

捏遗照杜重威弃市[15]
元年(948年),刘知远病危,临死前以杜重威反复无常,想要除掉他。于是宰相苏逢吉等秘不发丧,诱杀杜重威及其三子,尸体被弃市,遭市人践踏而尽。只有杜重威的妻子石氏(后晋公主)及其外亲族免罪,供奉如常。[2-3][12]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杜重威为石敬瑭的妹婿,有拥立石敬瑭称帝的大功。后晋初年,杜重威初掌禁军护圣军,参与平叛晋初的范延光张从宾之乱。随后又主持平定承德节度使安重荣之乱,出镇河北重镇顺国军,加强了晋廷对河北藩镇的掌控,[68]为晋初国内平定的重要功臣。但杜重威贪婪成性,又怯懦无略。其出镇顺国时,大肆括率民谷、民财,却在契丹骑兵烧杀抢掠,掳掠人口时又坐视不理,致使境内人口流失严重。[56][72]
石重贵时期,后晋与契丹和平关系破灭。杜重威参与了三次契丹与后晋的战争,更是两次挂帅后晋的北伐战争。开运元年(944年)春,后晋与契丹的第一次战争期间,杜重威固守恒州,并出任幽州道副招讨使,节制黄河以北各藩镇军。开运二年(945年)的后晋第一次北伐中,杜重威任北面行营招讨使,乘契丹主大军北返之际,连克泰州满城遂城等地。闻契丹八万骑兵复至后,杜重威率军一路南撤,在阳城附近取得白团卫村之战大胜。此战,契丹军被击溃,耶律德光乘骆驼狼狈北遁,取得了后晋与契丹第二次大战的胜利,为后晋争取到与契丹和谈的机会。由于和谈失败,开运三年(946年)的第三次后晋与契丹大战中,再次挂帅的杜重威率二十万大军北伐,北上至瀛洲遇挫而南撤至恒州,随后于中渡桥附近率全军投敌,几乎葬送了全部抗辽的有生力量,直接导致后晋的灭亡。[73-74]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石重贵(后晋皇帝):,朕之密亲,必无异志。[58]
桑维翰(后晋中书令枢密使):固违朝命,擅离边镇。居常凭恃勋亲,邀求姑息,及疆场多事,曾无守御之意;宜因此时废之,庶无后患。[57]
赵莹(后晋中书令):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59]
王清(后晋奉国都指挥使):上将(指杜重威)握兵,坐观吾辈困急而不救,此必有异志。[54]
薛居正(史学家、《旧五代史》主编):重威庸暗。[37]
欧阳修(政治家、《新五代史》主编):①重威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②重威镇州,重敛其民,户口凋敝,又惧契丹之至。[36]
刘知远后汉皇帝):①善防重威[2]杜重威犹贮祸心,未悛逆节,枭音不改,虺性难驯。昨朕小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威父子潜肆凶言,怨谤大朝,扇惑小辈;今则显有陈告,备验奸期。既负深恩,须置极法,其杜重威父子并处斩。(后汉诸臣伪诏[12]
司马光(史学家、《资治通鉴》主编):①顺国节度使杜威,久镇恒州,性贪残,自恃贵戚,多不法。[55]杜威虽以贵戚为上将,性懦怯。[53]
胡三省(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编者):其(指杜重威)历藩镇则贪黩无厌,为将则卖国殄民也。[49]
王夫之(思想家、《读通鉴论》作者):①石敬瑭受契丹之册命为天子,于是人皆以天子为唯契丹之命,而求立于契丹,赵延寿、杨光远、杜重威,皆敬瑭之教也。②李守贞、杜重威、张彦泽,兵力之彊,与不相上下,而交怀忮害之心。③杜重威、张彦泽之于石重贵……皆秉钺而出,倒戈而反,寇未入而孤立之君殪。[45]
陆以湉(《冷庐杂识》作者):石敬瑭为李氏婿,乞师契丹以灭唐;杜重威为石氏婿,乃亦降契丹以亡晋。天道之不爽若是。[43]
柏杨(中国台湾作家):十世纪三十及四十年代,真是一个汉奸茂盛的季节,自石敬瑭以降,大猪小猪落玉盘,纷纷向异族主子献祭。虽然铁证如山,当汉奸的没有一人有好下场,但仍有人(指杜重威)纵身一跳,只不过愚蠢和私欲纠缠在一起,化解不开而已。[48]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国之巨蠹

杜重威出镇藩镇时就竭尽搜刮民财。其出镇恒州时所得的赃物很多,治下的民众大多逃亡,他经过恒州的市场时对左右说:“人们都说我驱赶了百姓,那为什么市场上人这么多呢!”[29]恒州发生饥荒,殿中监王钦祚于是将杜重威私藏在恒州的十余万斛粮食录入藩库,用来救济百姓。随后晋廷给杜重威数万匹,用来抵消那十余万斛粮食。杜重威却对此十分不满,说:“我又不是要造反,为什么要没收我的粮食?”[35]胡三省就评价这件事说,“恒州这粮食不是当时杜重威上表要捐献给朝廷的吗?即使不是这批,但那些粮食也是他搜刮而来的。如今依法没收,反而成了过错,国法容情,国将不国了啊!”[47]
杜重威身为皇亲国戚,国之重臣。带头投降契丹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时契丹军在京城内搜刮财宝,后晋的王公大臣都不能幸免。契丹军要杜重威捐献万缗,杜重威遂向耶律德光申诉说:“臣率十万晋军第一个投降陛下,如此大功还不能免于被搜刮吗?”耶律德光笑着免除了他的贡奉。[40]

殄民卖国

杜重威曾为河北重镇顺国节度使,担任防御契丹军入寇的重任。然而仅仅数十名契丹骑兵入境,杜重威就早早关闭城门,登上城楼备战。面对几名契丹骑兵驱逐所掳掠的几千百姓过境时,杜重威也只是在恒州城上观望,根本无意出击拯救。契丹军深知杜重威胆小如鼠,肆无忌惮地掠夺、屠灭其境内所属州县,而杜重威从未出一卒以救。于是,顺国境内千里白地,民怨沸腾,杜重威更是私自弃镇逃回京城。[56]
杜重威为将胆小怯懦,两次后晋北伐,他多是闻敌而遁。第一次北伐时,听闻契丹主北返,就连夜南撤。在白团卫村之战时,面对被围、逆风、缺水、少食、士疲的困境,他只是一味要求大军龟缩于村内,差点导致全军覆灭。幸赖李守贞符彦卿诸将因风奋击,契丹大溃。然而契丹军北遁之时,杜重威又阻止众将追击,更是用俚语讥诮:“侥幸从强盗手中逃得性命,还希望再次救孩子吗!(一说是,还要追着他们索要衣服财物吗)”[51][69]第二次北伐时,杜重威坐拥二十万大军,在瀛洲城下仅仅因为先锋骑将梁汉璋两千人的败亡,就一路南逃。更是在滹沱河率全军投敌,成为后晋灭亡的先锋军。[52]

俯首听命

主词条:俯首听命
开运三年(945年)晋帝石重贵几乎倾全国之精锐与杜重威北伐契丹,然而杜重威率军北进至瀛洲,稍一遇挫,就狼狈南遁至武强。后在恒州守将张彦泽的劝说下,挥师西进至滹沱河南岸,与恒州守军形成对契丹大军的南北夹击的之有利形势。然而,杜重威不思进取,消极抵抗,更是心怀异志,与监军李守贞一起秘密投降契丹。随后,杜重威在帅帐内摆下鸿门宴邀请行营诸将前来议事,当时诸将均不知道主帅已投降契丹,进帐后看到已经草拟好的降表都惊诧不已。然而面对斧钺加项的威胁,诸将见主帅已降,只能俯首听命,逐一在降书上署名。[37]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祖父:杜兴,唐朝振武军牙将[5]
父亲:杜堆金,晋王李克用手下先锋使[5]
妻子:石氏,后晋高祖石敬瑭妹妹,累封至宋国大长公主[6]
亲家:高行周[44]
儿子:杜弘璋、杜弘璨、杜弘璲 [2]《旧五代史》中为杜宏璋、杜宏琏、杜宏杰[12]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旧五代史· 卷一百九 · 列传第六》[60]
新五代史》卷八[61]、卷九[62]、卷五十二[63]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64]至 二百八十七[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