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ssn.cn提供.

学科体系

新媒体矩阵

  • sk_v2022_front_wechat.png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106.jpg

    微信小程序

  • sk_v2022_front_gzh.png

    微信公众号

    微信106.jpg

    微信公众号

  • sk_v2022_front_zgxp.png

    中国学派

    学派106.jpg

    中国学派

  • W020220922336137882083.png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1.jpg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23.png

    新浪微博

    微博106.jpg

    新浪微博

  • 123.png

    今日头条号

    头条106.jpg

    今日头条号

区域国别学要回应国家需求

2024-07-02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中国的区域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深入探讨并改善这一现状,我主编了三部区域研究基础理论书籍,包括《国际区域概论》《国际区域治理概论》和《国际区域认同研究》,意在帮助我们重新建构对区域的认识。在地区主义和区域合作的讨论中,曾经存在一种普遍观点,即进行制度性建设的是地区主义,而不进行制度性建设的则被视为区域合作。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兴起已经在实践中打破了这一固有的界限。 (阅读原文)

  当前,学界已对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进行了积极探讨,普遍感到区域国别学存在原创性概念缺失和分析理论框架难以搭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属性所决定,并使其研究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根本上看,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区域国别学也不例外。历史是区域国别学的底色,需要实现地区史和全球史的统一及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两个“统一”是探究区域国别学历史研究自身特色的应有之义,也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起点。 (阅读原文)

  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中国的利益也日益全球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在从过去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逐步向“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转化,全球发展赤字、全球安全赤字、全球治理赤字都期待中国做出更大贡献。国际失序需要中国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分众化、具体化的双边、地区和全球议程,而没有恰切、准确、客观和可靠的区域国别知识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阅读原文)

 

  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不仅对于本学科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号召的积极响应。随着2024年全国新一轮学位授权点申报启动,区域国别学将大规模地从目录走向落地,这意味着区域国别学“三大体系”建设亟待提上日程。区域国别学“三大体系”并非是平行存在的,而是彼此互有关联,因此其建设需要三者同步推进,需要学者个体与学科共同体同步贡献,需要自由式探索与有组织研究同步运用,以早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的学科贡献。(阅读原文)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与方法论二级学科的建设,从最基本和宽泛的角度来讲,理论追求的是超越独特现象背后的共性与普遍性,以区分于深挖一个个具体现象所呈现的独特性和细节。就此而言,复杂系统的视角,既是理论,也是方法论:理论要求我们把这200多个区域国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提炼和总结这200多个单位复杂交织背后所“涌现”出的各种新因素和规律;而方法则意味着即便是研究一个国家的一个独特现象,也要注意到这个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个由研究对象和其他类似单位复杂互动的系统当中,系统的涌现因素反过来进一步形塑和改变着这个单位。 (阅读原文)

  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既需要全国一盘棋,也需要差异化发展,需要在课程指南、人才培养、论文规范、智库建设、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形成统一可执行的规范标准,同时也需要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和标准;四是畅通全流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需要打通“入口—出口”问题,一方面要扩大招生来源,进行全流程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解决人才的出路问题,需要扩展用人单位、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 (阅读原文)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区域国别学被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在此背景下,国内兴起了区域国别研究浪潮,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认知不断深入,逐渐破除将区域国别等同于国际关系学的观点。然而,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两者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通过国际关系研究促进区域国别学科发展,仍然是需要回答的问题。毫无疑问,作为交叉学科,区域国别有赖于国际关系学科的支撑,实现两者间的交叉融合。 (阅读原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不断推进,外交工作越来越不局限于传统的大国关系和周边环境,而是精准地指向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和国家。这就为区域国别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指引,也对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级学科的设立,凸显了区域国别学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纷纷将区域国别学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力争发掘新的学科增长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