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高考策略:迎战地理五大黄金法则

查字典高考网 2009年12月29日

      对比地理学科的新旧《考试说明》结合课程标准做以下解读:

      一、知识体系上:依然分为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和选修内容揉进相应体系。

      二、考察内容上:新的说明在大的知识模块上变化不大,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进行了调整改变,以下提示一些相关变化:

      增加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主要特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和数字地球的含义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在地理环境形成演变中的作用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的细化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地理的细化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火山,地震分布 板块运动的关系

      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国策

      区域的含义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措施

      删减内容:

      宇宙探测

      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

      大气的成分,分布

      海水的温度,盐度

      生物,土壤

      自然资源的具体内容

      农业,工业的概况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联系的具体内容

      文化地理

      政治经济格局

      世界的具体内容

      国土整治中的一些案例

      以上内容是变化较大的,还有些知识新旧说明都要考察但是在具体要求上有所变化,包括简化的有:宇宙环境,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人口,城市生产,地域联系及世界地理;细化的有: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地理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灾害,旅游两本选修教材对两部分知识的细化,交通对聚落,商业的影响。简化后保留的都是相应部分的主干知识或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而细化的部分也恰恰为我们明确了相关知识的考察方向。

      三、结合这些对比在对考试说明的把握上有以下建议:

      1 落实知识点形成网络,明了彼此的关系和联系

      2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3 注意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重视知识的运用

      4 注重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彼此之间的内部联系

      5 认真学习参考样题,熟悉出题的考察方向

      新的考试说明在试卷结构,题型,分值比例,试题难度等方面没有变化,可以很好适应。

      注:增加删减的内容条目不能以数字表示,因为其内容有细化二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