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同发展大局中贡献智慧力量——北京市政协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履职综述

中国政协网 2024年07月08日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十年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北京市政协及广大委员立足协同、紧扣发展,聚焦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为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凝心聚力、履职尽责。

      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正值暑期,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里的忙碌,一如这天气般火热。

      从北京动批和大红门等批发市场搬迁而来的各家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来自新疆、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的采购商和消费者往来穿梭,热闹的“拿货”景象从早上就开始上演。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目的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先后11次视察北京,21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要求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牛鼻子”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间回溯到2017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在北京全市铺开。到了2018年,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面进入“北京时间”。

      作为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为了寻找答案,围绕“深化中心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议题,北京市政协集中组织开展了三次200余人参与的专题协商调研活动,为北京市政协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作准备,也为高质量的建言献策奠定基础。

      “在疏整促行动中,要牢牢抓住疏解的‘牛鼻子’,同时同步谋划提升工作。”

      “疏解要疏解背后的利益链条,并且疏解后在行业上要有所替代。”

      通过调研与思考,委员们在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上的建言或立意高远,或以小见大。

      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十年间,这样的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只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诸多领域建言的缩影之一。

      翻看十年来北京市政协的年度协商计划,构建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以及产业对接配套政策、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建设、深化京津冀文旅融合发展等,每年的协商计划中都有协同发展这个关键词。“强化街道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这些事关首都发展的重要工作,更是北京市政协每年都不可或缺的议题。

      推动“一核两翼”联动发展

      既有疏解,就会有承载。

      201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8年后的今天,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这座“千年之城”正逐渐向世人展示它的雄姿。

      从建设雄安新区的大幕拉开,北京市政协始终关注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情况——

      组织专委会、委员到雄安新区进行学习考察;

      雄安新区规划通过,北京市政协不断加强与河北及雄安当地政协之间的联系,关注雄安新区在建设中的理念以及今后疏解的功能问题;

      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标杆,避免城市病的出现;在发展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头羊;发挥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作用。

      与此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区呈现生机活力,城市副中心与主城区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发展格局正有序形成。

      北京城市副中心部署规划建设的第二年,北京市政协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通过对口界别提案等议政协商形式,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凝聚共识。

      围绕“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政协成立监督调研组,组织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着力破解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

      去年以来,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北三县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生态相融、文化相近的优势,北京市政协携手河北省政协聚焦这一议题,建立了年度常态化协商议政机制,组织两地委员协商调研、建言献策,助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从生态文旅到交通物流,再到产业协作,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先行先试,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一核两翼”同频共振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日趋完善。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如今,乘坐京张高铁一小时就能到河北张家口去滑雪;乘坐津兴城际铁路从北京出发,半小时就能到天津听相声……十年来,不断织密的京津冀交通网络让京津冀区域内城市在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完善区域政策等方面越走越近。

      2015年,为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作用,经三地政协协商,决定建立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而首次会议聚焦的正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而生,从2015年至今,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从未间断。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只有选准主题,才能有的放矢,建言建到关键处,献策献到点子上。从科技协同创新到水资源协同保护,从社会保障共建共享到全产业链布局,一年一个主题,三地政协精准聚焦重点领域调查研究,紧盯协同推进的难点痛点建言献策,在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完善区域政策等方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十年来,变化藏在不经意间。

      2024年2月,北京市政协“感悟思想伟力·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学习性考察活动考察组来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近距离接触一批既“高精尖”又“接地气”的重量级科技成果落地情况,一项项“硬科技”让委员们赞叹不已、收获颇丰。

      再过两个月,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将如期举行,而为会议做准备的调研协商已经开启。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表示,北京市政协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系列学习考察活动,以学习增进共识、汇聚力量,立足首都战略定位,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