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快速问医生

      常见症状:头晕乏力、消化不良、心脑供血不足、疲乏 、内分泌功能减退、 慢性头痛、 心前区隐痛 、下肢血压偏低、 腰膝酸软

      根据低血压的起病形式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急性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

      (1)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2)体位性低血压 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继发性低血压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以引起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特发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营养不良症等,以及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压也可以出现头昏、头晕等低灌注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