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6 20:06发布于 北京 来自 微博视频号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定档#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导演李冬梅的长篇首作,该电影在平遥电影节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在瑞典哥德堡国际电影节获得为最佳国际影片首作荣誉,并且入围了威尼斯、釜山、维也纳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在5月8日的母亲节档,这部电影也要和国内的观众见面了。对此,冬梅是充满期待的,她想找到她的观众。

冬梅在12岁的那年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她根据自己真实经历创作的电影,在纪念妈妈的同时讲述了在90年代的农村,7天时间内的日常与无常。当我带着性别视角去感受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故事中因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而失去生命的妈妈和失去母爱的女儿们,是在结构性的压迫中令人感到无力的女性处境。而在对冬梅的采访中,她却给了我不一样的答案。

15岁第一次进城,冬梅说她的感觉是很“眩晕”,考上师范当了老师,因为不满足就跑去深圳做生意,然后年入百万,在31岁突然大换轨道去墨尔本学电影,拍电影没有让她赚到钱反而现在还要借花呗做宣发......在诉说自己的经历时冬梅总是透着一种质朴的可爱,但我们也看到她在一步一步走出那个山村的过程中背负着沉重的枷锁,那个枷锁就是“不管她怎样努力去满足父亲的期待她也成为不了一个儿子”。我们本以为冬梅会是一个充满愤怒的反抗者,但在她的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中我们看不到那种情绪化的情节,更多的是一种描白,节奏是非常缓慢和沉静的,冬梅几乎是在用她的直觉在创作,她觉得电影最美的部分就在于不能言说的部分,她用电影的语言去传达她的主体感受,她非常珍视自己独一无二的女性视角,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呈现给观众,并和他们产生联结。

冬梅的性别意识不是观念性的,而是像她的创作一样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这让她在这个行业中勇敢地进行新的尝试,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但她依然还会面临大多数女性创作者都要面临的困境,所以我们需要她们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也需要更多女性的加入将我们的心里的声音传达出去。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一部非常优秀且独特的女性作品,希望大家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冬梅。 LAlex绝对是个妞儿的微博视频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