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步骤详解?

有问必答网

      以粘膜下隧道吻合法为例。

      1.体位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使盆腔内的肠管向上移,便于操作。

      2.切口 耻骨上腹部中线偏左切口。

      3.分离、切断输尿管 进入腹腔后用纱布垫将小肠覆盖、堵塞、推开,将输尿管前的后腹膜切开,露出输尿管,并于盆腔输尿管最低位或距病变适当处切断,将远端结扎。近端输尿管内置输尿管导管暂时引流尿液,减少腹腔污染[图1 ⑴]。

      4.形成结肠带隧道 选择部位合适的乙状结肠段,在其上选择合适的结肠带作一长3~4cm的纵行切口,切开浆膜及肌层,在粘膜下层向两旁潜行分离各约1~1.5cm,使成一隧道[图1 ⑵]。注意止血,不要分破粘膜。

      5.修整输尿管近端 将输尿管近段分离,但不可将输尿管周围组织完全剥离,以免影响血运。输尿管近侧断端周围组织则需分尽,并纵行剪开1.5cm,然后将管口修成椭圆开的斜面,这样可使吻合口扩大3倍,保证引流通畅。

      6.吻合输尿管乙状结肠 在乙状结肠浆肌层的最下端将粘膜切一小口,与输尿管端椭圆形断面等大,将两处切口对齐,作端侧吻合,先用4-0铬制肠线将输尿管全层和肠壁粘膜层边缘的上下两角各缝一针,再作间断缝合约8~10针[图1 ⑶]缝合两缘。

      7.缝合隧道 输尿管安置在隧道内后,将输尿管壁与隧道内肠壁肌层用细丝线固定2~3针,以减少吻合口张力[图1 ⑷]。然后,将肠壁的浆肌层用细丝线间断缝合4~5针,以包埋输尿管于隧道内[图1 ⑸]。

      8.缝合后腹膜 最后将后腹膜切口内侧边缘缝合在吻合线的外侧,再将外侧后腹膜缝合在吻合线的内侧,使吻合处重新位于腹膜外[图1 ⑹]。

      一般先做右侧吻合,然后再在吻合口近侧的乙状结肠适当部位做左侧输尿管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