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二课时)

新学网

      教学目标

      ①初步了解什么是酸、碱、盐;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②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③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学会用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认识什么是酸、碱、盐。

      实验准备

      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粉末、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提问: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

      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追问:为什么会变色?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请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

      探究活动一:分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交流:与碳酸的现象相似,试液变红。

      小结:碳酸、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还有其他的共性吗?

      探究活动一: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实验现象交流:锌粒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都能产生气体;氧化铜粉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消失,溶液的颜色都发生变化。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小结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一些共性的。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

      探究活动二: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

      Flash动画演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探究活动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

      实验现象交流:灯泡亮了。

      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

      学生讨论交流:参照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推测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归纳: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性。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惟一的阳离子──H+,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小结: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认识到什么是酸。

      自主探究:什么是碱?

      按学案步骤完成探究过程。

      评价与小结:根据学生完成探究的实际情况,评价自主探究成果。

      新知识提示:氯化钠属于哪一类物质?

      课外学习:什么是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