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

查字典数学网 2016年07月05日

      有奖投稿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性,探索图形的对称性。

      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 在上述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

      探索图形的对称性。

      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难点

      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重点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2、3、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

      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3、5的倍数的特征;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

      2、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4、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之间、小数的互化,正确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难点

      分数之间、小数的互化,通分和约分,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及有关简便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

      第六单元 统计

      1、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重点

      理解众数的意义,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不同特征,区别求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难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