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21 09:42发布于 美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为何要迷信“欧洲三大电影节”呢?
这是反共成功、“历史终结”的产物。

社会主义时期,世界上电影节有两大主要阵营:社会主义国家和全世界左翼进步人士的,有卡罗维发利、莫斯科、亚非、莱比锡等等国际电影节,注重亚非拉电影;资本主义阵营的,欧洲的主要是戛纳、柏林、威尼斯。而后两者的起源和发展,跟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密不可分。另外拉美和非洲都有自己的电影节。

社国解体之后,社营的电影节有的还在(比如卡罗维发利、莫斯科等),但话语权已全被资营的“三大”所占据。

改开后,各方面“皈依综合症”比较严重,我们不再说起社会主义时期电影获的“国际奖”,好像不在西欧北美获奖就不“国际”,只有“第五代”在柏林、戛纳、威尼斯获奖了才真“国际”了、只有“奥斯卡”了才真“国际”了。

这种心理疾病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