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6-21 11:00发布于 北京 来自 iQOO 12 Pro 内外出众
#文化大兴##我在大兴#北看圆明三园,南游团河行宫

南苑位于北京南部辽阔的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势比较低洼,地下水丰富,泉沼密布,林木蓊郁,水草丰茂。南海子内共有水泉72处,汇为三处较广阔的水面,元代和明代称之为“海子”(实际上南苑里有五处海子,但第四、第五处夏秋季才有水)。这里前身是元代的飞放泊,元代皇家苑囿官署就在这里放养了很多麋鹿、黄羊、獐、鹿、野兔、雉鸡,供皇家行围狩猎之用。明初将飞放泊改名为上林苑,设“海户”一千六百户,各给耕地,自种自食,负责放养、管理苑内禽兽。又设二十四园以供花果,有汉代上林苑生产经营的遗意。为了便于管理,永乐年间还夯土修筑苑墙,长达一百六十里,面积二百三十多公顷。雨淋土墙,多有坍塌,要由苑户承担一部分修补任务,苦不堪言。

明初永乐、宣德时,皇帝有时会来南苑狩猎阅武,在晾鹰台旁边设有幄殿,但英宗之后就很少来了,到明穆宗时,南苑已经沦为榛莽荒林。清初统治者来自关外,原本就是渔猎民族,夏天苦于京师城中酷暑溽热,喜欢移居南苑,因此在顺治十五年把明代南海子提督太监官署房改建为旧衙门行宫,也就是今天的旧宫。宫门三间,殿宇四进,各五间,东边还有一路建筑,宫门三间,殿宇两进。

除了旧衙门行宫外,南苑还有南宫门行宫(南红门内,康熙五十二年建),新衙门行宫(镇国寺门内,明代衙门,乾隆重修),以及元灵宫(道观,仿照皇城大光明殿修建)、永慕寺、永佑寺、宁佑寺、德寿寺、关帝庙等建筑。南红门内有一座元代的“晾鹰台”,为堆土夯筑高台,高达六丈(近20米),面积六十多亩,元代是鹰坊、仁虞院,在此举办“诈马宴”,清代是阅武及观看猎虎之处。此外南苑内还有土台十余处,西红门内有杀虎台,东红门内有单台子等等。

南苑作为一座兼有皇家猎场河演武场性质的大型苑囿,行围和阅武活动自明代到清朝中叶都经常举行,直至清道光年间才停止。清代康、雍、乾诸帝把南苑行围阅武作为朝廷的大典,仪式隆重,场面壮观,必需选择吉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到乾隆年间,又对南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包括把苑门增为九座,土墙全部改为砖墙,同时在苑内修建了一座精致的园林——团河行宫。

团河行宫位于南苑西南,原先有一片泉眼湖面,叫团泊。团河从这里流出苑墙汇入凤河,又流向东南与永定河汇合。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对永定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包括疏浚凤河及其上游团河。与此同时,在团泊旁边修建行宫,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竣工。

团河行宫也是乾隆时期在京畿修建的最后一座大型行宫,设计上可以说是集清代鼎盛时期行宫园囿之大成(行宫是临时游赏驻跸之地。清朝全盛时的圆明园、避暑山庄,以及晚清的颐和园,属于皇家离宫,皇帝在此长住、理政办公,规格上比行宫高一个等级)。占地五百多亩,围墙周长约2公里。在围墙的外面堆有环形土山,还有堆拔房(哨所)和鹿圈。

整个团河行宫分为东西两片区域,东边是宫廷区,有东西两路建筑,正门、正殿(璇源堂、涵道斋)在西,寝宫(清怀堂、储秀宫)在东,周围有朝房、茶膳房、官房(太监住所)、女子房(宫女住所)等辅助建筑。这片宫廷区的后面是东湖,湖面接近方形,中间有一座圆形岛屿,上面有一座敞轩叫翠润轩。东湖周围还有钓鱼台、露香亭、漪鉴轩、鱼乐汀、群玉山房等园林点景建筑。

团河行宫的西半边是园林区,主体是一片广阔的圆形湖面,叫西湖,也叫团泊,水面大小接近于圆明园九洲景区的后湖,或者北大校园里的未名湖(含湖心岛)。西湖的北岸和西岸堆筑土山,有鉴止书屋、珠源寺、镜虹亭、御碑亭、狎鸥舫、归云岫、濯月漪、书卷墙、大船坞、云随亭、十字抱厦房、两卷临河房等点景建筑。西湖南岸有一座建在桥上的桥亭,亭下就是团河,河水从这里流出宫墙外,汇入凤河。

南苑地域辽阔,除了几处海子水泡之外,都是平坦地带。苑内建筑极其疏朗,到处是林木水草,麋鹿成群,一派大自然原野的粗犷风光。而团河行宫却又表现为细致婉约的江南园林情调。两者的强烈对比,益发显出南苑之不同于其他皇家诸园的独特风貌。

乾隆嘉庆年间,南苑已出现私垦地亩的情况。道光朝封禁南苑私垦土地六万余亩。咸丰同治年间京畿地区人口土地矛盾更加突出,不断有官员上疏请求开垦南苑闲地。光绪二十八年清廷最终同意成立南苑督办垦务局,招募旗人及民户开垦,起价升课。到民国初年,南苑内已开垦土地三万多亩,形成自然村庄聚落十余处。

光绪二十年(1894)永定河发生水灾,冲毁南苑围墙,大群麋鹿跑出南苑,被灾民宰杀分食。这一消息传到欧洲后,引起了第十一世贝德福德公爵赫布兰德·罗素的注意。乌邦寺庄园有一座面积巨大的鹿苑,放养各种鹿类。从1898年起,贝德福德公爵开始从欧洲大陆的动物园收购麋鹿,放养到乌邦寺鹿苑。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南苑幸存的麋鹿全部被驻扎在附近的德军士兵射杀。苑内的多处行宫、道观、庙宇也遭到德军洗劫,团河行宫也遭到劫掠破坏。

北洋时期,南苑一部分地区成为军队驻地,形成多处军营。团河行宫也被军阀部队占用。1927年奉军部队拆毁了南苑内的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元灵宫等建筑群,盗卖砖瓦木料充作军费。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南苑爆发了“南苑抗战”,团河行宫在交战中被日军炸毁了一部分。1942年侵华日军为修建南苑机场,开始大规模拆毁团河行宫的残存建筑。到1949年北京解放时,昔日面积广阔的团河行宫仅存翠润轩和御碑亭等少数遗迹。

从文物古迹的角度来说,团河行宫是清代南苑四大行宫中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山形水系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北京目前遗址保留最完整、复建最接近历史原貌的清代皇家行宫遗址。从园林史的角度来看,团河行宫与扩建之后的圆明园一样,可以视为清朝全盛时期园林艺术的代表。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来说,团河行宫与圆明园一样,见证了清朝从巅峰走向衰落的过程,随后又与1860年被侵华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一样,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时期的列强洗劫,军阀的拆卖。抗战当中又经历了日寇铁蹄的蹂躏。从这些角度来说,位于京南的团河行宫,与位于京城西北的圆明园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耻警示基地。

大兴区从2004年起开始团河行宫的修复工程,腾退土地,恢复山形水系。2013年开始二期修复工程,修复古建、彩绘。这些年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一轴两带三区”建设【一轴是南中轴;两带是永定河文化带+龙河凤河文化带;三区是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新兴文化产业承载区、国际文化交往门户区】,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从2023年9月24日起,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如今除了园林和古建景观之外,大兴区文旅局还在这里开设了大兴历史文化展、中国苑囿文化展览、、南海子苑囿文化展览、、团河行宫专题展等专项展览。

所以,团河行宫可以说是一座“迷你圆明园”,目前也是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小众宝藏景区。景美,幽静,游人少。希望大家有时间有兴趣都来团河行宫遗址打卡参观[哇][哇]也希望@控弦司等汉服爱好者能够在这里复原明代的南苑阅武骑射活动,把自先秦汉代一路传承下来的皇家苑囿行围狝猎演武文化发扬下去~~ 2北京·团河行宫遗址公园
  •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