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半山文集

半山文集

知名读物博主
置顶阅读,最高的境界是“消化”,不是去消化自己所读到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消化那些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生内容。


————《半山文集》 N半山文集——向山而行:心智成熟之旅(全2册)...​​​​
对待自己,任何时候都需要坦诚相待,特别是针对那种在某些情况下不喜欢的自己,既不逃避,也不自欺。这样才可以创造并留住机缘,让另一个自己,来深入自己。往往是新的自我认知,才能产生深层次的蜕变。

越来越觉得,人生最辛苦的那条路,就是去认识自己这条路。

———《半山文集》 ​​​​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好少宅一点,多出门去折腾一点。人生很长,人过中年,有的是宅的时候,等到了老年,想不宅都不行。

人生,往往要由前半生自己去外面的世界折腾的数量,来决定自己后半生宅在家里的质量。

————《半山文集》 ​ ​​​​
人只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在一个点上深入下去,另一种是一个念头紧接着另一个念头。前一种思考造就独立思考,往往都会有收获。后一种多是已有观念和概念的来回更换,往往无果。多数人所谓的思考,都是后面一种。

——《半山文集》 ​ ​​​​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已经过去的自己,总是不能放过现在的自己。

———《半山文集》 ​ ​​​​
能享受日常生活的平淡和琐碎, 恰恰是一个人能够拥有的, 最真实的修养和高贵。

———《半山文集》 ​​​​
一个人必须要拥有对于自己念头和行为的觉察力,才能让自己时时刻刻都清醒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才不会任由大脑里的各种套路和程序,来决定着自己不停地陷入一些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里,且无力自拔。
这样,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变成了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

——《半山文集》 ​ ​​​​
事实上,人的“自以为是”是非常难以改变的,人性的核心部分就是自以为是的(习惯),人每获得的一种经验和认知,几乎都会产生惯性,用惯性的经验和认知去解读和应对一切的发生,是人体生理上最节能的方式。

这种人性,就是:习惯成自然。

没有人能够彻底改变这种人性。但是,人类可以利用另一种人性 ​​​​...展开全文c
快乐健康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具备以下三种习惯:

第一,“动”的习惯。比如:散步、跑步、各种运动。

第二,“静”的习惯。比如:冥想、茶艺、阅读、欣赏。

第三,有所“创造”的习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能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创造着一点新鲜的什么。...展开全文c
人生就是经历,常常是很多年以后,人们总是会反过来庆幸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毕竟人生不在乎我们经历了什么,在乎的是在经历之后,自己成为了什么。

———《半山文集》 ​ ​​​​
人生四件事:自我接纳,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创造。最重要的是,要在过程中自得其乐。

———《半山文集》 ​ ​​​​
一个成年人若是从没主动去重新塑过自己,改变过自己大脑里的编程,在人出生之前,自己的人生故事已经被写完了。人们把这个,称之为:命运。

———《半山文集》 ​ ​​​​
《爱所包含的十条语境》

“爱”这个词的语境,真正要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少不了以下的这些语境:

1、带给人更旺盛的生命力;

2、更能让人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展开全文c
也许,人类正是因为向往天堂,才把人间变成了炼狱。天堂,才是原罪。人间的一切苦难,源头上都源自于人类的分别心,源自于二元对立。

———《半山文集》 ​​​​
敏感,不是对什么敏感,而是对一切的存在都敏感,敏感是对自己生命和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

这种内在能力一旦抵达到极致,什么都会是新的,连自己每一次呼吸都是全新的,每时每刻都有丰富的感觉和体验,扑面而来。

所谓的觉醒,所谓的涅槃,皆指向越来越敏感的生命力。极致的敏感,就是生命连接万事万 ​​​​...展开全文c
认识自己的核心,是去认识自己的感受从何而来。

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快乐,最底层的逻辑,一定是获得了新的感受和体验。

一切重复的感受,就无法再被人感觉到,既无法产生快乐,也不产生痛苦。

凡能被感受到的东西,一定是“新东西”,或是旧的东西有了新意。...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