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鲨:鲨鱼家族中的巨无霸来了!

微博 2018年07月23日

      咦,为什么现在看不见它们?也是被两脚兽吃灭绝的吗?

      ​​        暑期档佳片纷呈,精彩不断,不缺良心佳作也不缺话题大作,朋友圈加媒体平台的宣传吸引着大量观众涌入影院。不少朋友观影时必不可少碳酸饮料加爆米花,特别是有着“肥宅快乐水”之称的可乐,成为了夏日里清凉消暑的首选饮品。

      ​        喝了太多碳酸饮料,除了糖分摄取过量可能变成肥宅之外,也容易侵蚀牙釉质导致蛀牙。作为已经换上了恒牙的成年人,有了龋齿可不好受。每次坐在牙医跟前张大嘴,听着器械在嘴里捣鼓的声音,我都会万分羡慕海里的鲨鱼,要是人类能跟鲨鱼一样,不停地更换新牙就好了。

      (人类牙齿是单排的,一旦更换成恒牙之后,不可再生。图源:pixabay)

      ​

      再让我们看看海洋霸主鲨鱼的牙口

      ​(鲨鱼的牙齿,一般有多排,外侧的牙脱落后内侧的牙会不断补充到外侧来,像传送带一样的交替。因此,鲨鱼没有蛀牙的烦恼。图源:pixabay) 

      ​

      (图片来源:Discovery探索频道 鲨鱼周Shark Week)

      提到鲨鱼,大家通常会将其同“凶猛”、“危险”甚至“吃人”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是受到了不少影视作品的影响,比如著名的恐怖片——《大白鲨》,成功塑造了大白鲨这一海中霸主的可怕形象,但在距今150万年前的海洋中,生活着体型数倍于大白鲨的巨型远古鲨鱼——巨齿鲨。巨齿鲨才是鲨鱼大家族中真正的霸主。 

      (巨齿鲨的身形究竟有多大,通过它的牙齿化石就可见一斑。图源:pixabay)

      巨齿鲨曾一度称霸海洋,哪怕跟我们人类同属于哺乳动物的鲸鱼,都没资格做它的对手,而沦落为它的食物。大型鱼类、带着坚硬外壳的海龟,都难逃它的巨盆大口。

      ​

      (巨齿鲨的嘴部骨骼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 来源:wikimedia

      这般凶猛的海中霸主,为何会消匿了身姿不复存在了呢?什么?有吃货说是被我们人类给吃灭绝了?等等哈,人家可是来自于远古的大宝贝,你们居然首先想着吃?节操呢?就算不是巨齿鲨,也不是每一种鲨鱼都可以合法食用。

      ​

      (图源:flickr 作者:Hillary)

      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着的鲨鱼超过300种,其中镰状真鲨、长鳍真鲨、路氏双髻鲨、无沟双髻鲨、垂头双髻鲨、姥鲨、噬人鲨(大白鲨)、鼠鲨、鲸鲨、长尾鲨属所有种,这些鲨鱼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双髻鲨和鲸鲨在我国海域有分布,偶尔在网上能看到鲸鲨被捕上岸的新闻,这些都是违法的!若在码头渔港看到,请拨打各地渔政电话进行举发。鲸鲨体型巨大行动缓慢极易被捕杀且种群脆弱,应当受到严格保护,禁绝一切针对性的捕捉。

      ​

      (双髻鲨很好辨认,它的头部像锤子一样。图源:pixabay)

      ​(眼睛位于锤子一样的头部两侧延伸处  图源:deviantart.com 作者:Kimsuyeong81) 

      ​

      (鲸鲨和人类的体型对比。巨齿鲨灭绝之后,目前海洋里最大的鱼类就是它了。不过它和巨齿鲨不一样,它是滤食性的,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性格相当温和。图源:wikimedia

      ​

      (右上角的是鲸鲨,跟它周围游动着的中小型鱼类和平共处。图源:pixabay)

      除了以上提及的保育少数保育种类,其实绝大多数鲨鱼是允许食用的合法渔获物。那么对于非保育种的鲨鱼,是否推荐食用呢?我的答案是并不推荐。曾被认为是餐桌珍馐的鱼翅,就是鲨鱼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从营养成分角度并无亮点。不仅所含的蛋白质缺少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且蛋白含量也不算高,甚至还含有一定量的神经毒素,反而对人体有害。此外鲨鱼是食物链顶端物种,易富集重金属及有机毒物,它的鱼翅和鱼肉均不推荐日常食用,孕妇哺乳期及婴幼儿均不推荐食用,成人也需要严格限制摄入量。

      ​

      (图源:wikipedia  作者:Lamiot)

      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富集作用之外,鲨鱼肉的氨臭味一直也是影响大众食用的主要因素。最古早的软骨鱼,在4亿2千万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这可比恐龙要早得多。鲨鱼的祖先从淡水迁入海水,为了适应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演化出了将含氮废物转变为尿素来增加自身血液浓度的能力,这一技能使鲨鱼血液中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海水中的渗透压,来避免脱水。正是体内的尿素导致鲨鱼肉带有一股氨的臭味,存储不当或不够新鲜甚至会加重尿骚味。所以鲨鱼新鲜程度和种类的选择以及烹饪方式,都有一定的讲究。自己随便买来烧一下的结果往往是难以入口。

      ​(左边那盘是台湾的鲨鱼烟,以鲨鱼肉为原料经过加工熏制去味。拍摄者:bryan...  来源:flickr

      讲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鲨鱼既不推荐日常食用,自己又很难烧好,那我们就别捕鲨鱼了呗,海里还有那么多其它种类的鱼可以选择呢对不对。针对这个问题,又得多说几句。首先,绝大多数鲨鱼来源于“兼捕”所得,所谓兼捕指的是渔业捕捞的主要目标不是该种鱼类,但该种鱼类却由于渔具无法做到单一选择性而被捕获的。这种情况不仅限于鲨鱼,在许多渔业活动中都存在。举例说明,去河道钓鱼即便使用同种鱼饵也可以收获各种不同种类。鲨鱼多数情况下是被金枪鱼延绳钓、光诱围网、中上层拖网所捕获,这些捕捞方式均不以鲨鱼为主要目标。其次,当鲨鱼被活着兼捕上船后,除外底栖性可以自主忽悠的部分中小型鲨鱼,绝大多数真鲨由于被动呼吸的方式导致缺氧以及应激性反应,使得即便直接抛弃依然死亡率极高。虽然放归海里的鲨鱼可能有一部分可以存活,但丢弃导致的渔业数据不确定性增大,对于鲨鱼种群的监测管理并不利。对于历史上经历过饥荒威胁的中国老一辈渔民来说,过往处理方式往往是能全部带走,甚至受保育种类也有为了谋利或不知情带回的情况。

      在过去渔船冷链不发达且缺乏国际公约管控的年代,一度存在过为了节省冷冻舱空间,追求鱼翅较高的利润重量比,实施了“割鳍弃肉”的处理方式,因此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本世纪初,随着国际公约的修订,已经明确了鲨鱼整鱼上岸的原则,《海洋》节目中令人愤怒的“割鳍弃肉”行为现已得到了根本性的禁止。同时伴随民众意识的逐步提升及政府对于公款消费的限制,原本占到全球70%以上的我国鱼翅消费情况得到了大幅下滑。

      ​(1930年代的鲨鱼捕捞,为获取鲨鱼皮。拍摄者Jack Thompson)

      回到我们文初的问题,曾经的鲨鱼大家族中的绝对霸主巨齿鲨,真的是被我们人类吃灭绝的吗?答案当然不是,科学家经过推测与分析,认为巨齿鲨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第三纪后期的海水温度降低,鲸鱼等恒温哺乳动物逃入两极的寒冷海域,巨齿鲨的食物来源匮乏;二是虎鲸出现了,渐渐改变了海中的生态结构。与变温的巨齿鲨相比,虎鲸作为恒温动物拥有更强劲的骨骼和高速游泳的技能,巨齿鲨巨大的身形在运动时成为拖累,由此它的生态位渐渐地被虎鲸所替代,并最终导致灭绝。虽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它们并未灭绝,现今仍生活在海中某处并不为人所知,但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了解这一巨齿鲨更多信息的话,请一定不要错过8月10日上映的电影巨齿鲨!史前巨兽与您相约影院,在这炎炎夏日中为您带来来自深海的战栗!

      ​

      《鲨鱼周Shark Week》是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王牌动物IP节目,至今已有30年历史。每年Discovery探索频道都会选取鲨鱼或可爱或人性或神奇的一面,讲述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海底史诗。想看Discovery探索频道的鲨鱼周节目的话,可移步爱奇艺。

      ​

      (图片来源:Discovery探索频道 鲨鱼周Shark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