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林木寂寞似少年——观《春风料峭》有感
李晓朔2021-07-04 已编辑投诉编辑记录
阅读数:3375

​​     第一次见陈林导演时,他还是个青春的少年,而我不过多在世上混蛋了些年,不才到处卖弄诸如“蒙太奇”“新浪潮”等术语,在培训学校里诓骗且混口饭吃。

      小说是小说家的,电影是导演的,我一直希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跟青春有关的片子。不用被文字锁死,不用被权威干涉,不用被时空禁锢,用镜头重新看到那个青春想表达的东西,我觉得这样才好,电影也好,爱情也好,如同青春在潮湿的旅馆里,湿漉漉的发丝滑过胸膛,是情侣,是朋友,是陌生人,难以言表的关系都无所谓,青春本来就像春天中迷蒙的清风、吹拂着欲望的小鸟做着酣畅的梦。

     因此,《春风料峭》是一部人人都该看看的电影。

      看点之一,幻灭。泡妞打架、还是打架泡妞,虽然我们会做这些事,但多数时间里还是不做这个的。但哪个少年没有做过英雄救美的美梦,哪个少年没有想过屠龙的人是自己。因为有理想,一定就存在着幻灭,因为所谓的理想注定是有很多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它会有痛,会肿胀,会撕裂,电影里的英雄之后还有英雄,表面的英雄拯救了爱情,背面的英雄拯救了世界,这点表现出来的就很好。

      看点之二,人体。大家有些东西是共同的,我们都会死。从这个角度,我们生下来带着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很多困扰,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拥有着无穷的体力,可以奔跑,可以熬夜,可以抽烟可以肆意挥舞着拳头,可以不讲道理喜欢任何人。固执的我认为,爱情是同龄人之间的窃窃私语。为此我特意,去查了下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的有关青春期的学说,闭锁心理容易产生“师生恋”,这是关于母体的渴望,也是青春性意识的萌发。

      如此看来,画面中的每一个人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无论是流血的脚,还是划破的手,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事件,而是凄艳的生命。画面中的血液是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留白上,丧失在寂静中,一种骚动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于是,主角终于发现,生命的青春疼痛滋长于窥视自我的伤口。他来到陵园给自己来了场祭奠,破碎的日子就此死去,不再绝望。

      看点之三,诗意。整个电影看得出它是寂寞的,故事内容如同放在角落里已经染上些许轻尘的《知音》,诉说着“爱情不要去找,要等”的莫名其妙的精辟人生哲理。这个电影,看到美的地方,甚至想哭,看到动心的地方,心里会一绞。云南的风景一直是我认为这个世上值得诗人赞叹美丽又感慨忧伤的地方,有浪漫或抑郁,颓败而迷离。

      梦里,女孩穿的是白色的纯棉布裙,缀着细细的刺绣蕾丝,浓密漆黑的长发, 海藻般的柔软和松散直垂到腰际,坐在欲望的水边,寂静的身影,像一只猫。

      现实里,女主在黑暗里隐没,她独自住在这套公寓的里,茶几上写着简短的诗歌,让男主他有短短一刻游离穿越的时间。期盼的身体痴缠的剧情并没有出现,在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是两个失去至爱的孤独的人看得见自己的灵魂,冷漠而疏离,在一边观望。

      在城市的喧嚣人群中,在电磁波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里,在热量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等离子体传导间,他看着她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每一帧都有对自己孤独和焦灼的质问,

      这个电影它的确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至于能不能让“人人都说我爱你”,我有两点担心。第一个担心是故事性还不强。虽然故事完全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生活状态,但是故事值得观众期待。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是时不待我,每个人都知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人们不明白,时间是永恒的,逝去的只能是有限的生命。如何处理生与死的哲学问题,必要条件是有交代,但这个电影里太过隐晦了,普通大众可能没有慧根。第二个担心是逻辑不够流畅。比如结构可以转承起合得更紧凑,比如语言可以修剪得更干净。

      从作品来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了足够的中西电影学养,少了条条框框,多了万卷书万里路的历练,后现代新古典,更完整意义上的镜头语言早晚会在你的下一部作品里产生。

      最后,关于电影这件事,你记住,喜欢是暂时的,没用。

      钱、学业、前途,才是永远的。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写于芜湖雨夜长江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