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lta modulation code
增量调制编码
2)  adaptive delta modulation coding
自适应增量调制编码
3)  increment
增量
1.
Text categorization with incremental SVM;
使用增量SVM进行文本分类
2.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action effect increment of prestressed horizontal tension rod;
预应力水平拉杆作用效应增量的计算
3.
A Functional Limit Theorem on increment of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s;
分数布朗运动增量的一个泛函型极限定理
4)  incremental
增量
1.
A new principle of incremental time-grating displacement sensor was presented, basing on the signal process circuit be designed, the incremental time-grating displacement sensor principle transform into experiment.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增量式时栅位移传感器原理。
2.
This paper uses Ensemble learning to study generation of weak classifiers on incremental data sets, and presents a new combination algorithm according to dissimilarity of classifiers of incremental data sets.
针对在维护数据挖掘模型过程中须反复计算数据集、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Ensembles学习思想,研究增量数据集的弱分类器生成方法,根据增量数据集分类器之间的相异度提出新的组合分类算法,分析组合分类器的出错率。
5)  increments
增量
1.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ome questions on increments of the Gaussian process {x(t), t≥0}.
本文推广Wiener过程的增量的一些下极限结果于一类Gauss过程,设{X(t),t≥0}是Gauss过程,X(0)=0(a。
2.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increments of a Wiener Process on the condition of a linear weighted model.
本论文是对Wiener过程在加权线性组合下的增量有多大进行的研究,共分为三章。
3.
For example, constant modulus of levy and the increments of a Wiener Process all depend on this inequality.
关于Wiener过程增量的尾概率的估计不等式在讨论Wiener过程增量的性质中十分有用,像Levy连续模定理及Wiener过程增量有多大的证明都依赖于这一不等式。
6)  augmentation
增量
7)  incr
增量
8)  rise
增量
9)  summation of increment
增量和
10)  incremental model
增量模型
1.
Study on prediction of end point carbon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in EAF steelmaking by incremental model;
增量模型预报电弧炉终点碳含量及温度的研究
补充资料:增量调制
      对模拟信号采样,并用每个样值与它的预测值的差值对周期脉冲序列进行调制,简称墹M或DM。已调脉冲序列以脉冲的有、无来表征差值的正负号,也就是差值只编成一位二进制码。
  
  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于194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值脉冲编码。早期的语言增量调制编码器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随着模拟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70年代末出现了音节压扩增量调制集成单片,80年代出现了瞬时压扩集成单片,单片内包括了开关电容滤波器与开关电容积分器,集成度不断提高,使增量调制的编码器的体积减小,功耗降低。
  
  工作原理  简单增量调制(DM)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x(n)表示模拟信号的第n个采样值;慜(n)表示x(n)的预测值;憫(n)表示第n个样值的近似值,慜(n)=憫(n-1);d(n)表示样值x(n)与它的预测值慜(n)的差值,d(n)=x(n)-慜(n);廘(n)表示量化器输出值,若差值d(n)为正,则廘(n)=墹,墹称为量阶;若d(n)为负,则廘(n)=-墹。
  
  
  增量调制系统发信端数码形成规则是:若量化器输出廘(n)=墹,则数码c(n)=1,亦称为"1"码;反之廘(n)=-墹,则数码c(n)=0,亦称为"0"码。在收信端,从数码解出量阶廘' (n),其解码规则是:接收到"1"码,c′(n)=1,给出量阶廘' (n)=墹;接收到"0"码,c′(n)=0,给出量阶廘' (n)=-墹。输出信号样值 揗 (n)=廘' (n)+廘' (n-1)。若传输信道无误码即c(n)=c′(n),则收信端揗 (n)和发信端憫(n)相同,经采样保持电路和低通滤波器后即恢复原模拟信号。实际电路中,可用积分器来实现相加器和延迟单元的功能;可用量阶发生器和极性开关来组成量化器;而采样、数码形成部分可由移位寄存器来组成。
  
  分类  早期的简单增量调制的缺点是动态范围很窄,不能满足实用电话系统的要求,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增量调制的改进形式。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类是自适应增量调制,它的特点是量化器的量阶能自动跟随信号幅度的变化,从而扩大了动态范围。如果量阶大小是由直接检测输出数码中的平均斜率信息(在音节10毫秒内的平均值)来控制的,就称为数字检测音节压扩增量调制;如果量阶的控制取决于相邻二个数码,则称为瞬时压扩增量调制;如果在大信号段采用音节压扩,而在小信号段采用瞬时压扩,则称为混合压扩增量调制;如果量阶控制信息直接由输入模拟信号中提取,则称为连续增量调制;如果把模拟信号经过积分后再进行增量调制,则称为总和增量调制,简称墹-∑调制;如果积分电路是由二节积分器串联组成的,则称为双积分增量调制。
  
  特点  增量调制与脉码调制(PCM)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电路简单,而脉码调制编码器需要较多逻辑电路;②数据率低于40千比特/秒时,话音质量比脉码调制的好,增量调制一般采用的数据率为32千比特/秒或16千比特/秒;③抗信道误码性能好,能工作于误码率为10-3的信道,而脉码调制要求信道误码率低于10-5~10-6。因此,增量调制适用于军事通信、散射通信和农村电话网等中等质量的通信系统。增量调制技术还可应用于图像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通信教研组编著:《增量调制数字电话终端机》,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1977。
   J.C.Bellamy,Digital Telephony,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