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16 18:11发布于 中国香港 来自 iPhone XS Max
本届台湾金曲奖的入围名单今天下午出炉之后,引发了很多不同维度的讨论。鉴于金曲奖某些奖项的遗珠之憾,也让我想起了此前已公布提名的大陆另一重要音乐奖项:浪潮音乐大赏。

虽然浪潮音乐大赏目前只办到第二届,但不管是由300多位音乐行业幕后人士构成的专业评审团阵容,还是以风格、语言等奖项分类备受各界称赞的单项奖,都让“年资尚浅”的浪潮音乐大赏,成功地在业界站稳了阵脚。

不同于金曲奖的小评审团制度,浪潮音乐大赏的评审构成,既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代际、不同工种,也涵盖了华语乐坛的方方面面。这也使得更多“有价值”的作品与音乐人,得以透过浪潮音乐大赏这扇窗口,被更多人听见。

比方说,失落金曲奖年度专辑提名的陈奕迅《CHIN UP!》,抱憾落选金曲歌后的小霞(黄绮珊)《小霞3.0》,就是不少乐迷心目中的金曲奖最大遗珠(这两张都有入围浪潮音乐大赏)。这里头也有评选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病,就不在这里一一展开了。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会为一些好作品无缘金曲奖而感到可惜,比如金曲歌后怨妇梁静茹再度杠龟的《麋鹿》。而作为鬼家人的主题曲,蔡依林《亲爱的对象》,不管是话题度、深度或传唱度,也都无愧于一个年度歌曲的提名……

必须要承认的是,每一年的金曲奖,总是能让我们发现很多台湾地区的新名字,并把他们收进自己的私藏歌单。但论到“把耳朵张开”这一点,还是浪潮音乐大赏做得更好。在浪潮,我听见的是这个时代兼容并包的新声音。

凭裘德作品入围金曲奖最佳编曲的关浩德,其实也是本届新人奖的有力竞争者,最终却无缘角逐金曲新人。讨论关浩德的身份主体性,本身也非常的有意思:他是中国香港人,在伯克利留学,现在又在北京发展……

关浩德的音乐路,其实也折射了华语乐坛的一些时代变化。他的音乐,既有在地色彩,更具国际视角。在金曲新人的史册上,少了关浩德的名字,无疑是一个缺憾。很庆幸的是,浪潮音乐大赏的新人奖,并没有漏掉这颗新星。

我时常觉得,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浪潮音乐大赏,完全无愧于“浪潮”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一个充满锐气与朝气的音乐颁奖礼,为整个华语乐坛的市场,打开了新的局面。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敢于拥抱变化。

不管是民族音乐、方言音乐抑或是其他小众音乐,都在浪潮音乐大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只要这个奖继续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认真做音乐的华语音乐人,在浪潮音乐大赏被肯定、被听见、被懂得。

我期许,袁娅维、许钧、裘德、苏运莹、邹序这些兢兢业业打磨作品的创作者,会在本届金曲奖得到他们应有的肯定:我更期待的是,浪潮音乐大赏能真正成为一股推动乐坛进步的“浪潮”,让华语乐坛不再只有一个金曲奖。

#金曲奖和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对比##金曲奖入围#
  • 长图
  • 长图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