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17 12:53发布于 广东 来自 vivo X100 Pro已编辑
最近#美国登月是真是假#这事闹得很热闹,连同有不少朋友在探讨文科理科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还是替大家翻翻故纸堆,看看148年前中国人的科学观念。图一这个老学究,是清朝人徐寿(1818-1884),他是一个久试不中的落魄书生,后来成了一个自学成才的科学爱好者,DIY达人。他的科学知识主要来自于那时候的引进版科学杂志。是的,咸丰年间就有了。比如图二的《博物新编》,那是在1855年太平起义的兵荒马乱中的杂志,即便能把这本杂志看进去,也不应该成为一个地平论者。徐寿家里也遭了长毛,他脖子挨了一刀,辫子救了他命,辫子断了,脖子没断。他儿子被砍掉了一只胳膊。曾国藩听说了徐寿是个人才,就给招募到了自己的安庆内军械所,帮着研究洋枪洋炮。后来就一路去了江南制造总局,参与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的设计制作。
他把大量心思用在了科普上,光绪二年,也就是1876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第一本科学杂志《格致汇编》。我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历年的影印资料。这里给大家看的是创刊号。
第一部分是地理和天文知识,不仅介绍了地球是个球这样的基础知识,还带来了当时很新的知识点:光速、视差法给恒星测距。徐寿告诉读者,天狼星的星光是十二年前发出的。今天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天狼星与地球相距约8.6光年。接下来还介绍了彗星,尤其是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
第二部分,徐寿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机械计算器,指出了这种“算器”比算盘的厉害之处。
第三部分,日本的科技引进情报。
第四部分,蒸汽锻机。
第五部分,钢化玻璃。
第六部分,印花机。
第七部分,作物引种,不但讲了外国人引种我国作物,尤其是英国人把茶树引种到印度的历史,还介绍了几种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树种,比如桉树。
第八部分,圆锯。
第九部分,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漂白的新式制糖法。
第十部分,徐寿给读者出了几道数学题。
(1)老张老李在餐厅吃饭,老张买了五个小馒头,老李买了三个小馒头,正准备开动,老王来了,三个人一起吃完。临走老王丢下八块钱。老张拿了其中的五块,老李不干,认为应该一人四块。有好事的来掺合,说老张应该拿七块老李一块。亲爱的读者,你怎么看?
(2)有一块三角地,一边长一百丈一边长五十丈一边长四十五丈,已知一亩地二十五两银子,问这块地能卖多少钱,请读者朋友给出验算步骤。
(3)有个水果小贩,进价一毛钱两粒进了一百二十粒樱桃,后来樱桃便宜了,他以一毛钱三粒的成本又进了一百二十粒。眼看滞销,就把两堆混在一起,以两毛钱五粒給卖了。问小贩是赚是赔?
………
第十一部分,Q&A。
(1)有读者问,他家有只黑猫,天冷撸猫就冒火星子,是咋回事。
(2)有读者问,他家水缸冬天冻裂了,是咋回事。
(3)天津王先生问,他知道金星凌日可以用来测量地日距离,水星凌日是不是也能测?
(4)上海梁先生问,跑马赌博有没有稳赚不赔的秘诀?
(5)广东区生问,化工原料里硫酸和硝酸很重要,有没有什么国产渠道?
(6)杭州许老师问,为啥有的恒星亮度会变。
(7)武汉袁老板问,电镀原料为什么用国货质量就不行。
(8)上海张先生问,外国的火柴是什么原理,这么便宜是不是机器加工的。
第十二部分,国外期刊摘要。

来,大家来评评这科普杂志办的咋样?那些数学题你能解出来吗?清朝读者的提问你能帮徐主编回答吗?
  •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