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21 15:42发布于 美国 来自 iPhone 15 Pro Max已编辑
我搬到湾区以后这三年,有三个可以进行很深入交流的朋友。两个是在美国南方出生后搬到湾区的白人,一个是个来自湾区的abc。我们知道,在美国谈及race是个敏感话题,其中一个原则是“don’t generalize“,在被翻译成中文的逻辑学种叫做“避免差异范围草率推广”。比如你看到一个白人有某种陋习,就说“所有白人都这样”,在美国这就是所谓的racial profiling。然而,我和这两个白人好友还有他们的白人朋友圈接触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确实很多人有他们普遍的人生挣扎,常见的就是精神疾患BPD和抑郁症(depression)、家庭纠纷、以及酗酒alcoholism - alcohol use disorder (AUD)和drug abuse。其中一个白人朋友做social worker,他最喜欢抱怨的就是他口中的“white trash”。

除此以外,我在PhD时有个abc朋友,在DC时有个朋友是来自夏威夷的pacific Islander,以及现在这个abc朋友,他们三个不约而同地认同一点,就是很多白人feel entitled(makes everything about themselves),并且like to pick fights。这个湾区abc朋友认为他们的有效交流方式就是push - push back,这样才能引起对方关注和重视(get attention)。

我虽然秉承着不generalize的原则,但是我越跟这个abc朋友聊天,就越发现我们有很多思想共鸣。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她作为第三代移民,跟我成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但我们却有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共同语言:不愿意fight,愿意找到平静(find peace);有危机感而自我保护意识强;更重要的是,对racial profiling敏感。

提到racial profiling,作为少数族裔,如果你在美国想fit in,而不是生活在完全的中国圈子里,你不可能不对racial profiling敏感。但我越深入和这个朋友聊很多共同见闻,我越觉得其实白人对东亚裔的态度,许多源自于一种assumption(心理定势),不好听地讲叫prejudice(偏见)。他们认为东亚裔不会push back,所以他们也不会pay attention。但是,当东亚裔真的push back,他们很多人会很不习惯,认为这些亚裔太过aggressive(具有攻击性)。所以当我和这个abc朋友交流到这些体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共同认知和共同心理活动,居然是在美国作为亚裔的一种共有体验。 所以昨天推荐那本书stop walking on eggshells可能对很多东亚裔具有普适性。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