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3-03-27 07:37发布于 黑龙江 来自 微博视频号
犯错,也是一种竞争力。在一场王安忆与余华两位作家的对话中,当主持人问AI对写作者会产生什么影响时,王安忆回答到:“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余华接着说:“生活不按常理出牌,这是作家打败AI的唯一的机会。GPT可能把小说写得很完美,但其实是很平庸。因为在文学作品中,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如果把缺点改掉了,优点也没有了。GPT很可能就是当它没有缺点了,那反过来他也没有优点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有败笔的。人脑总是会犯错的,但这也是人脑最可贵的地方。因为它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我以往总是说:拒绝孩子犯错,就是拒绝孩子成长;不能包容孩子的失败,就是堵住了孩子成功的道路。因为惩罚孩子犯错和失败,会让孩子失去主动尝试、探索、冒险、思考和选择的勇气和信心,失去学到更多东西,成为更好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和可能性,导致孩子做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习惯退缩和自我否定。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许人的“犯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智能机器的一大特征就是几乎不会犯错,无限趋于完美。而完美的另一面则是一切都符合常理、没有意外、不犯错误,也失去了个性,走向了另一种平庸。而真实的生活,正如王安忆所说,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个人,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了缺点,也就没有了优点;如果不犯错误,也就失去了真实、鲜活和更多可能性的一面。正如用AI机械臂弹奏钢琴,可以天衣无缝、完美无瑕,但再优秀的钢琴家也可能因为今天情绪上的波动让弹奏带来瑕疵。然而,所谓的瑕疵和犯错,也许就是最动人、最迷人的部分,因为它恰恰说明我们作为“人”是鲜活的,有着真实的情绪情感。

所以,不要拒绝孩子犯错,不仅仅是因为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台阶,犯错也可能本身就是孩子独特性、唯一性、差异性的体现,给孩子未来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L王人平的微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