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20 22:32发布于 中国香港 来自 moto edge S30已编辑
置顶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在今晚发布了一篇很有参考性的的文章:《“胖猫”事件背后的舆论态势,潜在危害以及应对建议》。其责编是《网络舆情》杂志的总编辑,而这本杂志是人民日报主管的内参读物。(图1)因此,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图2:明确谭某无错,胖猫姐姐刘某存在网暴谭某,通过各种手段操控舆论的行径。
图3,图4:谭某跟胖猫父亲调解完毕后,胖猫姐姐出于个人不满,扩散信息,引发对谭某的广泛指责和人身威胁。
图5,图6:胖猫姐姐刘某的三个手段 1. “轰炸”私密信息,引发道德审判。 2. 购买流量热度,操纵评论导向。 3. 复读单方受害,渲染二元对立。

图7,图8,图9:胖猫闹剧的负面影响
1. 削弱网络公域的信用,破坏社会信任;
2. 强化捞女形象的刻奇,扩大性别裂痕;
3. 打破维权行为的边界,挑衅法律框架;
4. 诱导线上线下的联动,增加管理成本;

图10,图11,图12:针对性建议
平台要严格地“发布前预审”,或直接拦截所有未经证实且针对个人的指责。这类信息即使通过预审,也不得开放“打赏”以及“流量加热”的功能。

以上是文章的内容,下面是我个人的看法:

从22年底“为爱冲锋”,到23年“千万彩礼”、“徐汇裸汉”、“男默女笑”、“四万抖+绿帽”,“女幼师下💊”...... 这种被指责者均为女当事人,结果均为牵强附会甚至自导自演的网络闹剧,热度一次比一次高,直到这次“胖猫事件”达到了巅峰,占据了五月初的全天热榜,并连续20天话题不断。

谭竹是不幸的,摊上了这么个事。但跟上述一系列事件的女当事人相比,她又是幸运的:

一方面,女网友这次没有像“为爱冲锋”那次一样,为了忙着翻篇“不打逆风局”,无视了反转;也没有像“川大地铁”那次一样,面对有备而来的男大v矩阵普遍选择了明哲保身; 这一次,女网友们只花了36个小时就在wb完成了话语翻盘,女博主们也没有缺席这二十天来每一个相关热搜———既然一定要谈这个事,那就得从女网友的立场来谈。对细节的穷根究底,最终盼来了昨晚的权威通报。

另一方面,跟为爱冲锋那次相比,这次的反转通报热度极高。相关话题全平台热一,央视新闻通报总赞高达430万,16.9万转,热评39万赞,内赞34万(图13);这个热度约等于图14里展示的22年6月那事的通报(总赞361万,7.1万转,热评46.8万赞,内赞38万)。

在近三年的通报内容里,胖猫这次的热度,仅次于21年八月初吴某某被批捕(1061万赞)。就连昨晚随便一个衍生话题的热度,都跟去年六月川大通报的峰值热度相等。(图15)

而且,正面导向力度显著增强。例如,知乎上嘴硬的算账回答很快限制展示,“没有反转”这种公号推送,和胖猫她姐的转生号,被我一投诉,第二天就处理了。

很显然,“胖猫”事件引起了相关指导方面的关注,我转述的这篇文章算是初步意见。我作为普通网友,很期待更多的实质性举措,让“胖猫”事件的通报反转,成为过去三年来网暴女性一系列闹剧的终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