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所生

赵所生

文史和辞书学学者,江苏教育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

文史和辞书学学者,江苏教育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

  • 3 公司 江苏教育出版社
查看更多 a
附图中“苏隄春晓”之“蘓”字也是“苏”的异体字,我的输入法可以打出。
【“隄”不是乾隆误写】杭州西湖“苏隄春晓”,由清乾隆题写。他为何要把苏堤写成“苏隄”?某晚报介绍:“乾隆觉得在湖中观赏景色须用耳听,就自作主张把‘堤’写成了‘隄’。”其实“阝”表“阜”,与耳无关。“隄”是“堤”的另一写法,如韩非子“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可见该报说法是一种误说。 ​​​​
其实东汉《说文解字》已有“隄”字:“隄,唐也。”所谓“唐”,即“塘”,表示堤岸。可见“隄”根本不是什么误写,晚报的解释倒是有点荒谬。
【“隄”不是乾隆误写】杭州西湖“苏隄春晓”,由清乾隆题写。他为何要把苏堤写成“苏隄”?某晚报介绍:“乾隆觉得在湖中观赏景色须用耳听,就自作主张把‘堤’写成了‘隄’。”其实“阝”表“阜”,与耳无关。“隄”是“堤”的另一写法,如韩非子“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可见该报说法是一种误说。 ​​​​
在我的印象中,周恩来总理当年患病时,他是医疗救治组组长。
【名医吴阶平说“吃一堑,长一智”】吴阶平是一代国医,思维敏捷,语言精辟。他说:“如果在医疗工作中总是‘吃一堑,长一智’,不知道要在自己的手里耽误多少病人。因此,只有‘借别人之堑,长自己之智’,才可以很快提高自己,少走弯路。”吴老巧改俗语,不仅表现出语言智慧,更展示了良好的医德。 ​​​​
如今,国家规定“隄”是“堤”的异体字。
【“隄”不是乾隆误写】杭州西湖“苏隄春晓”,由清乾隆题写。他为何要把苏堤写成“苏隄”?某晚报介绍:“乾隆觉得在湖中观赏景色须用耳听,就自作主张把‘堤’写成了‘隄’。”其实“阝”表“阜”,与耳无关。“隄”是“堤”的另一写法,如韩非子“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可见该报说法是一种误说。 ​​​​
《现汉》“丹”字条解释:“从前道家炼药多用朱砂,所以称为‘丹’。”
【“丹书铁券”解疑】“丹书铁券”是帝王颁给功臣、重臣世代享受优厚待遇或免罪的一种带奖赏性质的凭证。先将诏书阴铸于铁板上,笔画凹陷处填以丹砂,故名丹书。券quàn,义即凭证,多由竹木刻成,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因“券”分成两半须用刀,所以字从刀。而此券由铁铸成,故名铁券。 ​​​​
“火中取栗”的比喻义中,一定要有上当而被人驱使的因素。但我在媒体或网上见到的“火中取栗”用例,大多不含有这层意思,这就不对了。
【“火中取栗”比喻什么】有人认为该成语比喻冒险,有人认为比喻须快进快出,都不对。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一旁的猴子馋涎欲滴,哄骗猫趁主人不在时偷取火中栗子。结果栗子都让猴给吃了,猫脚上的毛却全被烧掉。比喻为别人冒险出力,徒然吃苦却一无所得。 ​​​​
“火中取栗”例句,《旧闻杂谈》:“任公成了他(段祺瑞)的‘猫脚爪’,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
【“火中取栗”比喻什么】有人认为该成语比喻冒险,有人认为比喻须快进快出,都不对。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一旁的猴子馋涎欲滴,哄骗猫趁主人不在时偷取火中栗子。结果栗子都让猴给吃了,猫脚上的毛却全被烧掉。比喻为别人冒险出力,徒然吃苦却一无所得。 ​​​​
几点注释,纳陛:朝见时的专用通道;虎贲:卫士;秬jù鬯chànɡ:极品美酒。
【何谓“九锡”】历代权臣,如曹操、王莽等人,都曾经“加九锡”。所谓“九锡”,就是皇帝赏赐给重臣的九种礼器。“锡”者,赐也。《礼纬含文嘉》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斧钺,九曰秬鬯。”享受到九锡者,在礼制上已很接近皇帝的待遇。 ​​​​
吴阶平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名医吴阶平说“吃一堑,长一智”】吴阶平是一代国医,思维敏捷,语言精辟。他说:“如果在医疗工作中总是‘吃一堑,长一智’,不知道要在自己的手里耽误多少病人。因此,只有‘借别人之堑,长自己之智’,才可以很快提高自己,少走弯路。”吴老巧改俗语,不仅表现出语言智慧,更展示了良好的医德。 ​​​​
“锡”在意义上通“赐”,但这个“锡”字仍读xī,不读cì。
【何谓“九锡”】历代权臣,如曹操、王莽等人,都曾经“加九锡”。所谓“九锡”,就是皇帝赏赐给重臣的九种礼器。“锡”者,赐也。《礼纬含文嘉》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斧钺,九曰秬鬯。”享受到九锡者,在礼制上已很接近皇帝的待遇。 ​​​​
当下,欧洲各国在美国驱使下打压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却造成了自己的能源危机,这无疑是火中取栗的行为。
【“火中取栗”比喻什么】有人认为该成语比喻冒险,有人认为比喻须快进快出,都不对。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一旁的猴子馋涎欲滴,哄骗猫趁主人不在时偷取火中栗子。结果栗子都让猴给吃了,猫脚上的毛却全被烧掉。比喻为别人冒险出力,徒然吃苦却一无所得。 ​​​​
注意“丹书铁券”不要误写作“丹书铁卷”。正如本文所说,竹木券分成两半须用刀,“券”字下部为“刀”。
【“丹书铁券”解疑】“丹书铁券”是帝王颁给功臣、重臣世代享受优厚待遇或免罪的一种带奖赏性质的凭证。先将诏书阴铸于铁板上,笔画凹陷处填以丹砂,故名丹书。券quàn,义即凭证,多由竹木刻成,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因“券”分成两半须用刀,所以字从刀。而此券由铁铸成,故名铁券。 ​​​​
景区的导游也是这样向游客介绍的,这是以讹传讹。
【“隄”不是乾隆误写】杭州西湖“苏隄春晓”,由清乾隆题写。他为何要把苏堤写成“苏隄”?某晚报介绍:“乾隆觉得在湖中观赏景色须用耳听,就自作主张把‘堤’写成了‘隄’。”其实“阝”表“阜”,与耳无关。“隄”是“堤”的另一写法,如韩非子“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可见该报说法是一种误说。 ​​​​
丹砂,也叫朱砂,中药名。红色,常用作颜料。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
【“丹书铁券”解疑】“丹书铁券”是帝王颁给功臣、重臣世代享受优厚待遇或免罪的一种带奖赏性质的凭证。先将诏书阴铸于铁板上,笔画凹陷处填以丹砂,故名丹书。券quàn,义即凭证,多由竹木刻成,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因“券”分成两半须用刀,所以字从刀。而此券由铁铸成,故名铁券。 ​​​​
《现汉》“火中取栗”条:“比喻冒险替人出力,吃尽苦头,自己却一无所获。”
【“火中取栗”比喻什么】有人认为该成语比喻冒险,有人认为比喻须快进快出,都不对。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一旁的猴子馋涎欲滴,哄骗猫趁主人不在时偷取火中栗子。结果栗子都让猴给吃了,猫脚上的毛却全被烧掉。比喻为别人冒险出力,徒然吃苦却一无所得。 ​​​​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