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广州,变与不变,且看

微博 2022年11月05日

      凛冬将至,广州一天新增近800例,是病毒变异到宝马,还是拖拉机的防疫流调追不上了吗?

      一直在关注广州的防疫,科学精准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概念与范畴,而是人间烟火中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关于早茶、晚餐,关于白领楼宇的运行、具体的人的处境。科学精准防控有可知的边界,有密集的措施,有法律的底线,更有生活的高线,活啵啵的宜居城市。不是说不关注其他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个性,更有政治、经济、地理的特殊性,有的有太强烈的政治条件约束,有的在遥远的边疆,有的体量太大了,有的边防压力近在沉重的眼皮下,有的太小的几乎是灯下黑。
      今天下午三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昨天某个人与外资银行的联线讲话,今天38号即将召开的发布会,突然点燃了网上莫名的舆论烈火,某些大V的情绪甚至在失控。跑20年的新闻,这个世界由事实、报道,舆论三个元素独立又理性的结构而成,但嗅觉仍然是感性的,看看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而不是北京市西长安街11号;是一个外资行的电话会议要点纪录,有不少相悖现行的要点,但多是判断和观点,较少讲述一旦城市的危机发生怎么办的依据。而我,对所谓重大调整,没有期待与想象。
      哪怕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定在西长安街11号电报电话大楼这里,但疫情发生与防疫已经三年,真实的城市的生活就在眼前,每个人的喜怒,每个店铺的冷暖,每个超级工厂的韧性,都不再是角落深处的幽暗,几乎是风吹草动从屏幕中扑面而来,政策的调整必然牵动着眼前的一切,而眼前的一切不是春风吹又生的杂草,而恰恰是人们想象、期待,甚至情绪化预支的政策、范畴、概念厚植的依据,而它们实质上和表象等同,几乎可以用经济学就可以解释。
      但生活是感性的,每个城市的防疫困境、挑战、积累的经验都摆在每个刷手机的你的面前,没有哪个城市的温情与悲伤不被每个刷手机的人,像猫梳理毛球一样焦躁或慰籍。现在已经三年了,今天网络上热议周小平、黄安、李子旸的转肽,这不是情绪到了火山口,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一刀切的政策,不科学、不精准到也罢了,但时间持续之长,之残酷,让生活其期间的人感受到了真切的困境与痛苦。
      一个小店主的境遇,这不是一个孤例。 
      @B1KE_:开店的 封了三个月 别说房贷 连信用卡 网贷都还不上了,前两个月都是拆东墙 补西壁,用这张信用卡还那张,到现在额度都没有了,这个月的信用卡 网贷, 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上黑名单以后连房车都买不了了,还有店里的食物 全坏了,就算明天解封都不知道用什么开店
      一个山东出差外地的摄影师 @Swind远川 的困境,这也是不是个案。
      本人自八月起滞留伊宁市,已自费酒店隔离三个月,没有钱了,向社区反映社区不管,每次除了互相踢皮球就是让等通知,回家回不去,也不解决食宿问题,问他是不是和社区沟通存在误解,他说:我们这里有五个人,找过社区负责人也有四五个,你是说我们十来个人互相都在误解吗
      还有发生有呼和浩特、发生在大美滕州,铁皮焊门、喝凉水在家里撑七天的遭遇,还有上网课遇到的难题要逼人发疯的种种种种….
      这样的例子,这样困境口袋里的人很多,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刺破口袋的锥子。网络上的朋友,莫名的舆论烈火在期待下午这场发布会有什么重大的政策,我说了我没有,跑了20年新闻我也没有嗅到有什么迹象。但我相信,“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解决这些城市、这些活生生的口袋人的困境,他们需要一个感性对象性的城市,需要生活的保障,需要正常的回家
      如果今天下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发布会,出台的是一个转向的政策,其实等于没有解决难题,而是任由城市自生自灭,把一个的人困境,投掷向了整个城市,这样负责任吗。而城市的100个口袋难题、具体人感性困境,真正需要的是政策的轻重缓急,需要的立即启动轻重缓急,授权甚至是责令城市启动“科学精准”的这把锥子,
      而这正是关注广州这座城市的理由。它是一个指标,广州是经历过两年的抗疫实战,没有发生像上海那般的失控,但也没有某些城市的一刀切,温度、紧张度、防控力度,被尽可能的拼接在一起高效严密运行,但凛冬将至,广州一天新增近800例,是病毒变异到宝马,拖拉机的防疫流调追不上了吗?还是如的大V所言,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向左走,向右走?
      他们都在期待下午的政策发布,我就观察着广州的一举一动。面临3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这是条件,城市的response是一个城市综合了感性理性的独特个性,它不是简直的十字路口与向左走向右走,所有的政策哪怕是新的调整也必将灌注到一个城市的感性生活中,
      如果说,今天下午有新的政策,我宁愿看看城市,因为它处在危机的边缘,应对危机永远是感性的。如果说,这些多大V都在讨论期待政策逼近边际,而我同样宁愿观察广州,看这座城市的感性生活在严峻的压力下有哪些突破、调整,在奥密克戎不断迭代的旋涡中有哪些奋勇的泅度与应变?
      这是最后的、唯一的一个指标城市。曾经去过广州,小住了一段,像突然十指大动人潮涌来密集版的珠海,像一只猫伸了懒腰的深圳,像大武汉突然浓缩了,街头巷尾大排档,早茶慵懒,海鲜生猛,新城旧城黄埔白云最说不清楚的自洽,都装在钞票并不多的口袋中了,走在这个城市,它还保留着粤语,有香港的味道是一个国际与国内的接口,仿佛这个城市兜得住万物的自信。
      而黄埔军校就在这个城市诞生,它并不缺少咸与维新的动能,刷一刷微博,有多少吐槽广州的人就有多少期待,现在广州在真正的旋涡中,相信它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但广州到底在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后如何重塑自己,未来的六个月,唯一、最后关注的内地城市之变,且看。 
      凯雷恐龙鸟录音转码字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