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四十年(壹)努尔哈赤的崛起之路

微博

      来自专栏:明清鼎革

      共1篇a

      白山黑水间的新生力量

      ​​一、可有可无的前言

      开个新篇纯粹是去年因为莫名其妙的禁言,导致写的文章都没发出去,因为不能发,所以很多草稿和想法也没写完,就搁置在哪里,现在拿出来,重新添添补补,发出来请大家斧正。

      先说结论,总有人觉得努尔哈赤是在明朝,特别是李成梁的纵容下发展起来的,但我认为明朝朝廷从来没有,也没想过放任过努尔哈赤的崛起!

      尽管因实力不足难以直接出兵干预努尔哈赤的扩张,但明廷也没有放弃用各种手段打击,分裂努尔哈赤。

      只是最后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努尔哈赤的崛起是时势造英雄,这一条放之四海皆准。

      但总有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某个人物或团体,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时,必然会引发重大事件。

      而努尔哈赤就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合适的时间顺势而起,他是当时明朝羁縻政策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努尔哈赤的崛起不是在16世纪末这个时间点,而是一百年前,他根本不会真正崛起,当他成长到一定程度,等待他的就是又一次成化犁庭式的屠杀。

      同样的,如果努尔哈赤晚一百年出生,女真的统一与崛起就跟他没啥关系了。

《南汉山城》中的朝鲜军,其实和当时的明军造型差不太多

      二、明朝对女真的羁縻政策

      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明廷对东北女真诸部的政策与管理理念。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分而治之,松散管理,剿抚并用,以剿为主。

1、明朝朝廷对女真人的政策

      首先明廷在宣德八年(1433年),面对日益壮大的女真和自身困窘的财政状况,就已经开始决定,对女真各部以剿为主,成化三年(1467年),明廷更进一步确定了对女真的战略政策就是剿灭。而且是谁强大就打击谁,

      打击的方式就是:成化犁庭式的屠杀。

      从宣德八年(1433年)开始、正统二年(1437年)、成化三年(1467年)、成化十四年(1478年)、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廷调集大军,深入白山黑水,对女真部落进行残酷的征剿,手段残暴果决,每次均以“可屠者屠之......尽灭乃已”,建州女真“流离四散,其余存者无几”,

      这些军事行动致使建州女真人口凋零,一百年后才得以逐步复苏。

      其次明廷执行的战略政策是“分其枝,离其势,互另争长仇杀”。

      也就是明朝政府采取“分其枝,离其势”的分化瓦解政策,使得没有一个女真部落的力量能强大到统一各部,反而被割裂成为更多的部落,

      而明朝朝廷在其中挑拨离间可以制造矛盾,造成“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的局面。

明宪宗朱见深最为当代网民津津乐道的,除了姐弟恋之外,就是成化犁廷了,顺便说一句,他也是明朝历史上,子嗣数量仅次于朱元璋的皇帝,排名第二,要不是万贵妃作梗,当第一也有可能。

2、努尔哈赤崛起时形势的变化

      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明朝朝廷战略政策一直是非常有效的。而时间到了16世纪末,一切开始有了变化。

      从当时中国国内来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土地兼并,官僚腐败,各种王朝末期的并发症都在显现,而朝堂中党争日益严重,万历皇帝大搞非暴力不合作,国内矛盾已经到了极为尖锐的地步。

      国外来看,对于东北亚局势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以及随后爆发的长达七年的万历援朝战争。

      战争经过不再赘述,而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其中最直接的一条,就是削弱了辽东本地驻军的实力。

      连年的战争导致了财政的困窘,加上自身实力的下滑,辽东本地军力受损等因素,明朝对女真诸部的羁縻统治出现了松动。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通过给明朝当打手,当上了龙虎将军,算是建州女真中一股不小的势力,而来自明朝压力的减小,正给了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万历朝鲜战争严重削弱了辽东明军的实力,而后续朝廷的一系列骚操作让当地驻军实力长期得不到恢复

      三、努尔哈赤的励志之路

      努尔哈赤的爷爷是觉昌安,父亲是塔克世,是觉昌安的四儿子。

      努尔哈赤年轻时候的经历基本上可以当做小说主角了。母亲在他十岁的时候死了,继母不喜欢自己,老爹贯彻了民间有后妈就有后爹的说法,也不喜欢努尔哈赤。于是让他离家单独生活,也没给他什么钱财。一直到他十九岁了,他爹塔克世觉得孩子有点出息了,父爱才来了一点,要给他钱,但他有志气也没要。

      万历十一年,在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候,李成梁打女真反贼阿台的老巢古勒城。觉昌安和塔克世前去劝降,结果因为另一个女真贵族,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的谗言,在阿台部下已经决定投降的混乱时候,明军杀入古勒城,把所有人都杀了,包括劝降的觉昌安和塔克世。

      这里有个问题,到底努尔哈赤父祖死亡的凶手应该算谁。努尔哈赤之后一直把尼堪外兰当做凶手,但到了后来起兵反明时候,七大恨中又提到明军杀害自己父祖。这并不矛盾,早期努尔哈赤实力不足,只能打尼堪外兰;后面实力足了,就直接说明朝。而且从李成梁一贯作风看,他可能不是故意要致觉昌安父子于死地,但也并不在意觉昌安和塔克世的死活,在他看来,这俩人虽然是自己派去劝降的,但只不过是自己养的一条狗,实力也不太行,还和阿台也沾亲带故,死了就死了吧。

      因为李成梁从来都是为了军功不择手段的人,而明朝又推崇人头军功制。所以如果按照顺利剧本,觉昌安劝降阿台手下大部,那么对于李成梁来说,虽然成绩一样,但军功和把阿台手下全屠掉是不同的。这也跟历史上韩信对郦食其的做法类似了。

      鉴于觉昌安是明朝的老带路党了,父子二人也确实死的冤枉,所以李成梁将其尸首还给努尔哈赤,并给其三十道敕书和建州卫的头衔,让其发展。

      敕书是当时明朝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贸易凭证。边疆少数民族凭借一道敕书,就可以一人一马进入互市地点搞贸易。所以三十道敕书算是个不错的礼物,努尔哈赤以后卖三十匹马驼货以内的人参貂皮,不用怕中间商赚差价了。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李成梁给的这个赏赐如果满足于小日子确实可以,但要闯事业根本不够用。因为这个建州卫是个空架子。名义上各种官衔齐备,实际上这些官衔只代表明朝政府对拥有这些官衔的女真贵族的认可,并没有实际权力,就好像日本的丰臣秀吉自称筑前守,实际上当时的筑前国与他一点管子都没有。

      当时的建州卫也这样,女真人有众多部落,同一个官衔可能有好几个人都在当,互相之间非常混乱,有没有权力还是要看自己的部落有多大实力。

      时各部环满洲国扰乱者,有苏苏河部、浑河部、王家部、东果部、折陈部、长白山内阴部、鸭绿江部、东海兀吉部、斡儿哈部、虎儿哈部、胡笼国中兀喇部、哈达部、夜黑部、辉发部。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这种情况下,明朝只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头衔,而没有给人给钱给武器,那么等于纯粹放任,看你自己能不能发展了。

      所以努尔哈赤的十三副盔甲起兵,确实没有什么夸张。此时的努尔哈赤没人没钱,除了祖传的盔甲,还有什么本钱拉队伍?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家族成员,除了三个弟弟外,几乎全都不支持他。不支持就算了,还不停的搞暗杀或者破坏其军事行动。

      家族成员这么做的原因,《清太祖实录》里说法是愿意接受尼堪外兰的统治。但这个说法应该并不确切,因为前文已经说过当时女真乱七八糟部落情况,尼堪外兰又没有多少军事实力,所以即便有明朝支持,实际上也没有统治多少人。更大的可能是,努尔哈赤爷爷和父亲那时候干的是家族最好的,让家里亲戚眼红,努尔哈赤又早早就离家了,所以这时候大伙恐怕更直接目的是要吃绝户。之后为了避免努尔哈赤报复,索性对立到底。

      能对努尔哈赤表示支持的只有亲叔伯,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实际上做什么事,很可能此时年纪太大了。

      因为当时女真部落状况和努尔哈赤起点问题,所以其早期战争基本都是村战层次。看《满文老档》关于那时候的记录,经常都是几十人规模作战,过了好几年后才逐渐到三五百人规模。

      四、努尔哈赤统一战争中的几个故事:

      1、努尔哈赤早期经常夜里被袭击。有一次夜里来人,他发觉后将两儿一女藏柜子里,自己去出战;还有一次敌人来袭,还是努尔哈赤养的一只叫汪古哈的狗把他叫醒,才幸免于难。但早期努尔哈赤多次擒获刺客后都大事化小将其放了,因为自己力量弱,害怕一旦杀了对方的人,矛盾就摆在了明面上,担心对方以此为借口发兵打自己。

      只能说一开始努尔哈赤就是个村斗层次,一般对手都不敢乱招惹。

      2、在打一个叫瓮哥落的地方时,努尔哈赤遇到这辈子最凶险的事。先是被一箭射中头,箭把头盔都穿了,射进肉里;然后脖子上又挨一箭,箭头还有倒钩,他拔下来直接带掉一块肉,血一直留到脚上,回去后昏迷几次,每次醒过来就喝水,过几天伤好了。

      还有一次打托木河城,努尔哈赤被箭射中胸旁,箭头从背后穿过来。结果带箭继续搏杀,杀死对方几人。

      所以在早期这种混战中能活下来,好身体素质和运气确实也是重要因素。

      3、努尔哈赤闯出名气。有一次努尔哈赤带八十人与敌方八百人遭遇,手下的人都吓得要丢下盔甲跑路,努尔哈赤很生气,自己带着弟弟穆尔哈齐和另两个人就上,弯弓搭箭直接射死对方二十多人,之后趁对方过河又一通射,对方死了四十五个人后溃逃,有十五人逃到附近一个山上,努尔哈赤追击上去杀死几人,其余坠崖。这次四人胜八百后,努尔哈赤在女真人中名声大噪。

      但这一战也可以看出,早期女真人打仗可没有日后与明军对砍时的悍勇。遇到对方人多直接就想丢盔弃甲逃跑。直到萨尔浒之战前,听说明军十余万大军四面而来,赫图阿拉城里还有好多人吓得想跑。这和后面白甲兵见到十倍于己的明军都兴奋的冲锋是完全两个状态。由此可见,从来没有什么天然的战斗民族,良好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才能训练出优秀的军队。

      4、努尔哈赤实力渐长后,终于万历十四年杀死了尼堪外兰。明朝于是给努尔哈赤每年岁赏八百两,蟒缎十五匹。算是正式支持努尔哈赤统一建州。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最初是明朝希望看到的。因为明朝对女真属于羁縻管理,还是比较松散的羁縻管理,主要是本身没有足够力量去建立流官制度深入管理。当时建州女真部落过碎,对于管理来说不是好事,所以适当整合,处理女真事务才有抓手。但也不能完全统一,这会导致他们有力量对抗明朝。

      所以对明朝来说,把女真诸部适当合并为几个大部落,最符合明朝利益。这种情况下,明朝就会扶持若干女真代理人,让其分别管理若干大部落。而建州这里,无论觉昌安还是尼堪外兰,都不具备统一管理建州的能力,所以都被抛弃。努尔哈赤杀死尼堪外兰后,让明朝觉得这个人可能有统一建州能力,所以到了此时,对努尔哈赤才真正给予有意义的扶持。

尼堪外兰

      5、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得到一批忠心能干的部下,初步建立起了自己日后的班底。

      最著名的五人:费英东、额义都、安费扬古、何和礼、扈尔汗,后来称为五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