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赛点:德黑兰

微博

      伊朗是继续向东,还是掉头向西?

      去年8月23日,俄罗斯的头号反美斗士,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任坠机身亡,瓦格纳领导班子跟随一起遇难,

      今年5月19日,伊朗的头号反美斗士,总统莱希坠机身亡,他的左膀右臂外交部长跟随一起遇难。

      据伊朗国家通讯社,莱希是参加完伊朗与阿塞拜疆交界处的一座大坝的开工仪式后,返回伊朗途中意外坠毁。

      同行一共三架编队,其中载有能源部长和交通部长的直升机都安全抵达,只有莱希和外交部长搭乘的坠毁。

      历史总喜欢踩着相似的韵脚,就在这位二号首长坠机之前不久,据西方媒体报道,拜登政府的高级官员也与伊朗官员取道阿曼,进行了秘密会谈。

      按照伊朗法律,目前总统由第一副总统暂时接任,50天内,伊朗就会有一位的新总统。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伊朗不会再有如此对美强硬的总统了。

      2021年,莱希竞选总统时,相比于其他西装革履的竞争对手,只有格格不入的他头戴黑色头巾、身披黑色长袍,坚定的以神职人员的形象示人。

      但是,凭借着哈梅内伊的支持,莱希横扫竞争对手,轻松当选总统。

      作为第一位被美国制裁的总统,莱希上任后,对内,伊朗的政府、议会、军队、司法机构均由强硬保守派掌控,主张跟西方接触的伊朗温和派遭遇全面边缘化。

      对外,这位极端保守的总统也是硬将原本在伊核协议后倒向西方的伊朗,再次拽回到东方。

      在他的带领下,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在中国的主导下与沙特建交,缓和了跟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推动了伊朗的去美元化,全面增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往来,伊制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更是大放异彩。

      如今,随着莱希的坠亡,预计伊朗也将重新评估其对内对外一边倒的政策,变得相对温和。

      这里政事堂简单介绍一下,自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国内长期存在着两股实力相当的政治力量,

      一个是友西方、自由化、市场经济、主张效率的温和派阵营,

      一个是反西方、宗教化、国有经济、主张公平的保守派阵营,

      自90年代以来,在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控制下,伊朗总统人选也在温和派与保守派之间不断的摇摆,保持在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平衡,

      1989-1997是温和派的拉夫桑贾尼,

      1997-2005是温和派的哈塔米,

      2005-2013是保守派的内贾德,

      2013-2021是温和派的鲁哈尼,

      2021上台的则是保守派的莱希。

      温和派的基本盘主要是外交系统和经济部门,保守派的基本盘主要是军队、革命卫队和国企。

      双方实力基本相当,这也导致了谁上台都跟全球地缘有着密切的关系。

      90年代以来,随着欧盟的扩张,为追求能源独立自主,推动跟伊朗的经贸合作,主张市场经济的温和派便能够在最高宗教领导人的支持下上台,主持跟西方的关系缓和与经贸往来。

      而一旦和平被美国石油军工集团打破之后,对美敌视和军工利益的保守派就会迅速被扶上台,

      2005内贾德上台的背景,是共和党总统小布什打着反恐的旗号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激发伊斯兰世界的强烈不满,

      2021年莱希上台的背景,是共和党总统特朗普撕毁了伊核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制裁,导致伊朗国内经济断崖式下滑。

      在政事堂看来,对于哈梅内伊,民选的伊朗总统,更像是他用来调整伊朗对外政策的风向标,

      当外部环境较好,伊朗国内需要发展经济的时候,就选用温和派来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放在做蛋糕上面。

      当外部环境恶劣时,哈梅内伊就重用保守派来巩固安全,打击腐败,发展国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重点放在分蛋糕之上。

      如今,随着莱希这个最后的保守派教士总统突然坠机去世,虽然新总统肯定还是保守派,但已经强硬到极致的伊朗外交,也势必会向温和派的方向调整。

      至于调整的尺度,哈梅内伊则会通过支持新的总统的人选,来向全世界表明。

      此刻,距离新的伊朗大选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哈以、俄乌也同时到了巴黎奥运的关键赛点,

      伊朗是继续向东,还是掉头向西,将成为最重磅的筹码,压在世界岛的天平之上,影响着无数已经下场搏杀的国家。

      各大阵营、各股力量,竟都需要像半个世纪前那样,去竭力争夺那一张至关重要的“伊朗牌”。

      未曾想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2024,最后竟是一场坠机,让全世界政治家的目光与筹码,最后都投向了德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