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劝君莫谈WW3
阅读数:10万+

​​全文5750

 

一、劝君莫谈WW3

 

有件事暂时无法定论,但不妨碍我们认真考虑一下:

 

二战之后,世界大战这种形式,有没有可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被淘汰的原因众所周知,就是核弹下的恐怖平衡来了,拥核国家之间,谁也无法承受全面战争的风险与损失。

 

1957年,基辛格写出了《核武器与对外政策》,提出了“有限战争”的理论,简单概括:核平衡下,打无限战争意味着双方同归于尽,无法用全面战争来对抗侵略,需要用有默契(表达明确目的)的有限战争和外交斡旋应对核讹诈。

 

注意关键词:默契、明确。

 

都说理论来自于实践,基辛格提出的理论,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总结。基辛格1957年出的这本书,1950年的时候,中、美、苏就在朝鲜践行了。

 

刚从二战走出的美国以及西方阵营,谁都不想在朝鲜再掀起一场世界大战,对中国、苏联来说,也一样。

 

所以,各国有了充分的默契,释放了信号明确的外交语言。

 

1950年11月,周恩来在政务院赴东北人员欢送会上说, “美帝国主义想使战争一段一段扩大, 我们偏要使它局部化。敌人要战争,我们偏要逼它和平 。”首次提出了“战争的局部化”概念。

 

首先是志愿军的命名,志愿军,说明不是以国家名义派出的,中国也从未对美国宣战。志愿军不戴帽徽,不戴胸章,甚至有部队直接穿了朝鲜的军装,一个原因是保密,更主要的原因,是将“志愿”的政治性质钉牢。

 

其次是战略目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战场限定在了朝鲜,而且目标是保家卫国,并不是出于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将美帝国主义逐出半岛,帮助朝鲜统一。毛泽东要求在美军没有直接攻击中国大陆的情况下, 中国军队不在朝鲜以外的地方主动攻击美军。

 

也正是出于“保家卫国”的战略目标,将联合国军推到38线,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美国也一样,首先是“联合国军”的出兵旗号,就是为了避免国家与国家之间宣战。

 

杜鲁门刚开始的战略目标,也仅仅是保持地缘战略平衡,将朝鲜推回38线,但由于战事过于顺利,麦克阿瑟好大喜功,不顾周恩来从印度传过来的警告,最终还是越过了38线。

 

1950 年9月1日,杜鲁门在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不希望朝鲜战争在美国方面扩大成为一场大战 。”在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后 ,杜鲁门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他(麦克阿瑟)的部队都不准超过朝鲜和满洲的边界, 或朝鲜和苏联的边界。”

 

麦克阿瑟多次建议让蒋介石参战,但都被杜鲁门拒绝,一样是为了不扩大战争。基于同样的原因,多次威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也仅仅是威胁。

 

对苏联来说,不支持战争扩大的外交信号更加明确,刚开始对中国的军事援助都不是太积极,直到确定中国军队可堪一战,苏联第一批援助1951年1-2月才陆续到达,而1月8日,志愿军已经完成三次战役,成功占领汉城。

 

1951年4-6月,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后战线日趋稳固,双方在38线附近形成长期且稳定的对峙。这个时候,斯大林才同意无偿向中国提供372架米格-15战斗机,著名的米格走廊真正成型。

 

苏联飞行员自始自终是秘密参战,穿中国军装、禁止使用俄语,出国前需经克格勃检查,确认无任何有苏联标志的物品。而美国,在这个事情上有充分的默契,飞机被苏联飞行员击落,或者击落苏联飞行员,也绝不对外宣传。

 

在朝鲜战场,中、美、苏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不让对手误判战略意图,最终形成了充分的默契,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早早践行了基辛格提出的“有限战争”理念。

 

所以李奇微有言: “朝鲜战争却使我们懂得, 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

 

朝鲜战争之后,中、美、苏都再无一次正面大规模冲突,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都以援助各自代理人的方式,消耗对方。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从“自卫反击”的出师名义,到“点到即止”的战争过程,都向世界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最终完成了既定战略目标。

 

像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的冷兵器械斗,群情激奋舆论滔滔的表象之下,实际上是双方的极度克制与理性,控制冲突规模的信号与诚意,都非常足。

 

俄罗斯给人感觉很莽、冲动,但直到现在,俄乌战争名义上也仅仅是“特别军事行动”,虽然战线上千公里,双边总共几十万接近百万的兵力投入。在莫斯科恐袭之后,俄罗斯宣称进入“战争状态”,但并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宣战。

 

北约的背后支持,真真假假的“雇佣兵”“换皮美军”,其实都是控制战争规模,不让战争升级的明确外交信号。这一点,各方心知肚明。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莫斯科恐袭是乌克兰的报复,但以恐袭的方式报复,都是控制战争不升级的手段。

 

因为各方都清楚,与俄罗斯这样的拥核大国进行全面战争意味着什么。就算只剩下一张纸,没有撕破前,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当我们用比喻的修辞说:“三战已经事实上开始几年了”时,其实就在说,二战形式的世界大战已经成为过去时,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代理人战争+和平演变+颜色革命,成为新的世界大战范式。

 

二、朝鲜的主动后撤

 

3月24日,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解散。

 

1月15日,鑫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应明确禁止使用“三千里锦绣江山”、“八千万同胞”等误导朝韩为同族的词汇,从朝鲜民族历史中彻底摒弃“统一、和解、同族”概念。

 

这是继去年12月,鑫提出韩国不是和解统一的对象,而是“永远的主敌”政治定位的延续。

 

除了最近这些恶狠狠的表态以外,还有另一副不一样的面孔。

 

2023年8月,鑫首次称呼韩国为“大韩民国”,其后其胞妹金正与也这么称呼。2024年1月,鑫就地震灾害致电日本首相岸田,这是鑫的第一次。

 

把以上连在一起看,应该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朝鲜已经决定放弃统一了。

 

对朝鲜而言,韩国从一个区域性的割据政权,待统一的“南朝鲜”,升级为敌国,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承认。虽然朝韩分立70多年,1991年,两国同时成为联合国成员,早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两个国家。

 

东西德统一之前,两国人均GDP差异大概在2.5倍,而韩国的人均,已经是朝鲜的30倍。新一代的韩国青年,失去了与朝鲜亲缘联系,早已经视朝鲜为异国,也并不想支付统一的成本。

 

比如德国统一之后征收的团结税,居民要缴纳收入的5.5%帮助东德的建设。1990年开始征收,征收了30多年,收了多少呢?直到2018年,都有189亿欧元之多。以韩国年轻人的卷,他们不仅不愿意服兵役,也不愿意承受经济负担。

 

可以说,鑫的一系列措施,是对历史现实的理性承认。只是,他的承认方式,带着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

 

用一轮炮击掩护,看似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却实施了实际上的战略撤退。

 

鑫能实施这些,在于朝鲜的成功拥核。都知道,撤退比进攻更考手艺。朝鲜拥核,奠定国家存在的安全基础,才有能力主动撤退,并为在未来兑现统战价值,打开外交封锁埋下伏笔。

 

三、劝君莫谈“大台海”

 

有很多大棋,主要是为了弥补现实的不够性感。

 

比如说小台海没意思,大台海才有意思,甚至大台海没意思,WW3一战站上世界之巅才有意思。

 

什么是大台海?应该就是一举将美军赶出第一岛链,台海一动,日韩菲律宾也动,日韩甚至远至关岛的美军基地一起被抹掉。

 

这种想法的错误在于,如果日韩的美军基地被抹掉,就真的是世界大战了。即便不抹掉,就算中国军队和日韩菲律宾关岛的美军陷入大规模正面战争,也是世界大战了。

 

中美陷入了事实上的正面的、大规模的战争,我相信,这是中美都会力避的结果。世界大战的风险与损失,两个国家都不能承受,世界也不能承受。

 

所以,不会有所谓的大台海,因为大台海就是世界大战。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会让两国都没有台阶可下。这种想法不仅是中二的,而且机会主义,堪称日本轰炸珍珠港一样的赌国运。

 

代理人战争呢?主要的问题在于,谁来当这个代理人?

 

中国和日、韩、菲律宾没有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基础,经济上的竞争可以靠经济解决,领土争端也没达到要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程度。

 

也因为美国军事基地的事实存在,这些国家没了当代理人的机会,难道有什么办法能绕开美军吗?这些国家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有充分的政治理性,让美军冲在前面,这也是他们让美国驻军本土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所以,只有小台海,没有大台海,更没有WW3。

 

只有一场目标明确、边界明确的精准手术,才是中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风险和收益,才能对等。

 

中国对外释放的外交信号,一直也是如此,我们要的只是发展权,要的只是国家统一,而且尽可能追求和平统一,在和统无望的情况下不放弃使用武力。大国行阳谋,避免各方战略误判,在当前世界,非常重要。

 

之前很多人推演的,小台海变成大台海一个很重要的引信、诱因,就是台海一动,朝韩爆发统一战争。但在朝鲜拥核,主动战略后撤之后,这个引信已经被拆除了。

 

我一直说,大棋党和跪舔惠坛坛罐罐党是一体两面,大棋党用不切实际的左倾目标,麻痹群众。而坛坛罐罐党引用大棋党的世界大战风险,来恐吓群众,共同阻碍统一事业止步于厦门海岸外3公里。

 

四.中国和美国的区别

 

最后一节,也可以叫“劝君莫谈世界新秩序”。​​​​​​​

成为V+会员,阅读全部专属内容

还有36%的精彩内容,成为Ta的V+会员可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