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方方“生产过剩”,大步通向Pax Sinica

微博

      大大方方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工业的终极正义。

      ​​全文3863字​​

      

      ​一、生产过剩是相对的,生产不足是绝对的

      以人类当前文明水平,哪有资格说生产过剩?

      整个非洲14亿人,只有2600万辆汽车,怎么过剩了?中国14亿人汽车保有量刚超过美国,按人均依然只有美国的1/4,怎么过剩了?

      1980年,日本钢铁产量达到1.11亿吨,人均1吨钢铁产量的水平维持了30多年,直到现在,依然有8900万吨,人均0.72吨。

      而中国呢,钢铁产量2020年才站上10亿吨级别,距离人均1吨的水平,还差了0.3吨。

      所以,即便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产能的过剩。

      还有光伏,中国光伏产业规模世界第一,装机容量世界第一,但光伏发电也仅仅占了总发电量的6%而已。而在全球,光伏发电也仅仅占了全球发电量的4%。

      当前光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发电效率还不够高,度电成本还不够低。

      2017年,光伏度电成本接近居民用电0.6-0.7元/度,中国的光伏产业才迎来大发展。2020年,达到0.45元/度,可以与火电竞争。2024年,东部地区有望达到0.25元/度。

      而世界光伏龙头隆基,定的目标是0.1元/度。这个时候,人类再也无法拒绝光伏。

      实际上,当前的光伏已经在造福人类了。在第三世界,在政府能力欠缺,无法修建大型电力设施,电力供应无法保障的地区,在被以色列围困的加沙,分布式的光伏板,把他们的生活拉进了电气时代。

      相比于石油的不可再生与严重分布不均,光伏这种但凡日月所照皆有的可再生资源,将大大降低人类的内卷程度。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战争的地区,俄乌、巴以伊,无一不是资源地区。正是因为地球石化能源的稀缺与分布不均,这些资源富余地区被各种政治势力深度介入,沉淀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多角债,谁都有理,谁也没理,乱成了一锅粥。

      如果能源问题能被大家各自头顶上的阳光解决,人类发生冲突的动机将大大降低。

      所以,哪有什么生产过剩,只有生产不足。生产过剩只是相对的,而生产不足是绝对的。

      一辆桑塔纳卖20万的时候,销售压力很大,但只要5万的时候,市场会告诉车厂,你的生产严重不足。

      生产过剩,是相对于市场需求的过剩,无法提供匹配市场需求的产品,造成销售端的压力过大。这种无法匹配,有的是价格无法匹配,有的是性能无法匹配。

      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在一个快速发展,技术迅速迭代的社会,生产相对过剩将会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因为总有老产品,跟不上发展节奏而面临淘汰,当它们销售压力巨大,不就开始哭诉过剩吗?

      我们感受到的产能过剩,其实是来自销售端压力。正是销售压力的持续存在,厂家才有不断迭代产品的动力,这也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这种压力,它的利润最大化的策略,就是躺着什么也不做,降低研发投入,把一条生产线一款产品用到天荒地老。

      这种现象,在很多垄断型企业上可以看到。像挤牙膏一样更新产品,有新技术故意不用。因为任何新产品都是一大笔的研发投入,一款产品数量卖得足够多,才能摊低初始投资。

      竞争压力小时的利润最大化策略,就是挤牙膏。

      所以,我们要欢迎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才会有竞争压力,才能逼迫厂商持续改进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产能过剩恰恰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标志。

      当产能过剩消失,是市场机制失灵的标志,垄断造成了市场宕机,要么是技术垄断,要么是行政垄断,要么市场流通的血管被不可抗力堵塞了,比如战争,比如灾害。

      二、中国与西方最大的不同

      中国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是中国的规模。

      一个14亿人的单一市场的工业化,是没法通过控制供应,消除“产能过剩”的。

      其实就一句话,你不干,有的是人去干。你不想扩大产能,想过几天好日子,躺平挣点容易钱,有的是人要去扩大产能。

      你不去卷,有的是人去卷。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收入高于个税起征点,缴纳个税的人数依然不到2亿人。

      这就决定了,通过降低供给制造稀缺,降低“生产过剩”压力,无异于在中国主动制造就业不足。

      所有的产业交到中国手上,都会在短期内冲破产能约束,迅速白菜化。这是中国的规模决定的,这也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站在人民利益立场决定的。在不到2亿人缴纳个税的14亿人大国里,你没有任何理由去主动制造稀缺,不允许嗷嗷待哺的各省各地介入某产业。

      而对某些小规模行业来说,一个县,一个镇的产能,都可以满足全球的需求。

      所以,任何克服了的技术壁垒的行业,中国会迅速将产能抬高到看起来“过剩”的水平,迅速体验到销售压力,让稀缺消失遁形。

      对资本,对生产端来说,这可能是坏事。但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来说,这是坏事吗?

      这是大大的好事。

      前文已经说了,过剩,才有压力,才有技术迭代的动力,才是市场机制有效的标志。​

      ​

      ​中国正是靠着这种迅速过剩的能力,让这个14亿人的大国的各行各业,迅速冲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廉价的工业品,实实在在改善了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远销世界的光伏板甚至为身陷围城的加沙人民,带去了光明,打破了信息围剿,最终能将加沙的悲惨世界展示到世人面前。​

加沙人的光伏板

      三、Pax Sinica,是中国对人类的使命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售价850美元,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

      当时美国工人一年收入约500美金,而汽车价格普遍价格在3000-4000元,意味着汽车是普通工人6-8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到的奢侈品,现在一年半的工资就可以入手,最普通的美国家庭也有机会拥有汽车。

      这只是开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的释放,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到了1925年,价格降到了290美元。而那时,美国普通工人年收入已经涨到了1000美金。

      1927年美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已经达到167辆,美国80%的家庭已经拥有了汽车。

      1929年,美国年产530万辆汽车,这产量,在2023年,都可以排到世界第四,在当时是制霸世界的存在。

福特T型车产量与价格走势

      1910年到1930年,仅仅20年,美国汽车产量增长了10倍,价格只剩原来的1/10。

      这20年美国工资涨了1倍,但工资相对于工业品的购买力,大大增加了。持续的降价,大大拓宽了市场规模。3000美元的汽车是奢侈品,是有钱人的玩具,降到290美元,则是国民必备的生活必需品。

      在这20年,美国汽车业无时无刻不面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压力,面对福特疯狂的价格战,哪个业内人士不吐槽汽车早已经“生产过剩”了呢?

      正是靠着“生产过剩”,将降本增效压力传导给美国各汽车公司,卷,疯狂卷,卷价格卷性能,成就了二战前与二战后的世界工业霸主。

      1950年,美国工业产值占了世界的40%,这是Pax Americana的硬实力基底。

      任何霸权,都对应着责任,只谈霸权不谈对应的责任,是另一种政治幼稚。宋襄公的反面,就是胡酋,胡酋野蛮人“贵诈力而贱仁谊”是光谱另一端的政治幼稚。

      说到Pax Americana,“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外在表现与机制究竟是什么?我们也不妨认认真真、坦坦荡荡地谈一谈“美国治下的和平”的进步性在哪?

      美帝国是对英帝国的迭代,是对占地-殖民-贡赋模式的扬弃。因为依靠军事霸权支撑的金融霸权,金融霸权控制优势产业,科技霸权全球收取垄断租金,远比占地殖民更为高效。

      美帝国的进步性在于,这一切都有一个自由、自愿的表象。比如,驻军,因为你需要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品,所以签了双边安保条约,成了盟友。美元,是你自己选择用的,用美元交易、储备美元,并没人逼你。高科技公司,因为垄断性,但也实实在在只有灯塔才能做,你行你上,你不行不就得用美国的?

      正是自由的表象,大大降低了美式秩序的扩展成本。

      对世界普通民众来说,美国流行文化传递出来的美国梦都有哪些要素呢?丰裕的物质享受,大车大房。自由平等的平民文化,T裇衫牛仔裤汉堡包。这些大众文化一样是Pax Ame的一部分,让美国成为全世界润人的应许之地。

      这些大众文化元素,实际上一样是福特T型车精神的延续,标准化大生产,量大管饱,人人都用得上,从精英到平民都用。也正是是生产效率逻辑,创造出了这些流行文化。

      甚至可以说,当年的灯塔,真的民主过,引领过民主。

      生产上的民主,才是真民主。

      中国,将在什么地方给Pax Ame迭代,为人类提供更高版本的Pax Sinca呢?

      除了汲取Pax Ame的教训,慎用武力,充分发挥地区大国与超国家组织在安全上的作用,尊重各国国情与所处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避免陷入意识形态与理念先行的陷阱以外,最终,更高版本的Pax Sinica需要建立在,中国为世界的生产力进步提供了什么之上。

      当前的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区,无一不是资源地区,中东地区自从发现石油,再没有消停过,终极原因,还是地球资源的匮乏与分布不均。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是是什么?是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