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azidian.com提供.
-->
当前位置:查字典>>百家姓>>郊

  •  郊姓来源
    郊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穆王属下正公郊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穆天子传》中记载:“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伸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洔之中,积石之南河。”周穆王姬满在执政时期得到一种珤(宝),觉其美,便问堂下百官:“这玩意儿从何而来?”王庭下众人皆不知,唯有三公之首郊父回答:“此宝乃出自西天,为西王母所传。”周穆王大感兴趣,又问:“西天何在?”郊父回答:“远着哩,要向西行万余里。”于是,周穆王就命郊父受敕令,准备由造父找来的八匹骏马为乘,去拜会西王母。当时那八匹骏马分别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放养在金成河(今山东成武、金乡一带)。郊父依旨建造了华丽的车乘,由八骏辕之,命由造父执驭……之后,便有了“造父驭八骏万里西行,穆天子会西王母,徐侯起兵谋番,周穆王瞬间万里回弛,粉碎徐侯叛乱”的历史传说。

    郊父,即为郊氏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氏,称郊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郊氏族人大多尊奉郊父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己姓,出自西周时期莒国王族后裔莒郊氏,属于复姓避难省改为氏。莒,原为古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在《中国史稿》一书中记述:“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十四个民族。”在商朝时期,莒为姑幕侯国。至周朝时期始为莒国,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称莒国为“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其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而据史籍《世本纪》中则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故在《左传》中莒女称“戴己”、“声己”。因此学者王革勋指出:“莒国无论嬴姓,或己姓,都属颛顼之后,而非少昊。”

    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简王元年,北伐灭莒”,时当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简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在史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莒国传“三十世为楚国所灭”。由于莒国之地距离楚国实在太远,在管理上鞭长莫及,楚国只好放弃,其地就自然归了齐国。莒国的王族贵胄有居于都城之郊者,时称莒郊氏。在楚简王灭了莒国后,莒郊氏族人遂去“莒”简改为单姓郊氏,以避亡国之祸,世代相传至今。

    至周赧王姬延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军破齐,连下七十余城,只有莒城、即墨城高大坚固而攻不下来。汉朝时期先置莒县,后又改为城阳国。

    第三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两周时期诸侯国之郊,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郊,一般来说距诸侯国都城或邑城城墙百里范围之内称之为“郊”,在典籍《尔雅·释地》中即有记载:“邑外谓之郊。”郊内分割有乡、县。不过,这时的“县”并非是一级行政建制,只是郊区土地不同用途的统称。实际上,在城外五十里范围内称作“近郊”,近郊里分割有“乡”;五十里至一百里就称作“远郊”,远郊里分割有“县”而一百里之外就称作“遂”,“遂”有大有小,面积不等。各诸侯国有大有小,许多小诸侯国的国土仅五十里方圆,因此就没有“远郊”,更没有“遂”。而大诸侯国不但有远郊、遂,而且将实在太远的边境之地称作“鄙”。比如,鲁国在开国之时就有三郊、三遂,而宋国不但有三郊、三遂,还有北鄙、南鄙。这在典籍《周礼·地官·载师》中有记载:“近郊、远郊。《注》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在典籍《尚书·费誓》中记载:“鲁人三郊、三遂。注:国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军,则六乡、六遂。大国三军,故鲁三郊、三遂也。”

    在近郊内的住民多为贵族分支、平民等,而在远郊、遂内居者多是奴役,是为君主执役之民,没有氏,便多有以所居之地名称为姓氏者,称郊氏、遂氏、北鄙氏、南鄙氏、东鄙氏、西鄙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东周时期楚国大夫郊尹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吏建制中有“郊尹”一职,先时多由斗氏家族承袭。这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三年》中有记载:“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杜预对其有注释:“郊尹,治郊竟大夫。”郊竟,就是郊境,指都城的郊区。楚国自楚康王执政末年,不安的情绪已笼罩着全国。楚康王逝世后,其长子立,是为楚郏敖。到了楚郏敖四年,老二(芈子围)杀之而自立,是为楚灵王。

    周景王十六年(楚灵王芈围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楚灵王领兵出征围攻徐都,老三(芈子平)、老四(芈子晰)、老五(熊弃疾)联合发动了宫廷政变。围攻徐都的楚师撤离,众人按年龄长幼推老三为王,是为楚初王,老四为令尹,老五为司马,但因灵王去向不明,郢都人心不稳。熊弃疾从中得到灵感,决定利用这个动荡时机置老三芈平、老四芈晰于死地,自己独掌楚国。到了农历5月己卯之夜,熊弃疾派属下人等绕城大呼,说是楚灵王返驾回来了,结果满城为之骚动。当即熊弃疾的亲信、斗氏家族的蔓成然奉熊弃疾之命进宫,故作惊慌地对楚初王芈平、令尹芈晰说:“灵王回来了,国人要来杀二位了,司马也快要进宫来了,二位要早作打算,以免受辱,众怒如同水火,可触犯不得呀!”蔓成然刚说罢,又有蔡观从受熊弃疾的指使,跑进宫来说:“不得了啦,外面灵王的大队人马就要冲进来了!”芈平、芈晰都惶惶然,以为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便举剑自杀了,熊弃疾阴谋得逞。次日,熊弃疾自即王位,改名熊居,是为楚平王。楚平王即位后,大赏功臣,封蔓成然为令尹,让蔡观从自选官职。蔡观从十分明智,不要实权,就自荐为没人竞争的卜尹(巫师)。蔓成然后来居功自傲,贪得无厌,还带领斗氏家族与当时楚国的巨富养氏一族争利,甚至两家刀枪相斗。楚平王觉得蔓成然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便于当年找个由头杀了蔓成然,还灭了养氏一族。事后,楚平王收回了赐给蔓成然的封邑,改任蔓成然的儿子斗率为郧公,担任郊尹,以示不忘斗氏家族的功勋。既安抚了元老,又收揽了人心。郊尹,就是专职管理都城郊区行政事务的官员,主要负责生产、商业、户籍、治安、交通、防灾等事务,战时还有维护京畿安全的守土之责。

    在郊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郊尹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郊氏、尹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芈姓斗氏家族之郊姓族人皆尊奉楚郧公斗率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郊氏合谱。

    第五个渊源

    源于新罗族,出自唐朝时期高丽国君主王健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公元前后,朝鲜半岛的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史称新罗国。从公元四世纪中叶起,新罗国王位由金氏家族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到公元四世纪末期,新罗国经常受到倭奴国的侵扰。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新罗实圣尼师今金堤元年,高句丽広开土王即好太王高谈德十二年,公元402年),高句丽国出兵驱逐了倭军,将新罗国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新罗国仿汉制实行州、郡、县制。到了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元年(新罗法兴王金原宗六年,公元520年),新罗国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北魏孝武帝元修太昌元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公元532~562年),新罗国先后统一了弁韩人的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国争雄,新罗国与百济国结盟,于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七年(新罗真兴王金深麸十七年,公元551年)占领了汉江上游地区,西魏废帝元钦二年(新罗真兴王十九年,公元553年)又攻占了百济国的汉江下游地区,后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韩国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国的扩张,招致了高句丽、百济二国的联合进攻。到唐朝时期,新罗国处境危急,吁请唐王朝出兵干预,唐高宗李治发大军至朝鲜半岛,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七年,公元660年)灭了百济国,再于唐总章元年(新罗文武王金法敏八年,公元668年)灭了高句丽国,新罗国借此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从公元四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使用汉字并创造了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新罗国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包括当时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唐朝晚期即新罗国末期,新罗国的王族之间因争夺王位,引起国内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唐昭宗李晔乾宁三年(新罗真圣女王金曼十年,公元896年),新罗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之中。唐光化三年(新罗孝恭王金峣四年,公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韩国全州)建后百济国。

    唐天复元年(新罗孝恭王金峣五年,公元901年),弓裔氏族在松岳(今韩国开城)建后高句丽,形成朝鲜半岛的后三国分立的局面。一直到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四年(新罗景明王朴升英元年,公元918年),弓裔部将王建取代了弓裔家族,正式创建高丽王朝,史称王氏朝鲜,或王氏高丽、高丽王朝。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二年(高丽太祖王建十七年,新罗敬顺王金傅八年,公元935年),金傅让国于王建,新罗国至此彻底灭亡。高丽太祖王建将自己的长女乐浪公主许给金傅为妻,封金傅为观光顺化卫国功臣、上柱国、乐浪王政丞,食邑八千户,位在太子之上,居于神鸾宫,仍以新罗旧都庆州交其治理。到了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高丽太祖十八年,公元936年),高丽太祖又出兵灭了后百济国,遂统一朝鲜半岛。高丽太祖王建建国之后,有后裔出任管理京畿开京(松都,今朝鲜开城)的郊区之官员(今南北朝鲜军事分界线北朝鲜一方,包括著名的板门店),仿汉制亦称郊尹(교윤),并以其为姓氏。一直到明朝时期的李氏朝鲜王朝,郊尹一职皆存,其后裔中都有以为姓氏者,亦称郊尹氏(교윤성)。

    到了清朝中叶,有郊尹氏族人不堪灾荒,违禁迁入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后按汉族习惯,将其姓氏省文简改为汉字单姓郊氏(교성)、尹氏(윤성),世代相传至今,成为朝鲜族郊氏、尹氏的先民,其特征是以开城为本贯。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字母为j的姓字

的网络红人

  • 暂无姓为的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