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

查字典网 2023年12月16日 14:45:30

      tāo péiㄊㄠ ㄆㄟˊ

目录
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 叨陪 tāopéi
      [be honored with a seat] 谦辞叨光陪侍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王勃《滕王阁序》
      叨陪末座

详细解释

      谦称陪侍或追随。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 清 纳兰性德 《兴京陪祭福陵》诗:“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叨陪末座的是我们的兔先生。”

      成语(Idiom):叨陪(dāo péi)

      发音(Pronunciation):dāo pé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客人在离开时客气地告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叨陪是由“叨”和“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叨指恭敬地,陪指陪伴。叨陪一词原本用来表示客人在离开时客气地告别,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和礼貌。后来,叨陪也常用于表示自己的客气和谦逊。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叨陪一词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者辞别时,表示离开时的客气和礼貌。比如在宴会结束时,客人可以说“不才叨陪”,表示自己在宴会中得到了主人的款待,并表达对主人的感谢与道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叨陪一词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但它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尊卑礼节影响而形成的。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尊卑之分,因此离开时要表示客气和谦逊。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叨陪”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叨”是动词,“陪”是动词。两个字的结合表示客人在离开时客气地告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宴会结束时,他对主人说:“不才叨陪,多谢款待!”

      2. 他礼貌地叨陪着,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和敬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叨陪”这个成语:

      1. 关联词法:将“叨陪”与客人离开时的礼节和客气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

      2. 反义记忆法:将“叨陪”与不礼貌、粗鲁的行为相对比,强调叨陪的重要性和礼貌的价值。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礼仪和尊卑相关的成语,如“礼尚往来”、“尊师重道”等,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今天我去同学家玩,回家时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不才叨陪,谢谢你们的招待!”

      2. 初中生(13-15岁):参加完学校的庆典活动,我礼貌地对校长说:“校长,不才叨陪,感谢您的指导!”

      3. 高中生(16-18岁):参加了一场重要的会议,会议结束时我对主持人说:“不才叨陪,感谢您的主持和组织!”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