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yuwen.chazidian.com提供.
当前位置:试卷下载>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2023-07-09 01:17:09
小编:

  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下载并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翰 林 院 与 翰 林

①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度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 类型:同步练习
    • 版本:
    • 年级:高一
    • 媒体格式:
    • 大小:18K
    • 发布时间:2023-07-09

    立即下载

    下载说明:

    * 本站使用了防盗链处理,请直接点击下载地址或者目标另存为下载!

    * 如果不能下载,请点击此处查看下载说明

    * 如果下载后不能打开,请点击此处查看阅读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