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看完《一出好戏》,最想pick这个大佬!
阅读数:99845

​​之前和朋友闲聊,说现在当导演的门槛真是越来越低了。只要有钱,似乎谁都可以掺一脚。至于是射进球门,还是狼狈摔倒,全看个人能力。

说到最担心演员转型导演的人选,我们都不约而同选了黄渤。

他是娱乐圈出了名的高情商,作为演员也有《斗牛》、《亲爱的》、《心花路放》这些口碑不俗的作品,更何况还能唱能跳,堪称全能。

但毕竟非科班导演出身,拍电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圈钱,《一出好戏》没上映前,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

直到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豆瓣7.3,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说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评论首页也大多肯定了他的能力,以及在故事构建上的精致巧妙。

看来要想在影坛长青,有过硬的作品才是王道。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出好戏》里饰演张总的于和伟。“叔圈101”要出道的话,他是小栗子必须pick的一位。

尤其喜欢表演时他的不卑不亢,气场强大得却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一出好戏》讲述的是原本出海团建的一群人,却在途中遭遇滔天巨浪被卷到无名孤岛,荒野求生的故事。

当现代文明和秩序因小岛的地理位置而与世隔绝时,一切信仰都已坍塌。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于是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上,我们见证了人类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精神上自由的转变。

于和伟饰演的张总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这个角色复杂而多变。

在未出事之前,他是这家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恰逢公司准备上市,此时的他更是意气风发。

这点从其服装搭配上的用心也能看出。

虽然和公司副总老潘一样,张总也是一身西装,但格子西装搭配领带的精美样式,处处彰显着一股儒雅精致之感。在加上特意梳理的发型和皮手套,这些细节让他自带一份高级管理者的光芒。

可以看出,他同样非常享受这一切。

直到流落荒岛,在金钱、地位、权力都对众人没了约束力之后,他才显得愈加狼狈。

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初来小岛时,尽管他内心深处与众人一样焦躁,但身为领导者他还是习惯性地把所有情绪掩埋。一边稳定众人情绪,一边指挥小兴去修理轮船,来解决目前最紧要的离岛事情。

直到他的瞎指挥造成轮船更深的损害,被王宝强当面指责,于和伟通过结结巴巴不知所错的神情与语气,传递出张总在当时情景下的羞耻与慌乱心理。

当他把钱抽出来随意挥洒时,众人的冷漠与糊在他脸上的纸币相对应,嘲讽感十足。

失去绝对权力的他很是“忍辱负重”狼狈地过了一段时间。

直到他偶然在小岛发现了现代文明的遗迹——一艘破旧的轮船里,红酒、雪茄、毛巾、大型渔网、精美餐具、罐头等应有尽有。占据原始生产资料的他,将商人的精明冷漠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先是用规劝,甚至带有诱哄的语气吸引走一批人,让他们尽情享受不用劳动就可以带来的一切福利。随后发动「口碑效应」,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这之后他以扑克牌代通行货币,建立起了货币制度和雇佣制度。

身为规则的制定者,他尽享其带来的利益。

从在王宝强那里策反起义,到随后建立新秩序,张总展现了自己高超又具有迷惑性的游说能力,掌握着垄断资源的他言语间硬气很多。

但这份硬气不同于在现代社会斯文儒雅的伪装,和自觉高人一等的洋洋得意。在小岛,没有法律媒体舆论的监督,于和伟将人性的恶也诠释得很是精彩。

无论是双手插兜,微微弯腰俯视对方的不屑神情,还是抽着雪茄、一脚踩在大石头上环视自己领地的心满意足,亦或者拿着红酒杯,时不时甩一下头发的故意耍帅。此时张总实打实就是一个「土皇帝」的做派。

但当你觉得他就是一个冷漠贪婪、为富不仁的资本家时,他为了留住女儿影像不惜跪地求饶,甚至愿意转让现实世界所有财富的举动,却又会让人感慨万千。

除去前后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一出好戏》里更让人意外的是于和伟的喜剧创造力。

他的搞笑并不依靠夸张的神情、故意扮丑的造型和故意的情节设置,而是来自于角色本身的困惑和迷茫。

电影里他一共有两场情绪崩溃的戏。

第一次是在王宝强带领大家一起登山寻找果实时,有些笨拙的他被卡在了半山腰。本想着自己是领导,好歹会有人帮扶一把,万万没想到众人都装作看不见一个个跃过了他。当他终于忍不住开口求助时,却被人嘲笑,你还当自己是领导呢?此时的他一脸不可置信。

第二次是双方团队斗殴时,逃跑途中他被王迅所在了铁门外边,任他喊打喊骂,对方都没有开门.....

当一个天之骄子,长期处于领导位的人突逢变故,面对失控局面流露出的「你们居然敢这样对我」的神情时,非常具有反差萌。

这是情节赋予角色本身的笑点,在于和伟一本正经的演绎下,产生了真实而自然的笑果,让人敬佩。

说完电影本身,再说些题外话。

之前在看《今日影评·表演者言》时,对他的一句话印象颇深。他说:

演员这个职业,当它成为一个商品的时候,你真的容易丢失目标,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好演员。

觉得这句话很是在理。

当很多人趁自己大火,想要迅速捞一些快钱时,他却能守住做演员的初心,不急功近利,这点真的很难得。

上一次追他的剧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他在里面饰演曹操。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他给卞夫人抛的媚眼。

当时杨修、丁仪希望借汲布放走徐庶一事,杀了汲布,落罪曹丕。卞夫人忧心儿子曹丕的安危,就在曹操转身离开时,小心翼翼地问:阿瞒,你会杀汲布么?没想到他却转身给了一个媚眼:“你说呢?”

这个媚眼,是他的即兴创造。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白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但于和伟却赋予了这个角色更多的人情味。

他虽令人惧怕,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但他同样也是一个丈夫、一名父亲,也有寻常人的喜怒哀乐、满腹柔情。

演历史剧时,他很是看得清。

他说演员不能因为演名著就“摆谱”,关键是要想办法让更多观众愿意看下去。

所以他会用更年轻的方式去诠释角色本身,因此圈了不少粉。

这样即兴却很点睛的二次创造,在《一出好戏》中同样出现。

比如张总油腻的甩发就贯穿电影始终。这个动作虽不起眼,有时却会带来很多笑点,让张总自恋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据他透露,这个动作实际是偷师黄渤的,因为导演在现场经常做这个动作,于是他就将其照搬过来。由此可见好演员对于生活的观察与发现对其艺术呈现的重要性。

黄渤也评价道“好演员自己会生长,你给他一个种子,他会在影片里还给你一颗大树,这就是好演员的价值。”

娱乐圈打拼这么多年,他也有特别艰难的时候,每当这时他都会想到20多年前在辽宁抚顺话剧团的时光。那时他刚考进去,什么也不会,每天拿个小板凳,就坐旁边看演员在台上演戏,看了100多场,他心里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演个角色就好了。

我经常回到那个场景下,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现在还在拍戏,还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是命运给我多大的眷顾。

也是因着这份初心,所以他在演员这个行业稳扎稳打。

除了在剧组拍戏,他平常更喜欢去超市买买菜,观察一下周边人的生活。他说自己希望被观众记住的方式是「于和伟是个好演员。如果再过分一点,就是(这个演员)太好啦。」

有着这样简单愿望的于和伟真是太可爱了,期待未来他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表演!!​​​​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