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间至恶——校园性霸凌

微博 2020年06月03日

      同学们叫他“娘娘腔”,在学校厕所里强脱他裤子。

      ​​林奕含说,房思琪式的强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我说,校园性霸凌,是人间至恶。想想看,一个成年人对小孩做恶,我们尚且还能用最难听的语言咒骂他,用最严厉的法律制裁他。但如果,作恶的那个人…也是小孩呢?又如果,作恶的不是一个小孩,而是难究其责的一群小孩呢?

      性霸凌就是这种“看不见”的暴力,制造着“看不见”的伤口。

      童言无忌?

      不,童言…可畏。

      性霸凌(Sexual Bullying)有别于性侵、强暴。它是指透过语言、肢体或其它暴力,对他人的性或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性别认同进行贬抑、攻击或威胁行为。 

      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辱骂性别特征or性别特质,比如“大奶妹、荡妇”;辱骂性取向or性别认同,比如“娘娘腔、死变态”。

      在我们学生时代,几乎没有人没被取过绰号,“龅牙”“黑皮”“胖子”“丑女”,刻板印象和欺软怕硬似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嘲笑着、被嘲笑着。所有人都没把这当一回事,“孩子嘛,童言无忌”,“孩子嘛,又没有恶意”。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这种“没有恶意”的嘲讽又上升到了性的层面上。

      “飞机场”“娘炮”“太监”“人妖”……

      前些年因为蔡依林的一首歌《玫瑰少年》,让我们认识了出生于1985年,曾经就读于屏东县高树国中三年二班的叶永志小朋友。

      叶永志从小乖巧、体贴,十几岁就会给妈妈做饭、按摩,讲话轻声细语,性格柔软,喜欢玩女孩子的东西。而这在同龄人眼中,似乎“太不正常了”,同学们开始叫他“娘娘腔”,还经常在学校厕所里强脱他裤子,目的是…检查性别。于是,不堪其辱的叶永志,只能被迫在每节课下课前几分钟去上厕所,因为只有那个时段厕所才没人,才是最安全的。他长期以这种方式如厕,从没有人过问,从没有人采取措施,即便叶母多次向校方反应,学校一直没做处理。

      直到有一天,叶永志像平常一样在下课前五分钟去上厕所。但上厕所过程中,他身体不适突然晕倒,倒下时头部受到重创血流不止。下课后,人们才发现了他,但已经为时已晚。叶永志曾经认为最安全的时段,其实才是最危险的。试想一下,如果他不需要躲着同学上厕所、他晕倒的时候旁边有人,也许这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就不会消逝。

      谁该为此负责?导致叶永志的死亡的因素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看不见”的因素。我们当然可以惩戒校方的失职,但…我们要如何终止孩子们“会杀人”的童言?

      性霸凌的另一种典型:

      1. 散布和性有关的私生活谣言,比如“她不是处女、她有梅毒、她被好多人X过了”。

      虽然豆瓣评分只有5.9分,虽然剧情造作,但讲到校园霸凌,特别是性霸凌,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还是不得不提。

      女主易遥的母亲是一个靠帮猥琐大叔按摩过活的中年怨妇,整天骂女儿赔钱货、贱骨头。由于母亲的一次疏忽,易遥误用了猥琐大叔的毛巾,染上性病。很快,她得性病的消息,就在校园里流传开了。羞辱、泼水,易遥受到了全校集体排挤。

      故事的最后,在全校同学的“看热闹”之下,易遥选择了跳海自杀。临死前,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杀死她的凶手是谁,而“这群穿着校服的凶手们”,仍眼巴巴地看着她,不明所以。有时候,一个人的死,都不足以让一群人明晰自己的罪过,这才是最悲伤的。

      当然,性霸凌也不只是言语攻击,还有:

      1. 在性方面进行威胁,比如用裸照威胁、逼迫其援交。

      法国电影《露西亚之后》,讲述的是一个少女和同学初尝禁果时被录下视频,传遍整个校园。视频事件之后,同学们对她做猥琐的手势、传侮辱的纸条,几个男同学还逼迫她再拍一条性爱视频。“你在视频里和他做了,这有什么关系?”;几个平时妒忌她的女同学,把她骗去家里,扇她耳光、剪掉她的头发,甚至在她生日那天,逼迫她吃下“大便蛋糕”。

      这些十几岁的小孩子无所不用其极地实践荡妇羞辱,手法令人发指。对此女主没有反抗,也没有告诉父亲,只是默默地承受。不想,同学们的欺辱却变本加厉。“反正你已经这样了,反正你也不会有新朋友,反正你也不会说,那我们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期末旅行时,她被同学关在浴室里过夜,而后又被无意中发现她的男同学强暴。

      以暴制暴?

      并不大快人心。

      影片《露西亚之后》的最后,当父亲发现女儿被霸凌的事实,他选择了以暴制暴。他把那个录制性爱视频的男孩,扔进了大海。可他不知道,这个孩子并不是泄露视频的那一个,并不是真正“杀掉”她女儿的那一群。韩国电影《蚯蚓》的剧情几乎和《露西亚之后》如出一辙。讲述的同样是一名少女长期受到同学的性霸凌,以至于被迫进行援交,最后不得不自杀的故事。影片中的父亲,在得知死因后,同样选择了手刃凶手,把渣男像“蚯蚓”一样丢进河里喂鱼。

      按理说,为正义复仇应该让人大快人心,但这两部影片看到最后,却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毕竟父亲们手刃的凶手,是穿着校服的孩子们。这是一道两难的人性题。通过性霸凌间接导致同学自杀的孩子们,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他们真的罪大至死吗?

      而之所以受害方一再选择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还击,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一些我们社会缺失的、并在短期内很难改善的问题。除了完善性霸凌的相关法案,我们或许更需要:及时全面的性教育,来摆正孩子们的性认知,在人间至恶到来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玫瑰少年》的歌词,希望那些遭遇过性霸凌或者正在遭遇性霸凌的孩子,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乱世总是最不缺耳语,

      哪种美丽会唤来妒忌。

      你并没有罪,

      有罪是这世界,

      生而为人无罪。

      你不需要抱歉。

      以上。

      //

      卷花这篇到首页

      让“看不见”的校园性霸凌被“看见”。

硬糖视频,

      两性科普领域头部节目,

      订阅用户600万,全网流量超16亿,旨在传授年轻人科学的两性知识,
      从源头上阻断因性知识匮乏而导致的性侵、性暴力、性犯罪、性心理疾病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