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挤死也要旅游,图个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一下

微博 2023年05月10日

      来自专栏:李永乐老师的科普文章

      共99篇a

      ​​这个五一你出门旅游了吗?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为什么明知道五一出游会人多,大家还是要拼命出门旅游呢?

      ​

五一期间哈尔滨松花江畔

      这个问题,我想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如果你听懂了这个理论,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子女教育上,这个理论都很有用。

      ​

马斯洛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他没有弗洛伊德和皮亚杰那么有名气。他最著名的理论就是1943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里面有三个主要观点。

      ​

      第一:人的不同行为来源于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是由不同需求产生的。即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

      ​第二:需求是分层次的。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可以组成一个金字塔。

      ​

      ​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人需要食物、水、空气、睡眠、性行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缺乏就会生病。这些基础需求会让人产生特定的行为。例如:人们需要工作,这样就能获得工资满足胜利需求。但是,如果没有办法通过工作满足胜利需求,人们的道德感就会降低,偷窃和抢劫事件就会发生,在战乱地区的情况正是如此。

      ​

      第二层次的需求是安全需求。包括身体安全、财产安全、事业安全等等。我们进行定期体检,因为我们害怕身体有疾病。我们购买汽车保险、失业保险,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的财产和事业有危险。如果安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出现恐惧和焦虑。恐惧源于不确定性和未知,比如一个孩子处于一个不可预测的家庭环境中,每天回到家都不知道他爸爸会不会揍他,这个孩子往往会处于恐惧和焦虑中,产生自我封闭的性格。

      ​

      第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爱与归属。人们需要亲情、爱情、友情,人还需要社交,因为人是社会动物,需要把自己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去。在人缺乏爱与归属时,就会主动去寻找它。比如有些在家庭和学校中没有归属感的少年,会主动吸烟、酗酒、打架斗殴,从而加入不良少年的群体,他们实际上是在寻找归属感。

      第四个层次的需求是尊重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的自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当这种需求缺乏时,人的表现往往是自卑。自卑的表现有很多种,例如:爱慕虚荣。有些人明明没有钱,却非得买奢侈品,以显示自己生活很富足。有些孩子明明学习不太好,老师提问时一定要抢着回答,以让其他人觉得自己很会。自我表现的行为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渴望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

      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它指的是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人如果缺乏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感觉到空虚。例如有些有钱的老板,前四个需求都达到了,但是却抑郁了,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

      后来,马斯洛又在第四和第五个层次之间添加了两个需求,分别是求知的需求和审美的需求,在自我实现的需求上又添加了超越需求,他表示在实现了个人理想与抱负后,又去帮助其他人(例如一些有钱人建立慈善基金会),这样需求层次就从5个变成了8个,而且逐级递进。

      ​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吧!《西游记》中,取经队伍有4个人加上一匹白龙马,他们刚好对应了马斯洛最初提出的五个需求层次。

      ​

  •       猪八戒:每天只想着吃馒头和高老庄的高小姐,对应了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
  •       白龙马:因为犯错被罚,每7天被天剑穿胸而过。保护唐僧西行,就不再受到天剑穿胸的痛苦,所以任劳任怨。对应了第二层次的安全需求。
  •       沙和尚:因为犯错被罚,相貌非常丑陋,没有任何人愿意和他往来。在取经队伍中,沙和尚找到了归属感,所以每次八戒要分行李的时候,沙和尚都极力劝阻,对应了第三层次爱和归属的需求。
  •       孙悟空:超越了前三个层次,既不讲究吃喝,又不在乎是否散伙,但是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每当有人提起他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洋洋自得;每当有人说他是弼马温,他就怒不可遏,这说明他正在追求第四层次尊重的需求。
  •       唐僧:因为自己崇高的地位,良好的品德,出众的外貌,唐僧的前四个层次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所以他唯一在乎的是取回真经,对应了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

《西游记》剧照

      马斯洛的第三个观点是: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时,高层次的需求就能成为动机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动机是由很多需求共同造成的,当前面的需求都得到了相对的满足时,后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动机最明显、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

      ​马斯洛画出了这样一张图,横坐标是人的心理发展,纵坐标是需求对动机的相对强度。你会发现:当人处于较低层次时,生理需求是动机的主因;当生理需求被相对满足后,安全需求就逐渐成为主因;当生理和安全都得到相对满足时,人就会追求爱与归属…

      ​

      了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指导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例如:有些小孩子在中小学谈恋爱,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因为他在寻求爱与归属,这说明他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可以想象:一个吃不饱穿不暖或者每天被家暴的孩子,一定不会谈恋爱,他们往往变得自卑和怯懦,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孩子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这也是好事,这说明他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上都已经得到了满足。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人有理想和抱负,希望在某个方面做出突破,带领人类走向未来,这说明他已经在追求自我实现了。

      ​

      再比如:如何管理好公司的员工呢?首先应该给员工提供足够的工资,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否则他们可能要去找兼职来做。其次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购买五险一金,不能动辄辞退员工,否则员工整天担心自己被辞退,创造力会被抑制。应该给员工提供足够的归属感,搞团建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要给员工足够的尊重,适当的表扬和晋升机会也是必须的。当员工们的所有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就会成为驱动他们进步的动力。

      ​

      马斯洛说:一个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产生“高峰体验”,这是一种极致的、忘我的快乐。比如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优美旋律的过程中,感觉时间都仿佛静止了。一个科学家,在攻克科学难关的过程中,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这些都是高峰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它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极致的快乐,读者朋友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在某次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有过高峰体验。

      ​

      最后,我们来解释一下五一出游的问题吧。每一种行为其实可以满足多种需求,例如分享食物给邻居,这种行为首先满足了生理需求(我们自己就可以吃),其次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求(社交行为让自己和邻居的关系变好了),还满足了安全的需求(在自己未来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也会伸出援手)。

      ​

      五一出游同样如此。如果男女朋友出去旅游,或者是一家人出去旅游,这都是社交行为,满足了人们爱与归属的需求。旅游后,拍照发朋友圈,向别人炫耀,这是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满足了尊重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朋友是独自一人出去,也不发朋友圈,目的就是为了欣赏美景,满足了自己审美的需求。综上所述,能在五一出来玩,至少说明了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最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到了一定满足。在缺衣少食或者面临疾病和战乱时,是没有人有心情出来旅游的。当一个人已经追求自我实现时,旅游的动力也会减弱很多。

      ​

      马斯洛说: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了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迅速的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人一生的特点。

      ​

      未来,当我们自己或者其他人产生一个需求时,我们都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看看我们处于哪个阶段。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