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荔枝正当季,怎么吃才不“上火”?
阅读数:2698
​​图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每年的五、六月份

正是岭南佳果荔枝上市的季节

当季荔枝,果肉清甜多汁,鲜嫩爽口

征服了全国各地无数“吃货”

 

图片

 

尤其是冰镇后的荔枝

更是炎炎夏日里必不可少的“清凉法宝”

一口接着一口,嘴上的清凉

瞬间消除了闷热暑意

 

图片

 

然而,荔枝虽美味,一旦“炫”得多了

“咽喉痛”、“口干渴”、“口腔溃疡”等

“上火”症状便开始找上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荔枝“上火”的原因
 

 

“上火”来自于传统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上火”的本质,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火性失去制约,使人体出现内热病症。

 

中医认为,荔枝味甘、酸,性温。《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也” 。

 

图片

 

荔枝之温热性,对于火热体质、阴虚内热体质或者痰湿体质的人,多吃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而现代医学则认为,荔枝引起的“上火”,是一种炎症反应

 

一方面,由于荔枝含有丰富果糖,残留在口腔和咽喉处的果肉,会给口腔内细菌提供生存养料,导致口腔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牙龈炎症。

 

图片

 

另一方面,荔枝果肉中含有的水溶性蛋白成分、微量药效成分,也可能引发身体出现过敏、不耐受等炎症情况。

 

图片

 

无论传统医学或是现代医学,都证实荔枝吃多了确实会导致“上火”症状。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可能避免吃荔枝引起的“上火”呢?

 

吃荔枝不“上火”小妙招

 

1、控制摄入量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0克~350克水果较为适宜。

 

以20g一颗的荔枝来算,大概一天吃10-17颗的量最合适。

 

2、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淡盐水可以能减少荔枝中的某些促炎性的水溶性蛋白,浸泡10分钟后吃,能减少炎症发生的可能。

 

图片

 

3、不吃未熟透的荔枝

 

未熟透的荔枝,含有更多微量药效成分,更易引起身体出现过敏、不耐受等炎症反应,因此不建议吃未熟透的荔枝。

 

4、搭配菊花茶、夏桑菊凉茶一起食用
 

火热体质、阴虚内热体质等人群,吃荔枝的时候,配合菊花茶、夏桑菊凉茶饮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火作用。

 

夏桑菊颗粒,夏”即夏枯草,“桑”即桑叶,“菊”即野菊花。

 

夏枯草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

 

图片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

 

图片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功效。

 

图片

 

三味药材药食同源,药性温和,可作清凉饮料饮用;

 

同时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和解疮毒等功效。平时经常熬夜、嗜食肥甘厚腻的肝火旺盛人群饮用也十分适合。

 

 

除了以上小妙招之外

吃完荔枝去刷刷牙,洗漱口腔

也可以避免糖分残留引发的口腔炎症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

荔枝虽美味,但不要贪吃哦!​​​​

发布于 广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