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一

语文网 2017年05月06日 09:34:45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2、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3、质疑问难。

      4、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

      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再次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