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U我和我的祖国[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票几乎都卖光了,只剩下第一排的位置了,我本来就有颈椎病,脖子疼。
七个片段硬拼凑起来,所以参差不齐。

《前夜》★★★★★
挺不错,就是不知道为啥一会儿宽屏一会儿窄屏。

《相遇》★★
可以算最差的一部分了。导演本来想表现两弹一星科研人员为国弃家,隐姓埋名,与家人分离。可表达出来的结果完全相反,女主从头无脑到尾,揪着丈夫不放,男主都说她认错人了,她还非要“讲故事”,真是唯恐丈夫不暴露啊。这故事完全不合理,这根本不是保密人员干得出来的事。
顺便科普一下,保护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各位在大街上遇到这种高度涉密的熟人,千万别上去认。

《夺冠》★★★★★
最牛逼的一部分,搞笑和煽情、赞颂与讽刺都拿捏得刚刚好,满分。

《回归》★★★★☆
其实也很好,但没有预告片那么好。预告片里,国旗一升,立刻响起《东方之珠》的副歌“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情绪直接到达高潮;但实际影片里,《东方之珠》是从头开始放的,发力不足,表达效果就打了折扣。

《北京你好》★★★★★
葛优大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搞笑。但这个片段大家是七个故事中唯一一个真正的“反英雄”故事,而另外六个故事或多或少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变种。林治远团队和安文斌朱团队都决定了开国大典或回归仪式的五星红旗能否正常升起;高远以一人之力维护了核武器设备的安全;哪怕是小朋友陈冬冬,虽然是个小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和女排姑娘的赛场表现毫无关系,但却决定了邻居们能否实时看见这一幕,也算是“维护信号”的小英雄。而葛优大爷与乘客们夸张抢票,无论票落到谁手里,结果都是一样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是照常举行;但是这个“疯抢”的过程,正好反应了小人物们都爱国,小人物们京奥的热情都是那么闪闪发光。

《白昼流星》★★★☆
退休旗主任一生为国为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琢磨着这个单元的主角不是流浪兄弟么?
流浪兄弟直到最后,依然认为“李叔就是我们心里的白昼流星”,而不是“祖国就是我们心里的白昼流星”,跟祖国的关系还是若即若离。
电影队表现当地旗民对“返回舱落到我家了”的兴奋时,处理也不够,就一家旗民在电视机前欢呼。就不能像《夺冠》一样弄个左邻右舍一起欢呼的场面吗?
另外,我学识浅薄,实在不懂航天员出舱那么大的事,难道不用事先封闭场地吗?像流浪兄弟这种闲杂人等,居然想进就进,想给航天员抬轿子就抬轿子?

《护航》★★
和《相遇》并列倒数第一。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和“祖国”这个主题有啥关系。
要表达“我和我的祖国”这个主题,不是应该具体讲述女主为何参军吗?结果并没有讲。要知道,参军也不一定是因为爱国的,也可能是为了自我实现啊!女主在旋转训练中快要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想的不是保家卫国,而是小时候从塔上跳下来的经历?女主因为整天训练被分手,这时候女主没有说自己不着家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在展现自己的食量?通篇都是女主如何牛逼、如何混不吝、如何挑战自我,这是在讲女主的个人奋斗史吧。
女主服从安排,接受备飞任务,这个可以说是舍小我为大我。然而,在战友的飞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不管女主选择自己去替补,还是选择帮战友排除故障,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两种方式她都算完成了任务,都一样顾全了大局。因此,当女主放弃自己去替补,而选择了帮战友排除故障的时候,她并不是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做出选择,而只是在个人荣誉和战友情之间做出了选择。
最重要的是,另外六个故事,不管故事是否个人英雄主义,都花了大量笔墨在普通群众上,描写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成就欢欣鼓舞。而这个飞行员的故事中,人民群众在哪里?
另外,这个故事过度意识流、过多使用插叙手法,试图以女主的回忆为线索穿起整个故事,但是看起来就像女主开飞机时走神了一样。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热映榜No.13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