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23 09:09发布于 上海 来自 荣耀Magic V2已编辑
我真的不是太懂为什么现在网络上的舆论风向是家庭没用,孩子也没用,指望亲人都没用。有钱攒着,生病需要请护工就行了。

之前我在妇科的时候,有个50多岁的女人得了子宫内膜癌,来手术,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需要放化疗。

她登记的职业分类是“企业管理人员”。从皮肤状态、身材保养、穿搭谈吐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个在上海也算是高收入的人。

她每次住院都住最贵的VIP房间,甚至还跟VIP病房的护士长说,希望聘请她当自己的私人医学助理,价格请护士长随便开。

她有保姆,有住院一对一护工,有司机。

看病不差钱,图个舒服就行。甚至为了舒服,她自己到了化疗日期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不想按期化疗,但又怕不按期化疗会有什么副作用,宁愿花钱在医院VIP病房里什么都不做的住着,住了两三天,拖两三天,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断开导,才同意化疗,化疗后别人都是当天或者第二天出院,出院去哪里养着不比在医院舒服,但她要再在医院里什么都不做躺三天。

她有女儿,有丈夫,丈夫女儿看得出来也很爱她,前期只要知道她在住院都要来看她,陪护她,但是她不满足。她生病以后极度焦虑、害怕,手术和多次化疗她都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她住在医院里迟迟不肯化疗,化疗完迟迟不出院,就是因为她焦虑,她觉得住院状态下,有医务人员,能稍微缓解她的焦虑。

但是她在家人来陪她的时候,没有一次不对家人大发脾气,她认为家人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碍眼”,再把家人赶回家。

人在生病时是非常脆弱和需要情感支持的,这绝不是请人或者花钱能够做到的。她对家人的暴躁也源自于她其实心底对家人有更多的期待,因为陌生人(比如医护人员)对她的好,都是“无中生有”,都是加分,而家人做的没有达到她的心意,家人在她心里实际上是被扣分的。但是不管是家人表达出来的,还是她接收到的,都让她觉得家人做的远远不够。

后来后半期化疗,她家人就不来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不知道她来住院,还是不想来了。都是她一个人带着护工和司机来治病。

有两次来了就躺在VIP走廊的沙发上,她表现出一种跟查体不符的虚弱,和对他人帮助的强烈需要。

请护工、靠金钱外力自然可以获得人力上的护理,但是脆弱的病人很难获得情感上的帮助,在家庭人力不足的时候是非常好的补充,有人力补充和没有人力补充,对病人和家人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护理质量。

但病人的心理也同样重要。

其实很多对病人的护理行为,端茶倒水,床旁陪护,不见得很费人力,但是否向病人投入时间,是否用行动向病人展示了对ta的关爱,对于病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上面这位病人,她来化疗的时候,由于贴身护理工作全部被雇佣的工作人员包办,她的家人来了以后,陪她聊不了两句就开始看电视刷手机,无事可做。

这个病人需要家人的陪伴,但她把家人都推走了,在我们看来就像一个“有钱没家庭的独身女人”,是不是正好满足那些大家对自己有钱独身晚年的想象?但是她有过得更好吗?因为孑然一身就获得了更多心理慰藉吗?

当一个青壮年突然上感发烧39.5浑身乏力的躺在家里,也同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照顾。ta会希望平时ta看重的更关心ta,在病人不缺钱的情况下亲人还能怎么关心,当然是俯下高贵的身份来接下一小部分贴身护理的工作,才能让病人感受到被重视。

推己及人,有一天自己生病了,老了,也是一样。

钱很重要,但有钱不等于不需要亲人的爱。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