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现有大环境如此,如何有理有据评价传统医药,并不被炸?(欢迎关注公众号“伊洛”)

一、没必要针对中医理论
虽然历代中医不同流派自身就争论不休,虽然明白人都知道其实现代医学不针对海外任何流派,传统欧医、阿拉伯医、印医、斯拉夫医……统统认定是不合格。

而目前现实情况是,只有国内传统医药及各类地域特色医,可以和现代医学相提并论。再加上监管落后,被现代医学淘汰的一大类特色现代生化类药品也蔚为大观,和传统医药一起相映成趣。

二、针对具体问题,特别是安全性、质量可控性,甚至不符合经典中医理论的应用例子,充分提示风险,和中医药界专家讨论,一起推动中医药进步。

1、不符合中医理论、安全性存疑的中药注射剂
此次卫健委诊疗方案里明确推荐的中药注射剂品类。这类剂型独特、历史短暂、质量可疑的中成药有多少中医认可?但却实实在在列入了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医治疗里,还明确说可以和中药汤剂联用。请问,中医药界要不要给个说法? 详见文章 O中药注射剂前世今生

2、使用没有安全剂量的基因毒性药材,这类药材是否必须用,中医药界该给个说法吧?
最近一例,中医药局给出推荐方,超过中国药典一倍剂量,使用具有基因毒性、没有安全剂量阈值的马兜铃酸类药材细辛。第六版新冠诊疗方案里,特意加入了该处方,不过有温馨提示,涉及超药典剂量,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详见文章O推荐超量使用含致癌物马兜铃酸药材…某局,请...

3、违背中医药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传统理念,大规模统一煎煮、分发,中医药界是否给个说法?
此次多个媒体都可看到集中煎煮中成药作为预防、治疗轻症患者的例子,像牛奶包装袋一样。中医药的炮制、煎煮时间、何时吃似乎学问都特别大,直接影响到药效。若煎煮过程失误、包装材料相容性问题、运输过程污染等等出问题,谁来负责呢?这是超脱药监局监管的盲区。
参考文章:O大规模推广煎煮中药,可以休矣!

更有甚者,可以看到广东的“肺炎一号”,打着院内制剂名头,直接使用现代工厂生产的所谓“配方颗粒”大规模分发到全省,后续可直接兑水喝。配方颗粒与传统的中医药煎煮相差十万八千里。药效真的能保证吗?

是否有可能因为成分复杂,在上万人群体中有部分人过敏反应,造成危险呢?中医药界是否能管管这种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极大风险的行为?

4、药材质量问题,不同产地、不同年份药材质量波动较大,很多品种又容易霉变产生高强度致癌物黄曲霉素,这些年中医药界似乎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药材本身的肝毒性就不多说了。 O中药不伤肝还能保?实乃药物性肝损头号元凶

5、大多数中成药一点也不古老,比很多化药都年轻,审批过程有历史局限 O双黄连口服液前世今生

6、其他中医药类文章合集:
中医药不省社保反而是全社会的巨大浪费。也不能扶贫——1、中成药利润大头也不在上游农产品。2没有类似对主粮价格的兜底(虽然主粮也不挣钱),必然有一定周期性,小农挣钱更难。3、这些土地、人力当然可以投入到更好的部门去,更何况很多种植地是在生态脆弱的地区。
O医保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