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4-30 08:47发布于 福建 来自 微博网页版已编辑
日本元素这些年在中国,可谓是铺天盖地,但仔细想想,这真的就是对的吗?我记得有一次经过一个改造过的旧建筑群的商业区,在一个老宅子里开了一家日料店,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非常激动的站在门口,对着几个穿着廉价和服式制服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这种店不应该开在这里,这真是太不象话了。以他的年纪,他肯定是属于老一辈对侵华有记忆的人,有些人觉得这类人太敏感,有毛病,就像当初有人穿着和服到滇缅公路上打卡拍照被当地上了年纪的人指责,但有没有想过,在你眼里你想到的只是这里当背景板很好看,但在他们眼中,和服加上这条公路背后的历史,即这里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最激烈的前线,和服代表的就是敌人,有些人总是害怕谈民族情绪,觉得只是区区一件衣服,中国人不友善就不利于传播文化,但问题是现在中国传播什么文化了?是反向让日本在中国倾销各种日本文化吧,春天穿和服赏撒库拉,出门前后左右到处是日料店,随便在超市里商场上都能看到包装或宣传上都是日文,顺便还能“大唐在日本”的自我安慰的吃个和果子说是唐果子,到处挂着日本灯笼,摇着日本团扇,把日本的手掬当中国的蹴鞠的皮球,拆了自己的古建翻新成日本传统建筑,把中式园林推了铺上沙子搞猫砂盆枯山水,女性狗灶屁的学日本的女性向消费男色,女性审美白幼瘦,有些人甚至写个文章你都觉得可以干脆一点翻译成日文更通顺,影视剧明里暗里就是披皮大河剧。而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空心大萝卜一样的“文化自信”?哦,毕竟区区一件衣服不重要,区区一顿料理不重要,区区一个房子不重要,区区一种花卉不重要,总之,阁下,只是一个区区,屁都不是。

正在加载,请稍候...